第119章 - 我们走向康庄大道 - 绾山系岭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19章

第119章

码头村干得热火朝天,金竹村和梁家洼村也没闲着。

这两个村子分明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按照乡里的布局,未来全乡旅游的顶梁柱将是码头村以及香严寺。香严寺自带流量,未来还要扩大范围,增加体验,做泛香严寺旅游,游客肯定不缺。码头村现在开发建设的领头人是姜崖,只要有他在,没有干不成的事,码头村未来肯定游客多多,赚钱多多……

宋香巧想到这些就睡不着,危机意识匍匐在她的心头,想了半天还是去找梁有仙商量。

梁有仙自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这两个村靠着敢干敢闯的精神,在过去一年多时间内拼出现在的发展局面,但是,发展总是曲折的,尤其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如果再不提前谋划,怕是死到临头都不知道。

好在现在码头村的施工期至少会持续一年之久,这一年就是两村的发展窗口期。趁着码头村还未开业前,抢占市场,塑造形象,培育旅游消费习惯……只不过说得容易做着太难。

梁家洼村计划于三月初三这天正式启动桃花节,届时漫山遍野的桃花如粉色海洋,将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

人来就是财来,这个颠扑不破的道理在过去几次活动中得到充分印证。

“咱们两个村这次可不要再互相拆台。”宋香巧恳切地说。

梁有仙摆摆手,“咱们两个村挨着山隔着沟,我们两家不亲跟谁亲?”他话锋一转,道:“倒是有件事,香巧你得帮忙。请你们来个高手把我们村的农家乐整治整治?”

宋香巧满口答应,说没问题,而后道:“那咱们桃花节来那么多人,肯定住不下,我们金竹村可是有大把的床位。”

梁有仙也满口答应,“人都来了还能没地方住?那不是把钱往外扔吗?”

这次桃花节力推的活动之一是婚纱摄影。姜崖事先带着梁有仙去县城里几家影楼谈了合作。梁家洼村提供场地,影楼把客人引流过来。到时百对新人将会穿着婚纱出现在这里……一场声势浩大的百人婚礼将成为最热的卖点。

粉红花海中个个美娇娘露出最甜美最幸福的笑容,真是花下看美人,春间万象新啊!

当然,这些外人看到的热闹景象是多方协商退让的结果。

影楼凭什么费劲把这么多对新人送到这里拍摄婚纱照?他们自然是有所图才愿意这么努力和折腾。城里的有钱人已经不满足在人造的景观里拍摄婚纱照,他们希望去更漂亮,更真实,更好玩的地方拍摄婚纱照。从去年开始,这个叫竹坑乡的地方总是以丹江风光、古镇楼馆,溶洞奇观引起大家热议,已经有不少人前来影楼咨询,希望能去这里进行户外拍摄。客人有需求,影楼自然要满足,由此才能要高价。恰好竹坑乡的人主动找来,希望双方能合作,在今年第一届桃花节上共同推出桃花主题的婚纱摄影活动。

这几家影楼原本找齐百对打算于近期结婚的新人,为了凑这个完满的数字,竹坑乡给各村下了任务,务必请各村准备结婚的新人们在三月三桃花节开幕式这天过来参加集体亮相。当然这些新人可以免费穿三套礼服拍婚纱照,这一下子就替他们省了不少钱,这个消息一经推出,百对很快凑齐。

除了这个活动外,桃花节组委会还策划了精彩的开幕式。这次乡长葛兴国铆足了劲上下活动,提前去县里甚至市里,请来重量级的领导坐镇开幕式,在此基础上请领导们出面让各机关组织桃花节一日两日游……葛兴国这步棋走得刁钻:桃花节不仅仅是竹坑乡自己的事,还是整个西河县的事。如果县政|府机关都没人来玩,还说什么支持发展?

鉴于以上背景,宋香巧和梁有仙知道这次桃花节对于t两村来说是绝佳的机会,尤其对于梁家洼村来说,过去村后头桃花沟大片桃林寂寥地开过一春又一春,初夏桃果成熟,村里人常常采摘不及,贩卖不出,也就全烂在地里,毫无用处。现在姜崖慧眼识珠,发现商机,积极推进桃花节,誓要把这片灿烂无比又无人问津的桃花沟推到世人面前。

两人聊到这里,梁有仙还是叹气,“可是,桃花节再怎么折腾只有七天声势,最多赚足七天钱……”

是啊。桃花每年只开一次,花落就只剩下枝条,和普通的树没什么区别。怎么才能让桃花节的效益延绵365天?这是摆在大家面前的现实问题。

宋香巧对此非常理解,摆在她面前的问题同样棘手。□□洞还没建成的时候,各种困难时不时砸在她面前,她忍着撑着盼着望着,心想只要景区开业就好。待终于开业了又一天到晚为游客量揪心,经常梦见一个游客都不来,全村人喝西北风的噩梦……唯一能做的就是压制担忧,把服务做好,把产品做好。

现在姜崖忙着码头村,对他们两村无暇顾及,再说在宋香巧看来,姜崖不可能永远待在竹坑乡,他这样拥有真本事的人怎么能是池中物?

以后这路啊,还是要他们自己走下去。

“有仙叔,咱不怕!我们两个村已经走在全乡人的前列,过去的一年多内我们有经验也有教训,可是谁也不能学去的。”

她一边安抚着,一边分析。桃花最多开一个多月,桃花节最多办七天,一年12个月抛出这些后,还有十来个月,这片沟只是寂静地结果、落果、变秃,在遵循自然的情况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占大头。之前姜崖提过桃花沟结的桃子只是本地的毛桃,在整个市域都不算稀奇,不过是规模比别处大些。若是能把江苏或者四川的水蜜桃引种过来,在本地桃子的基础上若再能培育出竹坑乡特色的桃子,这果实也能赚大钱。

“是不是姜崖之前说的国家地理标志物?”梁有仙揪着胡子拼命想出这个词来。

宋香巧点头称是。她和梁有仙压根不知道这个国家地理标志物是什么,还是姜崖耐心解释了一番才明白……比如西河县有三宝:红薯、粉条、龙须草。西河县的红薯是黄芯的,这样的黄芯烤熟后像是流淌着蜂蜜,甜腻香软,别处的土壤气候还真种不出来。再比如由这样的红薯做出来的粉条,更是弹软入味,不管是做肉汤粉条还是青菜粉条都好吃。还有龙须草,这种草是造纸的天然材料,西河县的财政大户之一就是县造纸厂,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西河县赖以生存的物产之一。

当然培育出不一样的桃子出来是需要很长的功夫,梁有仙咻的站起来,“现在也不晚。等桃花节忙完,我就出去一趟,找找专家,把人家请来我们这里搞。”

说到这里他长叹一声,“就算我死了,好歹这事能给后生们,后生的后生们一笔财富。总是不晚的。”

宋香巧听到这里也颇为感慨,咋说不是呢!他们现在拼死拼活,不就是为了像她儿子这样的一代人不再吃不饱穿不暖,有条件读书,读好书,而后再把书读好,去更大的世界,更远的地方,当然总要有人回来接他们这个棒……竹坑乡总是忘不掉的家啊。

除了引种更好的桃子外,把竹坑乡桃花沟做成品牌是个巨大的工程。围绕桃的文章复杂极了,除了售卖桃果外,还可以制作桃花酿、桃花酱、桃花糕、桃花饼、桃花香水、甚至还能整出一桌桃花菜。每一样产品都是一项小工程,若是未来能形成系列产品,就可以把只开一个多月的桃花延续一整年。游客不论什么时候来都能从五感角度体验桃花。当然,桃花沟的开发还是要结合本地特色文化,比如这次桃花节,为了增加节日氛围,活动七天中,那些只有过年才能出现的舞龙舞狮、划旱船踩高跷等等都会再次出现在游客面前……总的来说,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就像姜崖总说的:唯有一条最难,那就是敢不敢想?!若是想都不敢想,那更不必说做不做了。

宋香巧沉吟片刻,道:“还有件事只有咱们两个肯定不行……”

金竹村的□□洞打响了竹坑乡旅游的第一枪,村里人尝到了甜头,也希望这样的甜头能每天都尝到。宋香巧以前想的狭隘,总想着能再多点游客来□□洞玩,生怕游客被乡里其他村给“勾搭”走。再得知梁家洼村也开始开发溶洞时,她真是彻夜未眠,生怕刚有起色的甜头就这么被人抢走了。后来还是姜崖提出,□□洞和梁家洼溶洞各有特点,各自发展重点不同……在她心稍安的同时,她也感受到深深的恐惧。就像勘探队提供的勘探报告上说的,竹坑乡可不止这两处溶洞,这是一处正在发育的溶洞群,其他村自然也有这些石洞、石幔、石笋、石桥,不过是无人问津的野洞,若是他们看到□□洞挣到了钱,也开始搞,那到时候有限的游客全被分割完了……

游客都是贪新,□□洞别到时候做了全乡发展的垫脚石,最后连口汤都喝不到!

梁有仙听后也止不住点头,“确实,咱们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姜崖之前就提到要把以竹坑乡溶洞群为名去申请地质自然保护区,先从省级去申请。不过当时大家都忙着让□□洞运营进入正规,梁家洼村也忙着搞山歌赛,这件事就暂时搁下……

其实真实的原因之一,还是宋香巧没想明白。她金竹村还没尝够甜头,就要把这份甜头让出去,实在不甘心。可这快一年的运营结果让她不得不承认,只一个溶洞每天的接待量实在有限,人多了她又喜又忧,喜的是来的人多挣的就多,忧的是来得人太多,超出了溶洞的最大承载量,各种体验效果都会严重降低,口碑变差后,就要花更大的精力挽救……这时候她就忍不住要使劲夸夸姜崖的高瞻远瞩。去年年底大家伙把账一算,结果发现,搞农家乐挣的钱更多。其他没搞农家乐的人,不管是在村口街边摆摊卖山货水产,还是在□□洞景区里拿工资,都要比以前的收入翻了好几倍,而且也比景区分红多。当然,现在景区贷款还没还完,去年年底也是象征性地给大家伙分了点钱。

但这说明什么?姜崖为什么当初拼命助推□□洞景区免费?!现在宋香巧算是总算感受到了。唯有让□□洞这样偏远的景区免费,吸引来的游客才能让大家赚到钱。□□洞景区等于政府花了一大笔钱为大家铺了块垫脚石,以便大家站在这块垫脚石上能够赚到钱。

可仅靠□□洞和梁家洼溶洞远远不够,要把竹坑乡溶洞群的牌子打出去,要把蛋糕做大,要吸引更多游客来,大家伙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想起当时她因为梁家洼村恶意竞争,气得睡不着的样子,她就觉得自己很好笑,固限于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还真是眼界短啊。

一年多过去,现在她要和梁家洼一起把竹坑乡溶洞群推出去,拿到独一无二的官方的认定,以后不用他们再费口舌,大家一看这是省级甚至国家级地质自然保护区,就知道这里的地质景观肯定独一无二,来就完了,不需要再想东想西,犹犹豫豫……到时候这部分固定游客流自然是景区收入的基本保障。拿到这个保障,以后就是竹坑乡哪怕西河县再出现什么其他同类或者不同类的景区,他们也不怕。

金字招牌,天下无敌。

梁有仙听宋香巧这么一分析,当即拍板说梁家洼村要和金竹村一起把这块官方牌子申请下来。不过,他皱眉道:“既然是溶洞群,选择哪些村的哪些溶洞合适,范围到底划多大,这谁来定?”

宋香巧早都想好了,这种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团队。姜崖给她出主意说找省地质局旗下的勘察设计院最合适。一方面这个设计院是地质勘察方面的专类设计院,专业能力肯定没问题,另一方面,省地质局主管省级地质自然保护区的审核评定……这期间的微妙作用t大家不用多想,懂得自然懂。

“那好。这可真是方便。”梁有仙不住地点头。

“叔,请人家做事肯定要掏钱。这些前期费用,不掏不行,我们两村各出一半,你看行不?”宋香巧坦然道。

梁有仙抠唆惯了,下意识喊道:“既然还会找其他村的溶洞进来一起申请,他们是不是也要掏这笔钱?”

宋香巧笑了起来。她来之前已经找了几个村子谈了谈,有的认为宋香巧在异想天开,没事找事,压根对这件事不感兴趣。有的则觉得既然宋香巧想搞,那你就自己搞,他们村不会掏钱出人力。宋香巧费尽口舌,把好处说来说去,也很难撼动这些人的想法。最后她索性不说了,回头就来找梁有仙。梁家洼村是既得利益者,自然明白这块牌子的重要性。但她也预料到梁有仙怕是不愿出这份钱。

“你这人笑什么?”梁有仙被笑得鸡皮疙瘩都冒出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