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气死他
“你…你…”,皇帝面色铁青,双眼翻白,身体微微颤抖,仿佛下一秒就要晕过去一般,他伸手指向沈长宁,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陛下,息怒啊…”,戚全心急如焚。
眼见皇帝呼吸急促,脸色涨红,似乎随时可能昏厥,他立刻伸出手,用力掐住皇帝的人中穴。
皇帝的人中处瞬间出现一道深深的红色印记,他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动了几下。
过了一会儿,皇帝的眼神逐渐恢复了清明,意识也慢慢清晰起来。
皇帝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移动眼珠,试图让自己清醒一些。
戚全的手依然紧紧掐着皇帝的人中,皇帝感到一阵尖锐的刺痛,忍不住抬手猛地推开了戚全的手。
不耐烦地说道:“行了…差不多就得了!”
戚全:“………”
见皇帝终于回过神来,戚全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他赶紧端起茶杯,递到皇帝面前。
皇帝接过茶杯,灌了一大口,像是要把所有的怒火都咽下去。
一杯水见底后,心里的怒火才稍稍得到平息。
他转过头,狠狠地瞪了一眼仍然跪在地上的沈长宁。
最后,只能无奈地转头看向一旁的刘璋,开口问道:“刘爱卿,你有何良策?”。
刘璋上前一步,拱手道:“皇上,微臣认为,当务之急是尽快派兵镇压逆贼才是!”
“不可!!”,一名武将连忙出声反驳,“如今百姓是因为瘟疫和饥荒才造反的,要是还派兵镇压只怕只会适得其反。”
刘璋脸色不变,出口反问,“那按李将军的意思,现下该如何处置?”
李将军犹豫片刻,沉声道:“依末将之见,应当先组织官府赈灾,救济灾民。
同时,也要派人出面安抚灾民,派太医前往医治。
另外朝廷也应派出钦差大臣,调查瘟疫之事。若是有人故意散播瘟疫,定要严惩不贷!”
刘璋嗤笑一声,道:“李将军这法子之前皇上都试过了,收效甚微,再说…如今哪来的钱粮赈灾?”,说完还意有所指地扫了一眼皇帝。
李将军被刘璋被怼得一时无力反驳,其实大家都知道,所谓赈灾,朝廷拨下去的钱粮有多少能给到百姓手上。
在座的各位都心知肚明,否则钱粮到位,还有太医辅佐医治,吃饱穿暖的百姓,如何会想着去造反。
听到此处,皇帝也觉得头痛不已,他也不是不知道有人动了赈灾银。
但是,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各世家对他已然颇有微词,自从没了岑家两兄弟之后,边塞一直骚扰不断。
自然少不了花银子,他兜里的那点银子早就被掏空了。
现在可谓是内忧外患,想到此处不禁抬手揉了揉眉心。
“如今家情势危急,不知爱卿家中是否有多的余粮,可先拿出一二…”
谁料,还没等皇帝把话说完,刘璋立马叩哭诉起来:“皇上有所不知,微臣家中已经没有一点多余的粮了!
家中八十岁母亲如今卧病在床,每日也只是喝点白粥度日啊!”
有了刘璋般作态,也纷纷效仿,哭得那叫一个声泪俱下,仿佛真如他们所说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看着殿下哭得有模有样的众人,皇帝恨得咬紧了牙关,刚压下去的怒气也不禁涌了上来。
太阳穴突突直跳,恨恨地瞪着底下那些所谓的臣子们,脸色变得阴沉可怕,心中顿时烦躁不已。
只见,他大手朝桌案重重一拍,发出一声巨响,怒吼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应当如何!”
他的目光扫视着殿下的众人,眼中的怒火似乎能将他们燃烧殆尽。
“陛下息怒!”大臣们纷纷跪地大喊。
看着底下跪着的众人,皇帝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但眼中的怒意依然明显。
自从上次皇帝拿刘媚儿挡剑的事传到了刘璋那里,刘璋也是有怒不敢言。
虽然刘媚儿平日里娇纵,但对于只有一对儿女的刘璋来说,那也是他心尖尖上的宝,更何况刘媚儿腹中还有个胎儿。
妹妹和女儿都接连折在宫中,尽管表面上不能将皇帝如何。
但心里自然带着几分怨气,反正如今小皇子没了,那肯定逮到机会也不客气,要把心中的怒气也发泄一二。
此时刘璋站出来,说道:“臣认为,如今还是要安抚百姓为先。
我大梁商户豪绅众多,如果能够从他们手中漏出一点钱财。
让百姓吃饱穿暖,同时给他们讨回一个公道,只百姓得到了安抚,自然也就不会再闹事了。”
皇帝听完后,觉得有些道理,他沉思片刻。
才开口问道:“那应该派谁去安抚比较合适?”说罢,他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刘璋身上。
刘璋也不卖关子,直言道:“臣觉得,只要皇上颁布一道罪己诏,诏告天下,开太庙忏悔自身,以谢祖宗之灵,以安天下民心。
如此一来,不但可以化解此次危机,更能让陛下的仁善之名传遍天下,定能千古流芳啊!”
他说得头头是道,慷慨激昂,但老皇帝却听得脸色越来越黑,最后忍不住拍案而起:“朕没有错!为何要下罪己诏?”
这时,一旁的沈长宁生怕刘璋气不死老皇帝,立马拱手上前,中气十足地大喊道:“老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