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柯坪县 - 从喀什到北京,单车逐梦之旅 - 追求诗和远方的云青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0章柯坪县

阿卜杜拉离开了图木舒克市,清晨的微风轻轻拂过他的面庞,仿佛在为他送行。他骑上那辆一直陪伴他的自行车,车身微微晃动,仿佛也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漫长征程。他最后望了一眼这座熟悉的城市,目光中带着一丝眷恋,但更多的是对未知旅程的期待和坚定。他深吸一口气,脚下用力一蹬,车轮缓缓转动,带着他踏上了前往柯坪县的道路。

在这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上,一望无际的荒原如一幅壮丽的画卷在他面前徐徐展开。金黄色的沙砾在炎炎烈日的照耀下,闪烁着令人目眩的光芒,那光芒仿佛能刺痛人的双眼。每一粒沙砾都像是被阳光镀上了一层金边,璀璨夺目。远处的沙丘连绵起伏,宛如大地沉睡时呼吸起伏的胸脯,那一道道优美的曲线,如同大地的指纹,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间或有几株生命力顽强的仙人掌孤零零地矗立在路旁,它们周身布满尖锐的刺,却透露出一种独特的坚韧之美。这些仙人掌有的高达一人多高,粗壮的枝干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它们的绿色并非鲜嫩的翠绿色,而是一种深沉的、经历了风沙洗礼的墨绿色。仙人掌的刺细长而锋利,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寒光,仿佛在警告着人们不要轻易靠近。然而,在仙人掌的顶端,却绽放着几朵娇艳的花朵,那花朵色彩鲜艳,有的是明黄色,有的是紫红色,为这片荒凉的景象增添了一抹生机和温柔。

阿卜杜拉艰难地骑行着,汗水不断地从他的额头渗出,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干燥的地面上,瞬间消失不见。他的嘴唇因为缺水而干裂,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灼烧着喉咙。

经过长大11个小时的艰辛骑行,阿卜杜拉终于抵达了柯坪县。这11个小时的路途对他而言,无疑是一场身心的巨大考验。一路上,烈日高悬,那炽热的阳光无情地炙烤着大地,仿佛要将每一丝水分都从他的身体里抽离。空气仿佛被点燃,热浪滚滚,让他每一次呼吸都变得灼热而艰难。道路崎岖不平,状况百出。有时是陡峭的山坡,陡峭的坡度让他的双腿如同灌了铅一般沉重,每一次蹬踏都需要他拼尽全力,肌肉的酸痛和急促的呼吸交织在一起,考验着他的耐力和毅力。阿卜杜拉心中暗想:“这路可真难走啊,但我不能放弃,柯坪就在前方等着我。”

那山坡陡峭得几乎垂直,阿卜杜拉不得不将身体前倾,几乎贴在了车把上,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在双腿上,每蹬一下都伴随着沉重的喘息。车轮在沙石上艰难地转动,不时地打滑,他的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

有时是颠簸的石子路,那些尖锐的石子无情地透过车轮传递着震动,让他的身体不断经受着剧烈的颠簸和折磨。“哎呀,这路简直要把我颠散架了,但为了心中的目的地,我一定要坚持住!”

石子路高低不平,车轮碾过石子时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阿卜杜拉的双手被震得发麻,车把在他手中不停地晃动,他努力控制着方向,生怕一不小心就摔倒在地。每一次颠簸都让他的骨头像是要散架一般,五脏六腑也跟着翻腾。

狂风也不时地呼啸而来,那强劲的风力吹得他几乎睁不开眼,骑行的阻力陡然增大。每前进一步,都仿佛要与这狂风进行一场殊死搏斗。但阿卜杜拉心中怀着对柯坪县的深深向往,咬着牙坚持,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己的体能极限。他的汗水湿透了衣衫,顺着脸颊不断流淌,滴落在滚烫的地面,瞬间消失不见。他的双腿早已麻木,肌肉的酸痛传遍全身,但他的眼神始终坚定,心中的信念从未动摇。“我一定可以的,柯坪,我来了!”

狂风卷起漫天的沙尘,迷住了阿卜杜拉的眼睛。他不得不眯起眼睛,艰难地辨认着前方的道路。风在他耳边呼啸,仿佛在嘲笑他的不自量力。但阿卜杜拉紧紧握住车把,逆风而行,那身影在狂风中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坚定。

当他终于踏入柯坪县的土地时,仿佛整个身体都被抽干了力气一般,疲惫不堪到甚至连站立都有些困难,但眼神中的兴奋与期待却是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住的。他大口地喘着粗气,犹如一条离开水许久的鱼,贪婪地吮吸着空气中的每一丝气息。目光所及之处,是一片完全陌生但又充满无尽魅力的土地,心中涌起阵阵感慨和喜悦之情。

极目远眺,连绵起伏的山脉如同大地的脊梁一般横亘在天际线上,雄伟壮观且庄严肃穆。这些山脉有的山峰高耸入云,山顶被皑皑白雪覆盖,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银色的光芒,仿佛是头戴白冠的巨人;有的山峰则山势陡峭,怪石嶙峋,宛如一把把利剑直插云霄。山脉的颜色层次分明,从山脚的深褐色到山腰的墨绿色,再到山顶的雪白,过渡得自然而又和谐。

而在山脚下,稀稀落落的绿树宛如散落在黄色大地上的明珠,给原本荒凉萧瑟的景象带来了些许生机与活力。那些绿树有的是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干笔直,枝叶繁茂;有的是婀娜多姿的柳树,柳枝随风飘舞,宛如绿丝般的长发。绿树之间,偶尔还能看到一些灌木丛,开着五颜六色的小花,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浪漫和温馨。

经过短暂的休息调整之后,阿卜杜拉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迫不及待地朝着齐兰古城进发。这座古老的城池承载着太多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历经岁月的无情冲刷,如今已显露出一种沧桑而神秘的韵味。从远处眺望过去,那些断壁残垣宛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用沉默的方式向世人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繁荣。它们似乎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够让人穿越时空的隧道,领略到昔日的风采。

阿卜杜拉沿着蜿蜒的小路走进古城,脚下的沙石发出细微而清脆的声响,仿佛在低语着古老的故事。他轻轻抚摸着古老的城墙,感受着那粗糙且厚重的质感,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每一道纹理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阳光斜照在残垣上,投下长长的影子,为这片废墟增添了几分静谧与庄严。“这座古城到底经历了多少风雨啊,我真想知道它过去的故事。”

城墙的砖石已经风化,表面布满了细小的裂缝和坑洼。阿卜杜拉用手指轻轻划过那些砖石,感受着岁月的痕迹。有的砖石上还刻着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仿佛在向他诉说着这座古城曾经的辉煌。

城中的建筑遗址虽然破败,但依稀能看出曾经精巧的布局和严谨的结构。阿卜杜拉闭上眼睛,想象着曾经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他们的欢声笑语仿佛在耳边回响,劳作的身影仿佛在眼前浮现。那热闹的集市、繁忙的工坊、温馨的民居,如今都已化作尘埃,但曾经的烟火气息似乎仍在空气中弥漫。“这里曾经一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可惜时光不再。”

他走过一间间倒塌的房屋,脑海中努力构想着过去的生活场景。在一片空旷的广场上,阿卜杜拉驻足良久,感受着历史的沉淀和时间的流淌。这里或许曾是人们欢聚的场所,或许曾见证过无数的欢庆与悲伤。此刻,只有风声在耳边低语,仿佛在诉说着那些被遗忘的往事。离开齐兰古城时,阿卜杜拉心中满是感慨,这座古城让他对柯坪县的历史有了更深刻、更直观的认识和感悟。“这座古城让我对柯坪的过去有了更深的了解,真是不虚此行。”

柯坪县,这片位于新疆南部、阿克苏地区最西端的土地,虽然面积不算辽阔,但其蕴含的魅力却丝毫不减。行政区域总面积8852.72平方公里的柯坪县,在2022年末,全县户籍人口为5.6万人,常住人口6万人。

柯坪县的风土人情独特而迷人。柯坪的“库休克”,也就是木勺,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历史传承。这种源自民间生活工具的木勺,外形美观大方,线条流畅,精致且实用。其雕刻工艺精湛,每一把木勺都仿佛是一件艺术品,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更是柯坪人民智慧和技艺的结晶。柯坪人还擅长制作薄皮馕,这种馕薄如纸张,口感酥脆,香气四溢。制作薄皮馕需要精湛的手艺和丰富的经验,从面粉的选择、揉面的力度到烤制的火候,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刚出炉的薄皮馕热气腾腾,散发着诱人的麦香,轻轻咬上一口,那酥脆的口感和醇厚的味道令人陶醉,深受人们的青睐。

柯坪县的历史沿革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明末清初时,汉族称柯坪为克勒品,维吾尔语称柯尔坪。直至1903年设分防县丞时,才最终定为柯坪,并一直沿用至今。在古代,柯坪县属龟兹国,清朝时则归温宿管辖。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柯坪建为分防县丞,归温宿府辖。1928年设县佐,成为阿克苏县柯坪分县。1930年,柯坪正式建县,属阿克苏道。1978年后,柯坪沿属阿克苏专区(地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柯坪县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承载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记忆。

柯坪县的地理环境多样且独特。其地形西北部和南部为山区,层峦叠嶂,山峰高耸入云。有的山峰被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有的山峰则怪石嶙峋,险峻异常。山间溪流潺潺,清澈见底,溪水撞击着石头,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中部则是广袤的盆地,地势平坦开阔,土地肥沃。春天,这里一片生机勃勃,绿油油的麦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秋天,金黄色的麦浪翻滚,仿佛是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东部和东南部为阿恰勒山前洪积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这里属大陆性暖温带干旱性气候,年均降水量仅为120.0mm,水资源相对匮乏。然而,充足的阳光却成为了这片土地的一大特色,全年日照数3200小时以上,日照百分率为60%—80%,辐射总量比中国同纬度地区高10%—15%,居中国第二位。强烈的阳光赋予了这片土地无尽的能量,也孕育出了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物种。

柯坪县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境内虽然没有大的河流,但泉眼众多,苏巴什河和红沙子河便是由众多泉眼汇集而成。这些泉眼有的隐藏在山谷深处,周围绿树环绕,泉水清澈透明,宛如一面镜子;有的则位于开阔的平原上,泉水汩汩涌出,形成一个个小水潭。苏巴什河河水奔腾不息,河面上波光粼粼,两岸的植被郁郁葱葱。红沙子河则显得较为宁静,河水缓缓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这些河流为柯坪县的生态和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水源支持。尽管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地下水位较深且矿化度较高,开发利用存在一定的难度。然而,柯坪人民凭借着智慧和勤劳,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发展出了适应本地环境的特色农业和生态系统。

在人文自然景观方面,柯坪县东南部的红沙漠和红沙河湿地堪称一绝。红沙漠的沙子呈现出鲜艳的红色,在阳光的映照下,如同一团燃烧的烈火。细腻的沙粒随风流动,形成优美的沙丘曲线。那沙丘有的高达数十米,宛如巨大的城堡;有的则连绵成片,仿佛是波涛汹涌的红色海洋。远处的天际,蔚蓝的天空与红色的沙丘相接,构成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这里是沙疗的好去处,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体验。红沙河湿地与红沙漠紧密相连,红沙河如一条碧绿的丝带,蜿蜒穿过红色的沙丘。河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为这片干旱的土地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沙漠中分布着稀疏矮小的梭梭等植被,它们顽强地扎根在沙漠中,为这片荒芜的土地增添了一抹绿色。日出日落时分,金色的阳光洒在红色的沙漠和碧绿的河水上,相互映衬,形成了美轮美奂的风景线。那绚烂的色彩和壮丽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

柯坪县的美食特产别具一番风味。柯坪羊肉以其鲜嫩美味而闻名遐迩。柯坪的羊儿们在天然的牧场中自由奔跑,食百草,饮清泉,因此肉质鲜嫩多汁,毫无膻味。用柯坪羊肉制作的美食种类繁多,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薄皮馕夹柯坪羊肉。将烤得外酥里嫩的羊肉夹在香脆的薄皮馕中,再配上特制的调料,一口咬下去,羊肉的鲜嫩与馕的香脆完美融合,味道令人难以忘怀。那烤羊肉外表金黄酥脆,内里鲜嫩多汁,每一口都充满了浓郁的香气。调料的味道恰到好处,既提升了羊肉的鲜美,又不会掩盖其本身的风味。此外,柯坪的烤包子也是一绝。酥脆的外皮包裹着鲜嫩多汁的羊肉馅,在炭火的烘烤下,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刚出炉的烤包子热气腾腾,咬上一口,满嘴流油,让人回味无穷。除了美食,柯坪还有精美的花毡等特色手工艺品。花毡的制作工艺复杂,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每一块花毡都凝聚着柯坪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是柯坪文化的重要象征。

柯坪县虽然不大,但它独特的风土人情、悠久的历史文化、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美味的美食特产,都如同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在这里,阿卜杜拉尽情地体验着柯坪的魅力,每一处风景、每一种美食、每一段历史,都为他的骑行之旅增添了丰富而难忘的回忆。他深深地感受到,柯坪县不仅仅是一片土地,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书、一幅绚丽的画卷、一首动人的诗篇,等待着更多的人来探索、欣赏和赞美。

夜晚,阿卜杜拉躺在小旅馆的床上,透过窗户,仰望璀璨的星河,心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敬畏。“柯坪,你是如此美丽和独特,我一定会把你的美好告诉更多的人。”柯坪县的一切都让他感到无比的宁静和满足,他知道,这次的骑行之旅将会成为他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