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龙国新貌
太子百子宴掏空了八王和门阀的财力,或许他们认为财务分散放置根本不可能会出这样结果,可是一品堂是什么人,早就从各势力人员流动找到了根基,一个回手掏就把底蕴挖空。
现在被迫重新动用内部亲信去做生意,可是人才又流失大半,生意哪是那么好做。王府之间现在产生了微妙的博弈。
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互有输赢,八王现在从心底生寒,这一波已经将八王推到了覆灭的边缘,九王一看这八个哥哥因为对抗龙渊出现如此的损失,那九王这边优势就明显了。府内亲信遍布,人才济济。正好顺势而为,插上一脚,这一脚又将八王向山崖边推了一下。现在八王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山穷水尽。
这要怎么办,就算按这样的生意做下去,等再东山再起,那得四十年,那还争个屁皇位。
可是现在无论王权还是财势都没有办法跟龙渊比,这真是萤火与皓月之别。
这简直成了无解的问题,经过两个月的封锁,八王心气差点耗尽。
不过王府还是有权势底蕴,世俗当中还是有人巴结,他们联系了远一些城的商贾还是得到一些好处,可是这点好处刚好够府内开销,还是不解燃眉之急。
关系一旦开始了,那就能通过商贾再认识其它的,算是打开了一些局面,龙渊在宫内也知道,便通过一些手段把商贾安排到王府宾客之中。
后继就是得到了王府们的过分设计,还是要攒钱做局,起兵夺权。
龙渊得知后已经没办法了。这几个作死的哥哥们,必须得让他们动一动了。吩咐龙泽将牢中的王府嫡系成员的审问卷宗拿到宫中,在早朝的时候如实公开,文武百官大惊失色。
元老阁也是吃惊非小,根本想不到龙渊会有如此手段,他们竟然丝毫不知情。
但是一起收拾八个,这也让天下不解,这要怎么办,老七原来就有污点,这回就拿老七开刀。
证据充足,派钦差去七王所在城池,宣读皇诏,通知七王爷进宫面圣!
七王收到旨意后,心沉海底,知道自己麻烦了,但是现在的王府已经名存实亡,财不够,武不足。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进宫。
七王爷进宫,转天早朝就宣布了,七王欲起兵谋反的事实,还是七王的部下佐证,这没有办法辩解。
龙渊念在是皇族的份上,从轻发落,发配到北梁附近幽州城。贬为庶民。
等老七离宫,禁卫军也将七王府抄家,亲自押送龙偲进幽州,从此外表上看龙偲就是老百姓了。四王龙晖得知后病情凝重,不久离世。四王府也退出政治争斗舞台。
一下子弄走两个,龙纲得知四子病故,也大病一场,必定白发送黑发还是在感情上伤害比较大,龙纲虽然治国不行,但是做为父亲还真是比较合格。
经过八王之乱提醒,龙渊对朝廷上的权利分配更有见解,现在开始是元老阁了,拔出萝卜带出泥,两位王爷的退出,元老阁已经有成员在牵连之中,龙渊也是顺势清除了元老阁两位成员,虽然是门阀世家的家主,在皇权面前还是没用,两位元老得了个告老还乡的结局。
现在看来龙渊已经是皇帝中相对温和的,并没有大开杀戒,以儆效尤。
现在在朝上官员已经明显的怕大于敬,看到龙渊简直浑身不正常。只有萧家依然耸立。
自从萧帅到元老阁之后,萧墨现在是武将之首,龙国兵马大元帅,统三军。
龙泽也以兵部尚书的职位正常出席朝会,内务府已经是外职。
除了朝事,龙渊天天在后宫陪着夫人带孩子们四处走走。也再未增加皇妃。一儿三女,龙渊已经满意了,这要是等孩子们都大了,如果也如现在一样,争起皇位这让龙渊也是从心里上过不去的。
朝中杂事,龙泽和萧墨已经有足够的精力应付,剩下的几个尚书,那都是龙渊间接从一品堂招进的大才,那是在武林上有地位,在朝中会权谋之人。
主要是龙泽在朝中之威那绝对是一人之下,仅此而已。
树欲静而风不止,可怜的江湖纷争还没有停,曾经要和八王合作的宗门得知王爷们出事了,在宗门之中,得知道事情败露,就开始搞小动作,龙渊不得已,将对付各宗的事放给一品堂和凤门。江湖各处血雨腥风,一阵接一阵。
只是一品堂实力在雄厚了,后面是整个龙国的支持,江湖上大争小争上千次,死伤近万人,才稍稍安静。
整个龙国经过龙渊大刀阔斧的改治,又上了一个台阶。俨然出现盛世之象,龙国百姓们看起来是安享太平的阶段。
现在整个龙国只有一个声音,那是龙渊的声间,也只有一个政令,那就是龙渊的指令,空前统一。
元老阁各元老已经权限全无,变成了龙国的养老院,林相回府看着府内上下,威望和辉煌已经不在,也心灰意冷,几十年的奋斗和努力,没有想到竟让一个小崽子打的无法还手。
叶家和楚家在龙泽的运作下,不管是生意还是权势已经被压到最低。曾经的世家也开始走向没落。中有萧家如日中天,一大批后代从戎军中,战功显赫。
西夏和北梁是安定了,但外部势力,梵国、高丽、东赢等国还是死不悔改,这更凭添了萧家战功。
龙渊在位第三年,梵国又大举入侵一次,龙渊亲自率兵,差点将梵国灭国。一战惊天下,让高丽、东赢齐齐上书臣服。远归龙国的属国,龙渊之名,响彻整个伏龙大陆,人称渊皇。
渊皇所至天下太平,这样的口号在民间传开,吏治在此期间也得到了加强,那个能臣不愿从明主呢。
九王龙寅也在自己的努力下,在生意上打败了剩下的六王,被龙渊大肆褒奖。
龙国已经变样了,那渊现在也不会了,朝中大臣也已经提不出什么建设性的改动。甚至连续几个月都没有什么新鲜事,这样的情况龙泽也是没什么办法,真的没有什么事,龙渊不想到事闹大,没有对剩下的六个大哥出手,这已经是天大的恩泽。那六个王爷也不是什么傻子,已经知道自己不是龙渊的对手,就安心度日了,只恨自己生不逢时,跟龙渊一个时代。
国泰民安这是多少代,多少人,都只能想一想的节奏,那是只敢想的时代,但是龙国现在看来,已经没有什么事了,街市喧闹,百姓们有衣遮体,还有事做,勤快的还有多余的钱花。
街上不断有说书和戏班子,对龙渊歌功颂德。
一品堂和暗卫已经在全国行动了。也实在是找不到让人气愤的事,官员虽然没有达到心如明镜,可是也没有因为什么事做的明显不公。
全国都知道这个皇帝,不是一般的皇帝那可是文武双全的武林盟主,那真的是以武治世的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