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我们是亲人是一家人 - 穿到和首辅退婚时良心发现悔婚了 - 枕犹浅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014章我们是亲人是一家人

赵氏和柳不惧面面相觑,没有接话。

“不如再考虑考虑!”

杨氏明白公公和婆婆的意思,开口说了一句。

从前,连堇笙也吵着闹着要去镇上开花店,说的是有模有样,结果呢?这不止弄的一家子人操心,银子还到别人手里了。

那笔钱可不少,也不怪赵氏和柳不惧有些担心。

“我这次做生意,不用本金!”连堇笙说。

原主到底做了多少祸事?跟魔童降世一样,这黑锅一个接一个,她到底还要背多少“口黑锅”。

“也不用盘铺面,就拿担子弄到镇上去卖就行!”

在用橡子做豆腐的时候,连堇笙就考虑过这门生意。

她特意跟柳氏打听,这镇上卖豆子的人家并不多。

十几年前的灾荒,让大燕朝的百姓们都心有余悸,现在家家户户都在囤粮。

家里有田地的大部分都会种小麦、水稻、红薯等产量高的粮食。

在这个朝代的豆子的产量并不算高,就算是木橡村种的人也不多。

毕竟田地也不能一年四季都种东西,这也得给它们休息的时间好好地沃肥,保证田地来年不会变得贫瘠,让粮食产量下降。

种大豆的人不多,这也导致一斤大豆如今的市价约莫是三十文钱,价格跟猪肉接近。

一斤大豆大概能做三斤豆腐。

镇上的豆腐都被人说是稀罕物,一斤要卖十五文钱,去得晚了还未必能买到。

那日,赵氏给他们的豆腐确实是好东西,可见赵氏的心里,终究是心疼女儿柳明月和外孙女连堇笙的。

“镇上的豆腐卖十五文钱,咱们家橡子豆腐可以卖便宜一些,还送一把小葱和蒜苗!”连堇笙坐在赵氏的身前,分析道,“大豆贵,所以豆腐的价格肯定便宜不了!可咱们家的橡子豆腐,是用山上的橡果做的,等于是不要本钱的。至于送的小葱和蒜苗,也是自家种的,不值几个钱。”

“外祖母你方才也尝了,我做的橡子豆腐味道不错吧?其实做这橡子豆腐也没什么诀窍,就是佐料给足就行了!”

如今养后屋的小葱、蒜苗、韭菜等等小菜都长得很好。

连三北和柳氏都惊讶,这小菜长的速度比沃了十几年肥的黑土地还快,私下都觉得连堇笙确实有本事。

对于连堇笙的转变,他们也疑惑地问过,毕竟从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闺女,突然变得聪慧,他们到底是有些不安的。

连堇笙早就知道他们会问,就说自己胡闹的这些年,其实也在镇上学了不少东西,听人说起过怎么照料田地,没想到还真行。

他们疼爱女儿,只要连堇笙说,他们也就信了。

“这……”

赵氏想了想又道,“试试也不是不行!”

反正不用本金,只是累了点而已。

柳不惧反而是哈哈大笑,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不是试试,是一定要去做!能把橡果做成橡子豆腐,也就我们家笙姐儿有这个本事。”

“十多年前没东西吃的时候,村里人不也上山去找过橡果吃?可无论他们怎么弄,这橡果都是又苦又涩,根本没办法入口。后来村里的人养猪了,又拿橡子去喂猪,结果被猪嫌弃!”

“也只有我们家笙姐儿能想出这个好法子,自然是能赚钱的!”

柳不惧又跟连堇笙认真地分析道,“笙姐儿你既然要做这个生意,也要明白这豆腐卖出去,村里的人肯定知道你是拿什么东西做的!刚开始或许会好卖一些,毕竟是个新鲜物,等大家都会做了,这东西就不好卖了。”

“还有,等过些日子,这橡子能喂猪的法子,怕也是会被人跟着学!”

连堇笙点了点头,“外祖父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等村里人摸索出怎么拿橡子喂猪,也是明年的事了,至于拿橡子做豆腐,我也是不怕村里人跟着学的!”

“外祖父你想呀,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出咱们家橡子豆腐的味道,而且就算做出来,也没我们家独特的佐料!”

连堇笙这话还真不夸张。

即使是同样的食材,用不同的佐料和不同的人做出来的味道,相差还是很大的,不然也不会有独门秘方一说了。

她之所以会有把握,也是因为自己亲手养出来的佐料,在二十二世纪都能与众不同,又何况是在农产业都不算发达的大燕朝呢?

“不过,这橡子豆腐毕竟是橡果做的,再好吃价格也不能太高!”

柳不惧祖上是卖棺材的,自己也是做死人生意的,这些年接触了不少人。

他给连堇笙建议道,“我瞧着就卖六文钱一斤就好了,这价格也不算低,但是比起豆子豆腐,却少了一大半!”

“咱们就走薄利多销的路子!往后,就算有人要学你做橡子豆腐的生意,也不敢卖的比你更高了,会卖不出去的!”

连堇笙眼前一亮。

外祖父的确是个有本事的人,他已经替连堇笙都考虑好价格,甚至以后走什么路线了。

“不过这橡子豆腐是新吃食,你就等太平镇大集的时候去卖。”赵氏也跟着说,“每月初一和十五,镇上的人都比平日里多,你这个时候去卖,多少也能卖一些,不会白跑一趟!”

“对!”柳二牛道,“你让你爹带一些去镇子上卖,再过几日就是十五了,这个时候人多!还有,也别去北水巷了,那边卖吃食的多,但是卖豆腐的人家少!你让你爹去牛子巷,这里卖豆腐的人家多,还有一些卖佐料的,都在这边!牛子巷的人比北水巷的人富贵,也喜欢新鲜的玩意!”

柳家人是连堇笙的外家,他们和连堇笙还不是一个姓氏,可却是最心疼她的亲人。

她只是稍微和外祖一家人表示歉意,又拿了一点吃食过来,他们就选择了原谅她,不再说她从前的半点不是。

如今连堇笙要做生意,他们也是全力支持,更是告诉她什么时候,去哪里卖,卖多少价钱。

甚至最后柳二牛还拿了自己最近刚编的竹篓筐,说是拿这个崭新篓筐装豆腐好,新的篓筐看着干净,北水巷那些比较讲究的人家,才不会嫌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