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昔日真相(1) - 穿到和首辅退婚时良心发现悔婚了 - 枕犹浅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113章:昔日真相(1)

韦长风是个读书人,又是如今内阁最年轻的大学士,平日里最遵守规矩礼仪。

此时,他如此开口,显然是真的急了。

站在韦长风身后的男人,穿着一身暗色的圆领袍,眉眼里的沧桑显而易见。

宁定湖瞧着长安侯,还是有些惊讶。

当年,京城里最耀眼的少年,三十多岁却已经是满头白发,瞧着像个奄奄一息的老人。

“韦大人,我带你去见连姑娘!”韦长风亲自领路去了连堇笙如今住的地方。

结果,连堇笙今日却在花园里。

她那头乌黑的发高高的束起,是个简单的妇人发髻,她对花匠们传授着怎么打理这些虫害,甚至还从院子里的花,说到了果木等等。

等韦长风来的时候,连堇笙刚好说到了桃树的虫害要怎么预防——

他就远远的看着少女——

韦长风想起了很多年,妹妹拿着不少草药对着他说,“大哥,往后你念书在头疼,你就和我说,我能给你治病了!”

她说,“我很开心能帮到你们!”

妹妹会学医,是因为母亲的病。

母亲的病,其实找大夫是可以根治的,只是会漏出大半的肌肤,母亲怎么也不肯。

父亲根本不在乎,可是母亲却说,“你是文官,不能落人口舌!”

父亲当时想辞官,母亲却死活不肯答应。

当时大夫也很被动,他说,“我能救夫人,可也等于是在害夫人。”

在大燕朝,贞洁就是束缚女子的枷锁。

也是因为母亲的死,父亲和韦长风一直在都在改变这一点,为什么男大夫不能给女人治病?难道一定要女子宁可死,都要守着所谓的贞洁吗?

韦明珠会做大夫,也是想帮助这些被道德和贞洁束缚的女子。

“笙丫头!”

韦长风没有开口。

长安侯却开口了。

连堇笙听见有人唤自己的名字,抬起眼看了过去。

站在宁定湖身边,是个两个瞧着身子骨硬朗,容貌出众的中年男人。

一个头发半白,一个满头银丝。

即使离的距离不算近,她依旧第一眼就觉得熟悉。

连堇笙赶紧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走到的两个人的身前,然后好奇的问,“你们,谁是我爹爹呀?”

韦长风张了张嘴,向来能言善辩的他,此时却说不出话来。

长安侯眼眶微红。

……

这一日,几个人都坐下来谈话。

云清明仔细的询问了关于韦明珠的事情,他的态度严谨,很怕会闹出误会。

韦长风和长安侯也都彼此问了关于连堇笙和那位“丑姑”的事情。

最后连堇笙说,“我娘跟我说,我亲生母亲说,无论生的孩子是男是女,都叫堇笙。”

“这是我父亲的心愿。”

她说起昔日大部分的事情,实际都能和韦明珠对的上,但是为了万一,云清明依旧没让连堇笙立即和这两个人相认。

他们反而是找到了知府,开始盘查当年的事情。

到底是发生了什么,韦明珠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

这件事,还要从很多年前说起——

当年大燕不止有天灾,还有战乱带来的波及和各种人祸。

老长安侯守在定阳关多年,靠着阳朔附近的百姓提供的粮草,和边境的敌国打了许多年的仗。

但是天灾来临,全国受灾。

阳朔的百姓被逼的没办法,以为逃到京城就能活下来了,含泪离开了故土。

只是,谁也没想到,不止阳朔的百姓,还有其他地方受灾的百姓,在河东李氏一族拦在了甘州的康县。

因为只要过了甘州,就离燕京很近了。

李氏一族会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如今先帝的吩咐,一方面是想要对这些人赶尽杀绝。

等老长安侯的弟弟章永山到达甘州的时候,已经是血流成河了。

李氏一族把流民里的壮劳力派遣去给他们修屋子,把年老的人直砍了头,年轻的女娃送到其他地方卖掉。若是这群流民里还有人想活下去,就得买比平常贵上几十倍的糙米,最后也成为前面的那一批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