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的同学2
失踪的同学2
刘雪平接到电话让她去刑警队一趟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自打听说麻伟强在酒吧里被烧死,她就知道自己早晚有这么一天。
在警队大楼门口点烟的手,都在抖。
吴蔷把一支打火机伸过去,帮刘雪平点上。
“谢谢啊。”刘雪平发抖的声音里,都带着点哭腔。
吴蔷把打火机揣回羽绒服的口袋里,在寒风里缩着脖子:“抽吧,一会儿进去就不让抽了。”
刘雪平一口烟卡在嗓子眼里,上不去下不来。
“不用害怕,这是刑警队,不是扫黄大队,只要你不是凶手,怎么进来就能怎么出去。”
可能是吴蔷说话表情太过严肃,刘雪平更害怕了。
“你是警察吗?”她哆哆嗦嗦地问。
“嗯。”一阵寒风吹过,吴蔷把下半张脸都埋进立起的领子里,“抽完赶紧进来审问吧。”说完就自己先钻进了大楼。
这话,说的就好像让人家下班早点回家一样普通。但让刘雪平这后半根烟无论如何都抽不下去了,怎么听怎么有种早死早超生的意思。
“姓名?”
“刘雪平。”
“年龄?”
“23.”
吴蔷看了一眼手里的身份证,出生年份写的是“1996”,又看了一眼面前画着全脸大浓妆的刘雪平。
“改过年龄?”吴蔷很自然地问。
语气很平淡,也没什么冲击力,却透着一种不是在设问,只是在征求一个答复的笃定。这让刘雪平一下就垮了,声音降下去一半:“改过。”
“实际年龄?”
“31……”
老高向吴蔷投过来一个“小吴可以啊”的眼神。吴蔷心想我在省队六年也不是吃干饭的好吗?
刘雪平的心理防线一打破,后面的问话就好办多了,基本上说的都是实话。撒谎是刑侦问询里常见的伎俩,而破解撒谎,除了测谎仪,经验丰富的刑警则有多种方式,甚至比测谎仪还管用。
被问询者的回答,基本内容与客观事实的对应,说话的前后逻辑,人的前后表情变化,肢体动作,面对突发的心理生理反应等等,都能是攻破撒谎的关窍。
只要一个关窍被攻破,人的心理防线就很难建立起来了。说谎,是个技术活。
刘雪平像倒豆子似的,把麻伟强的私生活基本上倒了个干净。像她这样平时总被叫去酒吧陪酒的,还有两三个姐妹,只有她算是和麻伟强有点私交。
“洛杉矶”的档次和消费不低,算是个有门槛的娱乐场所,普通人咬咬牙也能进去消费一次,但要是想做常客,没点经济实力那肯定是不行。
有钱人多的地方,自然是不满足于只喝酒的。吴蔷觉得刘雪平的话有所保留。
“真的就这三个人?”吴蔷再问了一次,这次又多加了一句,“还有没有不能说的?”
酒吧又不查身份证,有些有钱的小孩也会去消费,只是麻伟强心里有数,不会给那些有钱人的小孩喝出事就行了。
但刘雪平知道吴蔷问的是什么。喝酒没门槛,陪酒总得有吧?
刘雪平哆哆嗦嗦翻着手机相册,找出一张照片来:“我就知道一个女孩,是欢欢的表妹。她说是表妹,其实我也不知道真正是啥关系。她叫杨可岚,是三中的高二学生。”
照片里是一个穿着时髦,画着那种很网红风格的妆容的女孩,要不是刘雪平说,吴蔷真看不出这是个高二学生。
“学艺术的,看着都成熟。”刘雪平赶紧补了一嘴。
“她和麻伟强关系怎么样?”
“这我就不知道了。我只见过她几次,不熟。”
吴蔷叫刘雪平找她姐妹要杨可岚的联系方式。联系了半天,那边说这个杨可岚已经好几天都没信儿了。电话打不通,微信也不回,失联了。
吴蔷拿着杨可岚的照片去对酒吧附近的几个监控,也没在当晚的监控视频上看到类似的女孩。
“麻伟强在十点半之前还活着,说明至少十点半之前,凶手还没离开酒吧。”
放走刘雪平之后,吴蔷和老高在办公室里分析。
“也有可能是还没进入酒吧。”老高转着笔说。
正对酒吧门口的街道监控已经被翻烂了。据刘雪平说,麻伟强死的那晚,没有一个小姐被叫过去。那只是一个普通工作日的夜晚,客流也不是很大,所有从大门进去的客人都已经被登记在册,没有杨可岚这个人。
酒吧没有后门,只有厕所有个通风窗,硬钻倒是也能钻出去,只是钻出来也是个死胡同。窗口旁边是一家饭店的后厨大门,那里是个监控死角,没有监控能直接看到有没有人从通风窗里钻出来。
郎姐敲了敲门走进来,递给两人一份尸检报告:“初步报告已经出来了,死因是窒息,死者在窒息之前已经被迷晕了,胃液残留里有过量的□□。”
□□是一种常见的止痛药,过量摄入会引起昏迷、呼吸困难等症状。
“麻伟强有什么疾病需要阵痛吗?”吴蔷认真问,“万一是他自己吃多了呢?”
老高忍不住笑出声:“呵呵,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去医院查病历呗。”
郎姐也笑了:“吃多到这个地步,那也不是没有自杀的可能。”
“证物搜集里有烧过的烛芯和蜡油,这也是他自己烧的?情趣?”老高继续开玩笑。
吴蔷懒得理,她只是在排除不可能而已。查案不就是这样吗,排除所有不可能,剩下的,再不可能都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