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搞点实在的 - 四合院:送贾张氏和三个大爷下乡 - 米酒多加糖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28章搞点实在的

“这位是?”赵书记一看李军英,长得身形挺拔,五官端正,说话也没有乡下口音,就有些好奇。

“以前我跟他在城里见过,那时候他在轧钢厂里……”贾严说起两人在养猪场的相遇。

当时,他作为养猪场的管理,领着李军英逛了几圈,两人也谈得可以。

现在忽然在这个地方碰见,也算是他乡遇故人,心里有些高兴。

李军英也同样如此。

几人一顿闲聊之后,赵书记心里就明白了七七八八。

“我跟你说,要不是出了这档子事,他呀,以后肯定是这个!”贾严比了个大拇指。

赵书记心领神会,大笑几声,拍拍李军英肩膀:“军英兄弟,既然你跟老贾是朋友,那跟我也不用太生分,以后要有什么事,可以找我商量商量。”

“那真是太谢谢赵书记了。”

“见外了,叫什么书记,就咱们几个,我赵向阳,比你大不到十岁。”

“赵哥。”

……

聊了一会,村里人慢慢都聚了过来。

一会功夫,人变多,赵向阳就主持秩序去了,贾严则是起程回去。

原本想留他吃个午饭再走,偏偏他最近任务很重,得多个地方来回跑,只能下次再约。

等到人差不多齐了,就见一个中年人领着几个小年轻走到人群前,开始讲课。

说是讲课,其实就是念稿子。

“听得我都快睡着了,感觉跟以前上学那时候一样,一听有人念书,两个眼睛就想闭一会。”李庆民打了个哈欠。

“是挺无聊,你瞧虎叔都已经睡着了……”李军英也是无语,这台上的所谓农技站高材生,也不讲原理,也不讲例子,就拿个稿子干念,读得又慢,听得人昏昏欲睡。

“大家都认真听,这都是真材实料,是郭组长根据村里的情况,总结的经验。”听到身后有人打呼噜,而且声音越来越响,赵向阳连忙站出来说了两句。

农技站的人,都是技术型人才,平时都见不到几次面,而且他们大多对乡下人傲得很,总是拽个脸子。

好不容易,这次才把人请过来。

赵向阳心里叹息,觉得大伙都不知道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这讲的可都是增大产量的法子。

“既然大家都不喜欢听,要不咱们就搞点实在的。”那个中年人,也就是郭组长,站上台。

“啥实在的?这听得迷迷糊糊,都不知道在嘀咕啥。”一个村民问。

“你们想搞啥?”郭组长问。

台下人互相打量了下,没人开口。

“不用客气,尽管说,郭组长可是一身的真才实学,不管是种地,还是养殖,甚至搞炼钢,他可都干过!了不起的人才。”赵向阳笑着出声。

郭组长没说话,笑了两声,算是默认。

一听这牛吹这么大,底下人觉得有趣,开始交头接耳,嘀嘀咕咕。

张二毛看了一圈,心里忽然觉得这是个出风头的好机会,指不定能把自己的名气传出去,到时候找他的人就更多。

他跟侄子低声说了几句。

侄子脸色一僵,抓耳挠腮:“舅,这样不好吧。”

“什么好不好的,赶紧说,养你干啥吃的。”

侄子被骂得不情不愿站起来。

“这边有个小伙有话说,说吧,你想学啥?”

“我想学养猪,我舅舅张二毛,在我家那边养猪最厉害,就是从外面学的。”侄子表情有些尴尬,显然这些话是张二毛让他说的。

张二毛坐在旁边,看到别人都看过来,一脸傲然,觉得心里无比舒坦。

“那……要不去县养猪场看看?有谁想去的,举手。”赵向阳问了声。

下面零零散散有十来个人举手。

“人还不少,那就过去瞧瞧,看他们怎么养的。”

张二毛走在队伍前头,故意大声跟侄子说话,像是怕别人听不见似的:“哎呀,你想学养猪,早说,找我不就行了,还跑这里来干啥,真是想不明白了。

我的手艺,二十年了,不比他们差,要是去城里,至少算个熟练工……”

其他人听着,都不说话。

郭组长轻轻摇摇头,表情无奈,他身后跟着的两个年轻人,脸上都露出不忿的表情。

他们自视比较高,此刻听到张二毛说自己水平跟他们差不多,心里就觉得不高兴。

“这张二毛,怎么就爱装些毛躁的币?”李军英也是服了。

“没听懂,你又拽了啥词?”李庆民凑上来。

“我说他这故意出风头,也太明显了吧,扯着嗓子嗷嗷叫。”李军英满脸无语。

“要不然,怎么讨厌他呢,就这德性,呸。”李庆民唾了一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