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长公主府
孟南歌去盛京并未同关知诩他们那般,趁着夜色悄然离开。
她将自己看做是放在明面上的一张牌,进京也要正大光明的出府城门,然后进盛京的城门。
关若棠这一次没有再同之前那般想要跟着一起离开,她死死拉着孟南歌的手担心得几乎要哭出来。
“娘,您一定要平平安安的回来啊!”
他们已经没了父亲,不能再没有母亲。
孟南歌轻拍着她的手,视线扫过后方同样面露担忧的家人,只笑着对众人微微颔首,随即就带着田嬷嬷上了马车。
田嬷嬷当初是乔氏房里的嬷嬷,她被关卓霖带回关家后,乔氏心疼她一个人又怕她没人可以说话依靠,就将田嬷嬷送到她房里。
田嬷嬷可以算是看着她长大,又是当年跟着乔氏从盛京到的燕州府,虽说对燕州府现今的局面早已生疏,但她还有老姐妹在侯府,陪孟南歌去盛京,总能帮些忙。
主仆二人只带了一队侍卫,轻车简行,出了府城就昼夜不歇的一直赶路。
从燕州府到盛京,日夜不歇足足走了一天一夜,等马车到了盛京城外已是第二日的下午。
已经提早收到消息的关知诩不便露面,便派了亲信来城外接她入城。
“大夫人,四爷现在在城南的一处院子里,他现在不便同您见面,属下已经在城中客栈订了一个院子,这段时日您在客栈中落脚可好?”
孟南歌点头,对此安排并无异议。
若是关知诩出现在城外,她反而要头疼他暴露行踪。
进城有盘查,田嬷嬷将她们的户籍和路引递到侍卫手中。
那侍卫眼中闪过诧异,对着路引仔细看了他们好半晌,这才放她们进城。
天子脚下,便是巡城的侍卫都有着盘根错节的人脉和关系。
相信她前脚进城,燕州府关家长房的人到盛京的消息便会立即传出来。
客栈在最为热闹的朱雀大街上,车帘晃动,孟南歌侧着头看着城中景致,脑中却是突然浮现出清明上河图中的种种细节。
“夫人,到了。”
田嬷嬷虽然多年未回,但几十年过去,这盛京中的景致似是从未变过。
街市中的一切于她而言都带着熟悉,眼见马车停在悦来客栈门前,她先一步跳下马车将人又将孟南歌从车上扶了下来。
客栈的院子里,一应器皿所用早已准备妥当。
进门后,田嬷嬷便立即服侍孟南歌洗漱更衣,又让人递了帖子到长公主府求见。
于情于理,她们来到盛京都要去给长公主请安。
“夫人,忠勇侯府那边老奴也命人送了帖子过去,那边不论如何都是会见您一面的。”
乔氏是现如今的忠勇侯一母同胞的妹妹,看在乔氏的颜面上送去的帖子也不会被无视。
孟南歌嗯了声,便在脑中理顺着盛京中各府的关系。
原书中对这六大世家都有描写,来的路上田嬷嬷也同她提了一些。
此时这些零散的信息她需要仔细整合在一处,然后再思忖可以从哪里寻个突破口。
“夫人,您要不要先歇一歇?”
已经是申时三刻,这个时辰不论去哪个府上拜见都不适宜。
孟南歌疲惫的揉了揉眉心,“先等一会,不急。”
若是她推断的不错,长公主府那边收到拜帖后,要么无视要么会派人现在就将她带过去。
而长公主府的态度也间接代表着皇帝的态度。
皇帝对关家如何,就看等一下是否会有长公主府的下人赶到客栈。
她坐在软榻上,微眯着眼,一边假寐一边盼着会有来人。
田嬷嬷这段时日已经习惯了她时常出现的执拗的性子,她也不再劝说,只将箱笼打开开始整理行李。
半个时辰过去,眼见着就要到酉时,她的心不由往下沉了又沉。
若是长公主府一直没有任何动静传来,就意味着她此行怕是会极为艰难,也意味着她很难见到关知衍。
她睁开眼,刚站起身准备在宵禁前去街上走一走,就听到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夫人,长公主府的管事在客栈外,要请您现在去长公主府。”
“好,我知道了。”
心中瞬间闪过欣喜,她面上却是没泄露半分。
田嬷嬷忙上前服侍她更衣梳头,刚想为她戴上一套华贵的赤金头面,就被她抬手拦住。
“就戴这根碧玉簪吧,素净些,没准贵人喜欢。”
他们关家都穷得开始变卖媳妇们的嫁妆,若她此时装扮得太过华贵,岂不是要让人怀疑他们之前的那些举动是否属实。
田嬷嬷听话的将头发打散重新挽了一个简单的发髻,用簪子固定好,主仆二人便立即出门前往长公主府。
“夫人,您等一下见到长公主,记得要下跪行礼。”
田嬷嬷有些紧张的轻声交代,很怕孟南歌会因为不懂礼数遭贵人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