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谁都想活着 - 穿书去做大女主,我上就我上! - 宁南衣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八十二章谁都想活着

与主屋一墙之隔的书房里,正午的阳光透过窗棂斜斜的洒在青石板的地面上。

花梨木的书架上俱是市面上难以见到的孤本。

孟南歌的视线自一本本书脊上扫过,想到已经孤身出关的关璟岐,心中莫名生出感叹。

魏有博目光顺着她落向架子上的孤本,淡淡出声:“当年知衡来盛京,最喜欢的便是来我这间书房,这上面所有的藏书他全都看过,有些还誊抄了一份带了回去。”

孟南歌微微挑眉,猜不出他这些话的用意,她便不急着出声询问。

魏有博抬手指了下一旁的椅子,“坐吧。”

孟南歌听话的在一旁坐下,依旧只安静的等着对方张口。

她这般让魏有博忍不住哼了一声,随即语气略显复杂的叹了一声。

“当年,关知衡几次来盛京求讨粮草物资,都是住在我府上,少年将军、轩昂挺拔,也算难得乘龙快婿。”

他说到这里,孟南歌再如何愚钝也能听出未尽的话语。

她认真回忆了一番,在记忆的角落里翻出了魏有博的嫡长女进宫做了嫔妃一事。

按说六大世家都有女子入后宫,这也算不得什么,只魏欣然不知是运到不好还是旁的,她入宫不过两年就突发恶疾死在了宫中。

爱女过世,对魏友年和尹氏而言都是巨大的打击。

尹氏因此生了一场大病,之后更是落下病根。

刚刚在房里魏有博问起的,就是当年落下的每到了秋冬就一定会复发的老毛病。

不过,这些关她什么事。

若是魏有博当真属意关知衡做女婿,自然会想办法来说服关卓霖。

而关知衡若与魏家这位姑娘生出情意,铁了心要退亲,以当时的形势还有关卓霖以及乔氏对他的器重,又如何会不同意。

原身只是养在他们府中的孤女,就算有救命之恩在,也不是一定要将她嫁给长子。

所以,这些陈年旧事在她看来不过是两家人在权衡利弊后各自做出了选择。

当时的关家已经引来上位者的猜忌,谁都知道关家的处境只会越发艰难。

魏有博怕两家结亲会惹来麻烦,没有选择同关家结亲。

结果将女儿送进宫中换来早亡的命运,现在回想起来当年又该如何如何……孟南歌想到这些,唇角的笑意已是染上些许讥讽。

她的神色变化没有逃过魏有博的眼睛,他百感交集间又不得不感叹关卓霖有个好儿媳。

这样机敏又心志坚定,他们关家能逃过这一次的劫难也许就是因为眼前人。

孟南歌依旧不肯出声,魏有博也不再用之前审视的目光看着她。

只低低叹过后便说起了为何将她再次喊到府中。

“你这次来盛京是只为了关知衍,还是另有旁的目的?”

“首要自然是要带二弟回家,至于旁的,如果能让陛下拨给大军一些粮草物资,晚辈这一次便算是没有辜负军中将士们的期待。”

好不容易凑出来的家底,她前脚到盛京,关知诩后脚就命人全部送了过来。

若是那些东西她当真全部都送了出去,又没能为关家周旋出回转的余地,那日后只会越发艰难。

她这样说,落在魏有博耳中就觉她这话有着太多保留。

不过,若她当真随口就将心中想法吐露干净,便也担不得他刚刚那两句夸赞。

他凝神看着她,好半晌后突然说道。

“前几日,燕州府递来折子,说起要在关外建一小镇,与关外各部落互市。”

“嗯,父亲确有此想法。”

孟南歌听他提起这件事,便立即又说道:“之前的一战北齐元气大伤,两三年内也许都无法再出兵来攻打燕州,现在在关外设小镇互市,不论是对边城的百姓还是对行商而言,都是双赢的大好事。

“而燕州府衙从中抽取一定的费用,也能用来养军中将士,更是一举多得。

“魏大人,晚辈恳请您代燕州府百姓和军中将士求一求,给将士们一个可以养活自己的机会。”

皇帝忌惮关家手中握有兵权,又不敢真的将燕州府交给旁人来守。

于是这些年不论是燕州府的百姓还是关家众人亦或是军中将士,所有人日子都过得极为艰难。

他们早已不再寄希望于皇帝能幡然醒悟,只盼着能寻个折中的办法。

她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还站起身对着魏有博躬身行了一礼。

魏有博看着搭了梯子就立即爬上来的孟南歌,心下略有些无奈。

设镇互市哪有那么容易,尤其皇帝的忌惮还没有消去。

“你们之前那一仗……打得太急了。”

“不急不行,”孟南歌叹息摇头:“魏大人,军中早已没了粮草,便是补给也所剩无多,我们没办法同拓跋弘一直纠缠。

“若是不能速战速决,您现在看到的结果就是关家所有人血染沙场,燕州府被北齐人的铁蹄荡平。

“燕州是大楚北侧的最后一重屏障,夺了燕州,就能一马平川,日夜疾驰直奔盛京。

“魏大人,您放眼大楚上下,除了关家人还有那个武将能挡得住北齐人的铁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