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章
戚言身后紧邻的工位原本是空置的,早上去的时候却突然多出一个女生来。
女生长得瘦瘦高高,眉清目秀,扎着一个可爱的丸子头,米色的卫衣外面套着跟戚言一样印着超市名字的橘色系工作服,看着年纪不大,大概跟自己不相上下。
女生外向阳光,一看见戚言就特别熟络地开始自我介绍:“我叫胡钰,是新来的,第一天上班,以后多多关照啊!”
看来社牛的自来熟技能都是点满了的,区别不大。
戚言面无表情地报出自己的名字,然后走到自己的工位上,开始做营业前的准备工作:检查设备,清点零钱。
开始上班之后,戚言才发现,旁边多了个同事,多出来的就不仅仅是个人这么简单了。
胡钰这个人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什么叫做活泼好动。
她无聊的时候会找人说话,肚子饿的时候会偷偷摸摸地从卫衣前面的口袋里掏出一堆小零食来跟人分享,被客人刁难之后会不走心地同人抱怨。
而离她只有一步之遥的戚言,当之无愧地成了第一位对象。
即使戚言多数时候对她都爱答不理的,但她依旧乐此不疲,好像在她看来,需要的不是一个会回应的对象,而单单只是一个会倾听的对象。
午饭时间到,胡钰跟着经过一上午稍微“熟”一些的戚言去负一楼的食堂吃饭,吃饭刷的是超市员工专属的饭卡,用的是食堂统一的餐盘。
戚言打完饭菜走了,胡钰便跟在他后面有样学样,完了锲而不舍地找到戚言,坐在他的对面。
“这菜跟我以前学校食堂的菜一个样,虽然卖相不怎么样,但味道还可以。”在闹哄哄的食堂,胡钰还是压低声音跟戚言说:“不过唯一的区别就是这里能自己打饭菜,想吃多少打多少。”
学校读书考试这些词汇一早就从戚言生活里消失得干干净净了。
“嗯。”
戚言依旧不咸不淡地回了句。
胡钰吃饭的速度比戚言快,吃完饭拿出手机静悄悄地等戚言一起,一起放餐盘,一起走楼梯回超市,像好朋友那样结伴同行。
下午五点下班的时候,戚言以为胡钰已经换衣服走人的时候,没想到她还在楼梯口等自己。
“怎么不走?”戚言不解地问她。
胡钰笑着,理所当然地回戚言:“等你一起啊!”
戚言怎么想也想不通,才认识第一天的女同事,为什么会有所谓的“好朋友”那样的“粘乎劲儿”。
相比之下,昨天施正轩的言行已经克制很多了。
“为什么?”戚言昨天和今天所有的疑惑全都压缩在了这平平无奇的三个字里了。
我真的看起来就这么好接近,好说话吗?
空寂昏黄的楼道里,一高一矮的两人的脚步声几乎重叠在一起。
胡钰看着脚下,手里有一下没一下地玩着掌心里的折叠手机,翻开,折叠,翻开,折叠,嘴里无意识地“嗯”着思考了半天,眼见快走出安全通道,最后才憋出一句没头没尾的话:“大概看见你的第一眼,我就觉得,我们很像吧……”
戚言没什么反应,反倒是胡钰因为她自己这句话,低下头陷入了沉思。
跟戚言一起在公交站等车的时候,胡钰接到一个电话,寥寥几句话,就让她将欢快的语调转为压抑的悲哀和痛苦。
那一刻,戚言立马就懂了她嘴里的“像”是什么意思。
相似的孤苦,相像的无依,除了自力更生,自我调节,自我习惯,别无他法。
当天晚上,胡钰不知道用了什么排除法,硬生生从近百号人的工作群里准确无误地挑中了戚言的微信号,一连添加了三四遍,并再三发备注信息强调,绝不会无缘无故骚扰自己,就是希望能交个朋友。
戚言没想交朋友,但一想到不同意的后果是以后上班都被无休止“纠缠”,当即找到微信里的“新的朋友”,敲了同意。
胡钰也如她所保证的,没怎么打扰戚言。
当然只限手机上。
倒是施正轩跟戚言联系得比较勤,但都是些简简单单的问候,跟刷存在感没两样。
周六戚言休息,施正轩也休息。
施正轩前一晚就跟戚言约了早饭,说想吃面,结果第二天早上七点钟施正轩就抱着自家的干面上门了。
“你从来都不睡懒觉的么?每天起这么早。”施正轩打着哈欠,懒洋洋地倚在厨房门边,看着戚言在厨房里忙前忙后的:“要不是为了你这口饭,我都起不来……”
戚言头也不回地应道:“习惯了。”
虽然戚言干着作息不稳定的工作,但生物钟却很稳定,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都是天微微亮就睁眼,跟手机闹铃一般准时。
戚言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前两天自己炒制的牛肉辣酱,回头问施正轩:“能吃辣椒吗?”
施正轩半垂着眼,让他本就沉着的脑袋往下点了点,含糊道:“嗯,能吃。”
戚言用漏勺捞出锅里的面条,用勺子舀了两勺辣酱,放在左边的瓷碗里,再盖上盖子若无其事地放回冰箱里去。
在戚言用托盘端着两碗面条路过门口的时候,施正轩看着汤面上浮着的一层辣椒,整个人倏地一惊,连头皮都打起精神来了。
“我的天,你放了多少辣椒?……”
“你……是不是有点高估了我吃辣的程度?”
戚言面无表情且毫无负担地把堆有辣椒的面碗放对面,而与之相反的,自己面前的面汤里,连颗辣椒粒都看不见。
“没有。”
说完,戚言又上了趟厨房,从微波炉里拿出两杯已经晾了好一阵儿的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