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姜夫子课堂
上午太阳正好的时候,三人一人拿了一个小板凳坐在房檐底下晒太阳,四条狗也懒洋洋地趴在旁边眯着眼睛晒太阳。
“岩岩,咱们开始认字吧,我有点急不可耐了。”
康飞其实想把头靠在姜秋岩肩膀上,看见许猎户在旁边,只好用胳膊轻轻地蹭了蹭姜秋岩。
“好呀。”
姜秋岩看康飞气色不错,身体已经恢复到和以前差不多了,想着待着也是待着,痛快地答应了,说完后就打算起身去屋里拿那本花了2两巨资的《农有时》---现在唯一的教材。
“嘿嘿,那我去拿椅子和笔墨。”
康飞龇个大牙笑着,跟着姜秋岩站了起来,两人一起进了屋,刚进屋康飞向门外看了看,发现许猎户看不见后,迅速地在姜秋岩的脸上嘬了一口,他家夫郎真可爱!
“一天天没个正经。”姜秋岩瞥了康飞一眼,然后进了东屋去拿《农有时》。
“嘿嘿......”
康飞傻笑着,看着姜秋岩进了房间,这才转身搬了两把椅子出去,随后又进屋去拿了纸笔。
等两人把东西都准备齐全,坐到凳子上后,康飞拿起毛笔试了试,顿时感觉手都不是自己的,一个劲的哆嗦,这要蘸上墨水不得滴得哪都是,还写什么字!
“哎呀,岩岩,这毛笔拿着太别扭,我第一次拿弓箭射猎物都没这么抖过,太丢人了,咱们能不能先在沙土上练习,这肯定写不好,完全是浪费纸!”康飞可怜兮兮地看着姜秋岩说道。
他就不明白这毛笔怎么这么吓人,拿起来还没写字手就哆嗦?其实这就是心理作用,因为这个时代纸笔都贵,心里越是害怕浪费纸张笔墨,手当然就会不自觉地发抖!
“拿毛笔写字确实费劲,那咱们就拿木棍在沙土上写吧。”姜秋岩同意地点点头,对于从来没有练习过用毛笔写字的人来说,用毛笔写字确实费劲,他就不会,写的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那你等我去弄个能写字的东西。”康飞一看夫郎并没有笑他没出息,立刻就开心了起来,笑着站起来又去了屋里。
“你慢点,身体才刚恢复!”
姜秋岩看康飞嗖一下就站了起来,吓了一跳,这一点也不像躺了好几天才刚刚恢复的人,又跑又颠的,再一次感叹年轻真好!
“不碍事啊,岩岩。”
康飞在屋里一边回答一边找合适的容器装沙土,先找了一个木盆,想了想觉得不太好,拿在手里转了一圈,最后相中了墙上挂着的托盘,嘿嘿,不错,拎着就出了屋。
“岩岩,你看托盘是不是正好?”康飞笑着朝姜秋岩举了举手里的托盘。
“确实不错。”姜秋岩无奈地笑了笑,这小子还挺会找东西。
“你小子就知道糟蹋东西,托盘都能拿来装土。”许猎户笑着摇了摇头。
“先用用,等一会学完,我去钉一个木框子,专门用来写字,就借用一会会哈,嘿嘿.....”康飞理直气壮地看着许猎户,不就借用一会么,学完就还你!
康飞用铁锹收了一些细土装到托盘里,一个能写能擦的写字本就做好了,顺手在院子里撅了一短根木棍,又去屋里搬来一把椅子,把托盘放了上去,就乖乖地板正地坐好,坐等上课。
“岩岩,可以开始了!”康飞突然收起了嬉皮笑脸,严肃了起来,嗯,认字就是一件神圣的、严肃的事情,不能亵渎!
“好。”
姜秋岩拿出那本《农有时》,即使到了现在,他是感叹真的好贵啊!幸好现在还能当教材用,他也能通过这本书了解一下这个时代种植技术水平,要不真的是白瞎了!
姜秋岩清了清嗓子,用手指指着封面上的“农”字对康飞说道:“这是农字,农夫、农忙、农具、农田、农舍都是这个字。”
正说着许猎户默默地端着一个装着土的木盆走了过来,坐到了姜秋岩的另一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也没有什么事,正好一起学学。”
“好呀,叔,正好我们才开始。”
姜秋岩看许猎户气色不错,就没有阻止,一个也是教,两个也是教,还能让两人互相督促。
“我去给你搬个椅子。”说完姜秋岩就要起身,被康飞按住了。
“我去吧,正好把笔墨和纸张送回去,要不放这我怕我不小心弄坏了!”康飞按住要起身的姜秋岩,说完就又嗖地一下站了起来,快步进了堂屋。
等三人都坐好,姜秋岩又重新开始教道:“这个是农字,农是种田的意思,咱们都可以称之为‘农夫’,就是种田的人的意思,咱们种的田被称为农田,用的工具被称为农具,种的东西被称为农作物,咱们家被称为农家,村子被称为农村,懂了吗?”
“懂了。”康飞点点头说道,他现在不是猎户是准农夫!
旁边的许猎户也点点头,“记住了。”
“那你俩一人先写五遍,熟悉熟悉这个字,我一会教你俩一首歌,争取把这个字记准记牢还会写它。”姜秋岩朝两人都看了看,见叔侄两人都点点头,就随他俩念念有词地去各自的沙土上写了。
过了一会,见两人都写完了五遍,姜秋岩就开口说道:“我教你俩四季歌里的三句歌词哈,‘夏季里,农事忙,采了蚕桑又插秧,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这三句歌词就是描写的咱们这。”
“嗯呐,咱们夏季确实是最忙的,既要抢收,又要抢种,俗称‘双抢’,田地多的人家恨不得晚上住田里,主要是那时候是真热啊,也就早晚能凉快点,不过夜里蚊子和蛇也多,就很无奈了,挣口吃的真是不容易哦!”康飞心有感慨地说道。
“是啊,农夫是最苦的,但苦中也有甜嘛!”姜秋岩还是比较享受现在的生活,虽然辛苦点,不过和现代他的生活相比,恣意了很多。
“嗯呐,不过也不是所有地方夏季都那么忙,我和康飞的老家那一般要四月中旬以后才插秧,九月末才收割,夏季没那么热不说,还不用那么抢着干活。”许猎户有点怀念地说道,虽然来了长山村十多年了,但许猎户一直都想念着自己的家乡---那个北方的边陲小城。
他在那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和天真灿烂的少年,还和夫郎一起在那里长大,后相知相惜相爱,儿子也是在那里出生的。许猎户眼中闪过一丝悲伤,又很好的收了起来。
等有时间他想回去看看,最好是带着康飞和岩岩一起回去,一起去看看他们的故乡,感受一下故乡的风景。
“叔说的对,南北冷热不一样,种植作物的时间也就不同,成熟的茬数也不一样,咱们这能一年收两茬,就赶上夏季最热的时候最忙,这时好多人都会得热病,但北方冷一些,一般得等到春末夏初温度升高了才可以插秧,一年一茬,夏季也就没那么忙了。”姜秋岩进一步解释道。
“哦哦,明白了。”康飞点了点头,原来插秧的时间各地都不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