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 开局摆地摊:我竟成为世界首富 - 小鹿犬你最棒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4章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司机望着朱仑挂断电话的背影,心中满是无奈,意识到这终究是自己的问题。

他暗自责备自己的贪念,深知自己并不适合这门生意的波涛汹涌。

与水果店打交道对他来说是个难题,更不用说他根本不认识其他的水果店主。将桔子卖给昨天的那家店,无异于直接挑衅朱仑,夺走他的客源,这种事他连想都不敢想,生怕朱仑的怒火只是轻轻一触便足以让他后悔莫及。

虽然贪婪,但他清楚有些界线不可逾越。

再者,那些水果店刚补完货,今天的销售压力本就不小,若是和朱仑交情好的,恐怕还会因此而斥责他。

没有其他水果店老板的联系方式,选择批发只会让利润大幅缩水。

砂糖桔这玩意儿,多放一天,损失就加剧一分。半天的努力,仅仅换来了二三十斤的销量,这让他倍感沮丧。

无奈之下,他决定将价格降至每斤3.5元,寄希望于薄利多销。然而,半小时过去,销量虽有提升,却远未达到预期。

狠下心来,他将价格降至成本价2.6元,可接下来的半小时,也只是勉强卖出了十几斤。

车里还堆积着一千四百多斤的桔子,即便按这个价格,两天下来顶多能卖出五六百斤,余下的水果只怕会因存放时间过长而逐渐枯萎、腐烂,到那时,几乎无法售出。

一番盘算,亏损似乎已成定局,数额之巨让他心头一沉。

此时,朱仑上午的课程刚好结束,正与室友商量着午餐事宜,手机铃声再次响起。屏幕显示的依然是货车司机黄哥的名字,朱仑略作迟疑,最终还是接通了电话,黄哥急切的声音随即传来。

“小伙子,你课快结束了吧?要不要一起吃个饭聊聊?”朱仑叹了口气。

朱仑直言不讳地说:“黄哥,有话直说吧,我下午还有课要上。”

电话那头,司机尴尬地笑了,眉头紧锁,“砂糖桔实在卖不动了,还剩下一千四百多斤,眼看就要亏大了。小伙子,你真的没有别的主意了吗?”

面对黄哥的困境,朱仑提出建议:“黄哥,试试以每斤2.5元的价格转给水果商,或者在批发市场附近直接售卖。我劝你最好今天解决掉,否则拖到明天,即使降价,水果店老板们也不敢接手了。”

司机听后,虽有无奈,也只能接受,挂断电话后准备按照朱仑的提议行动,心里暗自决定今后还是安分守己地做好运输工作。

下午四时,随着最后一堂课的结束,朱仑利用剩余的时间,继续寻找潜在的水果店客户,推销砂糖桔。

经过两小时的奔波,他成功联系到了8家有意采购的店铺,总需求量约为500斤。

晚餐之后,朱仑逐一拨通这些水果店老板的电话,确认他们对砂糖桔的具体需求。统计结果显示,需求总量约为2700斤,比预期略有减少。

随后,他与果农敲定了明天收购4000斤的计划,并通过手机预付了600元作为定金,基于之前的良好合作与定金的保障,果农迅速同意了这次交易。

考虑到运输量的增加,朱仑开始思考如何优化砂糖桔的包装以减少损耗。

他回忆起上次使用纸箱装运导致近40斤砂糖桔被压损的情况,决定采取新措施。

为了防止增加的层数压迫底层水果,他决定购买140个容量为30斤、单价12元的b3加厚塑料筐。

网筐不仅能提供更好的支撑,避免上层重压,而且在未来即使不做水果生意,也便于装载其他货物,提高了投资的灵活性。

此外,朱仑还打算购置一台价值80元的电子秤,以减少借用他人设备的不便,同时也显示出他对细节的关注和对效率的追求。

同时,为了应对可能的库存问题,他计划在校外租一间仓库,以便于存储未能及时售出的货物,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绕过学校侧门周边的几条街道,朱仑发现临街一楼的店铺租金昂贵,即便是较为偏僻位置的二十多平方米铺面,月租也高达四千多元。

鉴于当前状况,他不愿投入如此大的开销,毕竟即便是有了店面,目前也只能做到地摊级别的经营效益。

于是,他转向询问二楼以上的租赁信息,发现价格亲民许多。

简陋装修的单间月租仅需600元,而条件较好的一室一卫公寓也不超过1100元。最终,朱仑选择了一个月租700元、一室一卫的房间,需支付押金及前三个月的租金,共计2800元。

搞定住宿后,他又购置了箩筐和其他必需品,额外支出了1500元。这样一来,昨日的盈利全部投入,不得不再次借贷,回到了负资产状态,但这一次,朱仑的心态显得更加平和与坚定。

等一切安排妥当,返回宿舍时已是晚上八点多了。

刚进门,小胖子就迫不及待地询问起来:“老朱,听说你昨天去卖水果了?”

朱仑应声道:“是啊,怎么了?”

小胖子接着说:“我还以为你知道了,有人偷拍了你的照片发到学校论坛上,那些拍照的人真是没品。”

朱仑环视宿舍,其他人似乎对此事已经有所耳闻,唯独自己被蒙在鼓里。他好奇地请求:“让我看看。”

接过小胖子递来的手机,他在学校论坛发现了三条热门帖子:

“东侧门惊现水果热销,我也跟风买了两斤!”

“热议:那位近期声名鹊起的朱作家,难道也做起水果生意了?!”

“从文坛新星到街头小贩,是道德的滑坡,还是人性的考验?”

每篇帖子的浏览量均已破千,下方的评论也累积了数十条。

朱仑点击进入中间那篇热帖,里面附上了数张他的照片,尽管都是侧影或背影,但依然可辨认。

帖子图文并茂地描述道:“偶然间在校园东侧门外发现一处水果热销摊位,走近一瞧,摊主竟是咱们学院的‘著名’作家朱某人,从文学殿堂跌至街头小贩,这其中的辛酸与抉择,恐怕非一般人所能承受。”

帖子里所谓的“著名”作家,实则是同学们对朱仑的一种戏谑称呼。跟帖的同学们各抒己见:

“或许这是作家在亲身体验生活,灵感往往源自此般真实体验。”

“来凑个热闹,这位朱大作家就是那个被校方严厉警告的学生吧?”

“哦,机电系大一的,虽然换了发型,但那张脸不会错的。”

“一个学机械的,居然能黑进学校网站,这网络技术,真心让人服气!”

“说真的,卖水果没什么丢脸的,还能赚钱,比很多学生强多了。何必嘲笑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