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又要准备写新书了
朱仑停稳车辆,熄火后步入尾部,逐一卸下装载的三箱年节礼品,以及途中特意添置的一箱砂糖橘与一箱苹果。
若非车厢已满载,他定会买的更多。
几位在孤儿院长期服务、阅人无数的教师,望见朱仑的身影,虽觉眼熟却难以即时忆起其名,直至有人蓦然唤醒了共同的记忆,引得一阵低声讨论。
"那,似乎是朱仑吧!"
"没错,咱们院里能升入大学的同龄孩子屈指可数,我对他的印象颇深,而且,他当年可是出了名的淘气!"
"怎么自己开车过来了?这车该不会是他本人的吧,看样子价值不菲,或许是借的呢?"
"他是亲自来送年货,还是替人跑腿呢?"
朱仑注意到不远处聚集着的老师们,其中不乏旧识,便挥手致意:"李老师、张老师,新年快乐!"
见到院长亦步亦趋地走近,朱仑连忙说明来意:"院长,麻烦您安排老师们把这些年货分发给孩子们吧。"
院长望着地上的五箱厚礼,心中满是感动:"小朱,这太客气了。"
"哪里哪里,我小时候受过各位老师的诸多关照,毕竟这里是我的成长之地,这些孩子们也算我的弟弟妹妹,虽无血缘,情谊却真。"
"哈哈,你这小子,真是长大懂事了。"
院长随即招呼几位教师协助搬运,并遵照朱仑的意思,让孩子们集中在教室中,逐一派发年货。
三箱糖果饼干中,留下一箱赠予教师,其余两箱则分给了不足四十人的孤儿们,尽管未全部分配完毕,但每个孩童的衣兜已被甜蜜填满。
另外两箱新鲜水果,也同样分享给了大家。
对于孤儿院的养育之恩,无论自身经济状况如何,朱仑坚信一旦有能力回馈,即便是绵薄之力,也应尽力而为。
随后,朱仑从背包中取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询问了孩子们的具体数目,便在教室内挨个发放。
每个孩子都收到了一个寓意吉祥的小红包。孩童之后,每位教师也收获了朱仑的心意——两张百元钞票装帧的红包。
在此工作的教师,薪酬微薄,多凭一份无私奉献之情,朱仑对他们怀有深深的敬意。
起初,教师们纷纷推辞,但在朱仑坚持这只是为节日增添喜庆的一点小心意后,他们才勉强接受。
作为回应,院长也回赠了朱仑一个红包,内含二十元,虽金额不大,却是满满的情谊与祝福。
朱仑又私下交给院长一万元现金,权当是对孤儿院的一份捐赠。
算上所有的红包与物资,他并未细算具体花费,只觉得所行事宜合乎心意即可。
在他看来,自己并非完人,也不追求成为道德楷模,只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其他孤儿院或许无力顾及,但这个曾给予他庇护的地方,无论基于何种因由,他都决心报答这份恩情。
人情债是最难偿还的,有时甚至会伴随一生。
上一世,他未曾踏足孤儿院,这次重访,朱仑粗略估算,孤儿院里共有38名孩童,年龄跨度从一岁至十五岁不等,且以女孩居多。
更令他心痛的是,有几个孩子身带残疾,了解到背后的原因后,他内心五味杂陈,既有同情也有愤慨。
自己虽同为孤儿,至少知晓双亲的身份,而这里的孩子大多遭至亲遗弃。
与孩子们共处的时光里,他们围绕在朱仑身边,聆听他的每一句话。
“我和你们一样,也曾是孤儿,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这里既是我永远的家,也是你们的。希望你们记住,长大了,别忘了回来看看这片养育你们的土地,还有那些辛勤的老师。”
他鼓励他们学会坚强、团结,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简短的话语中,没有过多的说教,更多的是轻松愉悦的交流。
收到红包的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洋溢在脸上;而稍大的几个孩子,眼神中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与迷茫。
在场的老师们则始终微笑以对,或许是因为经历太多,显得格外平和。
与孩子们短暂交谈后,朱仑前往办公室与院长小坐,分享近期的经历。
院长对他购车及购买大量年货的资金来源充满好奇,甚至有些忧虑,生怕他误入歧途,这让朱仑的解释显得颇为吃力。
其他教师也同样满腹疑问。
当然,关于金手指的秘密,他绝不会轻易吐露。
他仅轻描淡写地提及,自己不过是通过几个月的努力,赚取了七八十万的收益。
赵院长感慨万千,眼中含泪地说:“小朱,若是老院长还在,看到你如今的成就,他该有多欣慰啊,可惜……”
朱仑静默地听着,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现任院长赵院长接任这一职位,已经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
朱仑对老院长的印象已经模糊,遗憾的是,老院长没有留下任何影像资料供人缅怀。
他在孤儿院的停留并不长久,接近正午时分便驱车离去。此行并非出于外在的压力,而是源自内心的召唤,这趟简短的访问反而让他的心灵得到了某种慰藉。
离开孤儿院后,朱仑径直前往市区寻觅午餐,却意外发现营业中的餐馆寥寥无几,最终在一家快餐连锁店解决了午餐。
返回学校后,他开始整理车上的物品,为次日的旅行做准备,将不必要的装备提前存放到了自己的店铺中。
随后,他前往房东家中缴纳了11万元的租金,选择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完成支付,这样既能保留交易记录,又能避免潜在的纠纷,即便合同遗失,转账记录也能作为有力的证明。
毕竟,金钱交易中多一份谨慎总是好的,尤其是在涉及到友谊和信任的场合,避免使用现金往往更为明智。
大年初一的晚餐,朱仑选择了简单而温馨的方式——自己动手煮面条。
饭后,他完成了当天的写作任务,紧接着便开始筹划第二天的旅行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