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乌龙
东陵王想起初见她时的拘谨模样,觉得这样的她甚是可爱。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觉得她的眸子都亮了起来。
“能吃的惯吗?本王命人去帮你做点汤食。”东陵王说。
“不用,”沈殊直摆手,她跟随父亲上战场时,硬的像石头的馒头都啃过。
沈殊从不怕吃苦。
这时,有一侍卫急匆匆跑了进来,小声在东陵王耳边说着什么,沈殊刚要知趣走开,便听东陵王,“你直说无妨。”
他不备着沈殊。
“王爷,我……”沈殊想说‘那边有病患,她先过去’,谁知‘我’字刚出口,许是刚刚吃的太急,竟忽然噎到了在打嗝。
沈殊赶紧别过脸去,背对着东陵王。
东陵王忍不住笑,他抬手让侍卫说。
原来东陵王一直追查黑麟病的起源,这种病曾在西番肆虐过,销声匿迹了许久,忽然在大王庄卷土重来,他担心其中有诈。
东陵王很早便派人去调查,大王村里第一个发病是住在村西的李家,原本十口之家,现在唯一幸存的是李家的小儿媳许氏。许氏亲眼目睹全家人的死亡,她早已被吓破了胆,东陵王手下去的时候,她正躲在草垛里瑟瑟发抖。
许氏也是缓了好久,才说起事发的那晚。
那晚,李家来了一个癞头和尚化缘,婆母好心,便邀他进来吃饭,农家人都是粗茶淡饭,不见荤腥。
许氏那天正好去城里的酒楼送野菌子,回来晚了,没赶上饭点,便没有和那癞头和尚一起吃饭。
第二天,许氏的婆母就率先发病,全身冷寒抽搐、疼痛难忍……之后李家几个兄弟,包括许氏的小儿子在内,全部都身染怪病。
东陵王派出的人还调查出,那天村里来了好几个化缘的癞头和尚。因为附近的山里有寺庙,村民便以为是从山上下来的,这里重佛教,对和尚都比较友好。
听着那侍卫的话,沈殊原本在打嗝也不打了,她听的投入……“那些癞头和尚一定有问题。”沈殊说。
东陵王点头,他又拿出一物递给沈殊,“你再看看这个……”东陵王是在距离大王庄不远的一个山洞里发现的。
是一些头发燃烧后的凝结物,却有一些没有烧尽的头发。
沈殊凑近闻了闻,那味道臭熏熏,她却能从中辨别出垂柏叶的味道。西番盛产垂柏叶,虽味酸且涩,却是天然的清洗剂,西番人都会用垂柏叶捣碎后的汁水洗头发。
并且西方人多为卷曲头发。
“是垂柏叶的味道,那些癞头和尚是西番人假扮的。”沈殊又说。
东陵王投来赞许的目光,“西番人秘密潜进了大王庄,如果此次瘟疫让大王庄的村民全部惨死,按照以往惯例,大王庄可能会被封禁,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人敢踏足此地……”
若西番人秘密部兵此地,一旦开战,凭借极佳的地理优势,有奇兵突袭的话,云城也会很快失守,这里又临山,只要占领高地,就等于在家门口对着上京打。
“王爷想怎么办?”沈殊问,她敬佩东陵王头头是道的分析。
“自要追查出西番的窝点,和他们的幕后主使。”
大云庄之事已有了头绪,东陵王不会在此地久留,上京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他,这里他会交由他的部下萧将军继续追查。
但是今夜就要住在大王庄了,东陵王又跟沈殊说,“我要秘密出城一趟,我会让李大川保护你,你也要注意安全。”
“王爷放心。”
傍晚,沈殊又去看望病患,萧将军也依沈殊的要求,征用了几处大宅子,将病患分为重症区和轻症区,给予不同的药物支持。
用过药后,大多数人都有明显的好转,只有两人因病情太重而不治身亡。
可知,大王庄之前可是一天会死几百号人,病情算是彻底的控制住了。
消息自然传到了上京,沈殊是首功,皇上大喜,早朝时候大赞沈殊虎父无犬女,很有沈在山当年的风范。
皇上是高兴了,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沈殊还未回上京,皇上的赏赐便下来了,由御前颇得圣意的苏公公前去沈府行赏。
苏公公不知是记错了,还是特地恶心方鹤安,竟直直去了方家宣旨……
这几日方鹤安一直病着,他手伤还没有好利索,带病不宜面圣,方鹤安也没上早朝。并且他这几日和表妹蜜里调油,正处于热恋期,也不大在意起他的事。
方鹤安觉得宋清棠聪明直率,不似沈殊城府深沉,也不似李清影阴险狡诈。
并且宋清棠还会医术,说是曾经无意遇见一老者,送了本医书给她,她熟读过,那本书就神不知鬼不觉的消失了,是一段颇为神奇的经历。
老夫人也在宋清棠的照顾下好转,其实也就是能说话了,身子还是三病九痛,方鹤安却又看到了希望。
这会儿,方鹤安和宋清棠正在书房里写字,他忽听外面有圣旨传来。
方鹤安赶紧出去接旨,他凯旋回京,皇上一直没有封赏,他甚至一度觉得他忤逆圣意,皇上对他有了芥蒂,现在看来是想多了。
宋清棠也高兴,她站在窗外偷看,她还不配接圣旨。
她见一箱箱赏赐搬进来,还真是皇恩浩荡啊,方鹤安早已跪下等待接旨,脸上是和宋清棠如出一辙的与有荣焉。
方鹤安甚至觉得他的人生在这一刻重新拉开了序幕。
谁知却听太监,“还请侯爷将沈殊请出来接旨……”
方鹤安脸上的笑瞬敛,“沈、沈殊?”
苏公公这才忽然拍着额头笑,“哎呀,真是叨扰侯爷了,您瞧我这记性,忘了侯爷和沈大姑娘已经和离了……”
见宫人还在往内院里搬行李,苏公公赶紧摆手“错了错了,都送去沈府。”
方鹤安怔在原地,见苏公公要走,方鹤安急忙拦住他,“还望方公公告知,皇上为何要封赏沈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