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破解
而此时,慧妃坐直身子,“把人给我带进来。”
禁军将人交由太监,如今是太监押着人进来。
太监强压沈殊跪下,慧妃怒拍凤案,“太后午时昏厥,太后可是一直吃你的药,庸医害人,你敢谋算太后,你有什么好说的!”
慧妃这话有诱导之意,但凡沈殊承认一条,那都是要杀头的大罪。
沈殊已经想好对策,直接将计就计,若她说不知,保不准惠妃会以她涉嫌谋害治她的罪。
“回慧妃娘娘,太后虽是晕厥,但是这却是药效中重要的一环,因太后长期失眠,所以需要这样的深度休息。”
慧妃嘴角都抽了抽,没想到她会这样说,“你是觉得本宫不会医术,故意糊弄本宫,给我宣孙太医来。若敢糊弄本宫,我就先治你一个大不敬之罪!”
很快孙太医便来了,还是老熟人了,就是太后危重时,沈殊一掌劈晕的那个,话说那太医见沈殊后脑勺还疼呢。
“回禀慧妃娘娘的话,简直是一派胡言,老臣行医四十载从未听说过这个说法!”
慧妃又看向沈殊,“你还有什么可辩驳的。”
“你当然没听说过,太后上次晕厥时,你不是都给太后下了病危,连强心丹都用上了,基本是宣告太后的不治。若我晚一步,怕是太后的命都要折在你手里。”
沈殊此话一出,孙太医脸色煞白,他想辩解却哑口无言,毕竟事是这个事,理也是这个理。
慧妃也急了,却听沈殊,“我要去看看太后,若耽误了太后病情,敢问娘娘,能担的起这个责任吗?”
慧妃握拳,这个贱人,费尽心力治她的罪,她巧舌如簧竟敢反过来质问她!
慧妃刚要说什么,小宫女忽然急匆匆跑进来,在慧妃耳边说了句什么,慧妃脸色大骇,竟是皇上提前回宫了,东陵王也一起进了宫。
慧妃慌了,她咽了口口水,“本,本宫就是问问你,希望真如你说的那样。”
虽然宫女的耳语沈殊没听见,不过她也大概猜出来了,之前还跋扈,这会儿倒一秒变脸,不是太后忽然转醒,就是皇上回宫。
这边儿,皇上也知道了太后昏厥一事,还有沈殊进了宫。
皇上便和东陵王一起往寿康宫去。
话说,皇上是很敬重东陵王,他如今能坐上这个位置,有一半的功劳归东陵王。皇上一直尊称东陵王为皇叔。
皇上好几个叔叔都在世,皇上都直呼封号,只尊称东陵王为皇叔,可见对其的看重程度。
两人刚走到寿康宫门前,便见一抹清丽的背影,其实今日沈殊穿的比宫女还素净。
但是只一个背影,东陵王便认出她来,“沈殊?”
皇上还没看出来,直到沈殊转头,见真的是她。
沈殊赶紧跪下请安,沈殊自然也看见皇上身边那个疏朗矜贵的男子,并不知道他是谁。
“平身吧,”皇上摆手,便直直往内殿走去。
慧妃已经在里面候着了,一见皇上便马上哭诉,“皇上,太后忽然晕厥,臣妾觉得问题出在药剂上,沈姑娘又不是大夫,却敢私自给太后开药……”
只是慧妃的话还没说完,门外忽然响起一记冷冽男声,“谁说沈殊不是大夫,本王可以作证!”
惠妃惊讶抬头,“十七叔!”
沈殊也惊讶,他竟是战功赫赫的东陵王,方鹤安虽也是武将,却和东陵王不是一个级别的。
不过沈殊马上就收回目光,现在不是惊讶的时候,她赶紧去给太后把脉。
那深度睡眠自然是开脱之词,沈殊也不解,太后怎么会忽然晕倒。她上次进宫,太后的身子明明好转了。
太后的脉,是很明显的弱脉,脉象细沉无力、寒则血凝。
沈殊又喊桂嬷嬷来,“今日太后都吃了什么药?”
桂嬷嬷答,“就是姑娘开的药。”
“拿过来看看,还有今天的膳食。”沈殊怀疑太后用的药有问题,若是用了她的药方,太后的脉象不会如此。
惠妃捏紧了帕子,她似想到了什么又松开了。
桂嬷嬷赶紧端来汤药和饮食,沈殊细闻了闻,并无不妥,是她开的药方没错。
“太后还吃了什么?”沈殊又问。
“太后说嘴苦,还吃了些蜜饯。”桂嬷嬷又端来蜜饯盒子。
沈殊也尝了些,并无不妥。
她又想到了自己的汤药,不对,问题还是出在药食上,沈殊又命桂嬷嬷端来熬药后的残渣。
沈殊取了些放在嘴里,她闭上眼睛,细细品着,鬼卿、羽涅、玄参、松节、山苍、紫桑……
等一下,紫桑,沈殊睁开眼睛,“去将未熬煮的药包拿来。”
桂嬷嬷赶紧去拿,“可有不对?”
沈殊翻看着中药,她很快就确定,“是紫桑,问题就出在紫桑上。”
紫桑性寒且烈,沈殊的药方巧妙的用了羽涅压制,又添加了鬼卿可以将紫桑化瘀的功效发挥到极致。
但是这汤药残渣里却有超她倍数之多的紫桑,可见陷害之人心思之细腻。
这些紫桑的量不会让太后中毒或身亡,只是药效发挥不到最佳,并且紫桑性寒又伤浸五脏六腑,催化病情复发,这才导致的晕厥。
沈殊将药材呈在皇上面前,“皇上,这药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