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隐藏锋芒不出头(2)
第二章隐藏锋芒不出头(2)
秦太后再与皇帝说了几句话便离开了,一出殿外,见秦佳音竟还候在亭台,不禁有点头疼,还是身旁的华嬷嬷懂得察言观色,看着另一名管事宫女,“你去跟秦姑娘说,这一日看表演下来,太后乏了,有空再召她见面说话。”
宫女快步过去,但秦佳音根本不听宫女说什么话,她傲娇的直接越过宫女来到太后面前一福,眼神发亮的看着太后,“皇姑母,皇帝哥哥可有说我什么吗?”
“说你有心,佳音,哀家有些累,你也回去休息吧。”
“呃,是。”秦佳音有些不愿,但也不敢让秦太后生气,屈膝一礼,目送秦太后一行人离开。
秦太后想到皇帝对秦佳音及孟乐雅的不同态度,摇摇头,算了,不去想了。
虽然想得开,但年纪有了,这些日子秦太后每每忆及皇帝的那些话,说到孟乐雅时,双眸点点如星光的璀亮眼神,她便莫名烦躁,连带的,连胃口都被影响了。
傅言钦知道了,还前往宁和宫关心。
秦太后仅说,“不过是天气转热而已,皇帝日理万机,朝堂事重,快去忙吧。”
傅言钦眼底有抹愧疚划过,再三吩咐宫人们好好伺候,才离去。
这一日天未亮,孟乐雅熟门熟路的来到小厨房,先跟一屋子的熟面孔打招呼后,注意到最常跟她说话的邓嬷嬷没来,不禁问了另一个与她交好的叶嬷嬷。
“肯定是睡晚了,不用担心。”
孟乐雅放了心,开始要动手做点心时,就看到邓嬷嬷快步跑进来,向她笑了笑,跟厨房里的人边调侃边忙活,好不容易有时间小歇,邓嬷嬷才端了杯茶走向孟乐雅独处的灶台,喝口茶,看着她欲言又止。
“怎么了?嬷嬷。”孟乐雅一边问一边将手里的面团剥成一小块,再以擀面棍推平。
邓嬷嬷想了想,还是开口,“近来天气渐渐炎热,太后一日日益发没胃口,御膳房那帮子人肠枯思竭的变花样儿,太后仍没尝上几口就不用了。”她叹了一声,“华嬷嬷跟我一向交好,这两日看她愁眉不展我也担心,晚上就睡不好,今日差点爬不起来了。”
“太医怎么说?”
“太医想开一帖开胃散,但太后拒绝了,说她年纪大,身体状况多,每天喝汤汤水水的补汤已经够多,吃少就吃少,也不在意,但华嬷嬷是奴才,主子万一有什么状况,就是奴才没尽责、没伺候好主子,届时,皇上怪罪下来,被惩治的还是奴才啊。”
赏花宴上,孟乐雅表现笨拙引来闲言闲语,就是华嬷嬷替她解的围,这个人情她也是该还的,不过,看到邓嬷嬷期待的神情,她心里有底,邓嬷嬷应是特别来说给她听的,她嫣然一笑,“我有几个消暑开胃的点心食谱,回头我写着送来,请邓嬷嬷送去给华嬷嬷,若是华嬷嬷不嫌弃,可送至御膳房试试。”
皇上及秦太后的吃食都是御膳房一手包办,她可不敢抢人饭碗。
“唉呀,姑娘该说是聪明还是笨?自己挽袖子亲手做,万一入了太后眼,往皇上那儿说上一说,指不定就是未来后宫的娘娘了。”邓嬷嬷这么一说,又泄了另一个底,“太后胃口欠佳一事,其实是不能对外说的,就担心秀女们想尽办法的弄了些吃食送到太后那里,或是秀女身后的家族寻各种名义巴结,太后喜静,不耐烦应付那些人啊。”
“那嬷嬷还跟我说。”孟乐雅莞尔一笑,完成擀面的动作,在一旁净手,拿干布擦拭。
“姑娘不一样啊,你本来就是太后施了恩典才进宫,你做点心给太后吃,顺理成章。”邓嬷嬷理直气壮的拍拍她的手,笑得眼儿弯弯,“后宫的女人啊,得宠与不得宠,犹如天与地,咱们皇上不好女色,你若入了太后的眼,又有一手好手艺,性善人美,皇上又孝顺,姑娘肯定受疼宠的。”
原来……她还想着嬷嬷为何要特地传这讯息?但她不想被疼宠啊,迟疑一下还是说了,“嬷嬷,我老实说了,我真不想出风头,所以食谱交给华嬷嬷后还得请她替我隐瞒,乐雅万分感谢。”说完,她还煞有其事的行个礼。
邓嬷嬷见她一脸认真,仍不死心,又殷勤劝了好一会儿,说了好些话,最后也只能无奈的点头应下。
一过午后,算准秦太后应该在午憩,邓嬷嬷就拿了孟乐雅给她的食谱送去给华嬷嬷,也将她低调的请求说了。
宫殿外的长廊上,华嬷嬷低头看着那几张食谱,一手簪花小楷堪称雅致,以食谱上的食材及做法看来,这些点心尝起来应是酸酸甜甜的口味,想到方才午膳太后也吃得少,华嬷嬷随即唤了另一名宫女,让她将食谱送去御膳房。
“孟三姑娘的字写得真好,我说她琴棋书画肯定也好,她却说不是,老太婆觉得她的手艺如此突出,若是当年没有失忆,肯定能成为京城第一才女。”邓嬷嬷顿了顿,告诉华嬷嬷,“你知道我将这句跟她说,她竟然回答我,也许就是因为失忆,她的点心手艺才能如此厉害,毕竟能专心的做一件事,不要说能做到最好,但肯定是不差的,你说这是不是就是一种智慧啊?”
华嬷嬷明白她在替孟乐雅说好话,微笑道:“的确是一种智慧,也说明她是衡量过,才要隐瞒那事儿,你就不必替她担心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造化,何况,太后是什么人?宫里的大小事,能瞒过她眼皮下的少之又少。”
也是,邓嬷嬷发觉自己想太多,又说了些讨好的话,便离开了。
午憩后,秦太后起身,左相府的秦太夫人与右相府的大夫人好巧不巧的同时进宫来,两方都是送来开胃的吃食及补品。
两人向秦太后恭敬的行礼,“臣妇拜见太后,太后万福。”
“不必多礼,来人,看座赐茶。”秦太后看两人坐下,宫女端上茶盏后才开口,“哀家身子并无大碍,劳你们费心了。”
华嬷嬷在一旁伺候,见秦太后虽神态温和,但从一些细微处还是可以看出秦太后并不高兴,也是,有些消息明明严令不得外传,有人的消息就特别灵通。
秦太夫人与右相府的大夫人魏氏都是人精,看出太后兴致不高,魏氏没有多待,说了几句关切之语,便先离开。
倒是秦太夫人,虽说太后也得喊她一声“母亲”,但因是继室,非秦太后生母,感情总隔了一层,太后倒是与同母所出的兄长秦凯情分重些。
秦太夫人年纪虽大,却保养得极好,“佳音给了家里消息,说极受你这皇姑姑的疼爱,她很开心,这样很好,咱们秦家的荣华能不能延续下去,就是你们……”
老人家叨叨絮絮的说了好一会儿,仍没听到秦太后松口给个肯定的答案,最后不得不心不甘情不愿的行礼离去。
“唉,都是心大、不安分的。”秦太后叹了一声,感慨的摇头,尤其是自家人最让她心寒,只会时不时拿家族荣华来对她施压。
华嬷嬷安抚几句,看了桌上早已冷掉的茶点,示意宫人撤下后,吩咐再送新的茶点上来。
“太后,待会儿吃点东西吧,您午膳吃得少,也该饿了。”她温声道。
秦太后意兴阑珊的摇摇头,大大小小那么多烦心事,她哪有心情吃?
此时一名宫女提了食盒进来,向秦太后恭敬行礼,随即将食盒放上桌,端出里面的两盘小点心再退到一旁。
“这是什么?”秦太后好奇的看着盘上的新茶点,一款外型犹如盛开的玫瑰,一款则是两层式点心,上面一层为透明果冻,下一层是糕点,玫瑰花瓣可以一瓣一瓣拆着吃,两样就外观看来都很新奇。
华嬷嬷伺候着太后尝鲜,一边告知内容物及做法,这自然都是孟乐雅食谱上所写的。
秦太后一入口,眼睛一亮,口味酸甜清新,她接过华嬷嬷手上的温茶,喝了一口,再尝另一样糕点,竟意外的松软好吃,还带了点淡淡梅子酸。
华嬷嬷见秦太后眼角带笑,还有种意犹未尽的神态,明白她是满意的。
秦太后何止满意,两样茶点吃下去不久,竟然有了想吃东西的欲望,她好奇的问:“这么新奇的点心不像是御膳房的手艺,是哪方人士提供的?”
华嬷嬷看着在两旁站立伺候的宫人,示意她们都退下去,才笑着回答,“奴婢就知道瞒不过太后。”她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那丫头不愿出风头,还要你们代为隐瞒我这老婆子?”秦太后顿了顿,想到上回的才艺表演,这孩子难道真没有当后妃的野心?
盛夏时节日日艳阳高照,将皇宫殿宇照亮得让人睁不开眼,随意走动皆是汗流浃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