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看看闲书去
冬夜的风呼呼作响。
白潋裹紧了被子,独自躺在床上,如今被子是厚棉的,可她还是觉得有丝丝凉气顺着缝隙往里钻。
她忍不住又翻了个身,心里冒出一个清晰又暖烘烘的念头:两个人睡,肯定比一个人暖和多了。
光是想着伏棂,白潋就觉得被窝里似乎也添了把火。
得给伏棂盖个大房子!要特别宽敞、特别亮堂、还特别暖和的那种!
光能一起住还不行,得让伏棂住得舒服。
虽然这个小院子是她的心血,可对伏棂来说,到底简陋了点。
白潋心里那份想“配得上伏棂”的倔强就拱了上来。
不行!绝对不能让伏棂跟着她受委屈!伏棂就该住在最好的地方,亮亮堂堂,暖暖和和的!
“住一起”这三个字像小锤子敲在白潋心尖上,除了期待,还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奇怪感受。
又一个念头冒了出来。
她跟伏棂…都不是男子,那到底怎么“在一起”。
她理解的在一起,是成亲,可成亲之后呢?
村里成了亲的人,总要圆房,可她连圆房具体是啥样,也只模模糊糊听人说个大概。
就这样躺在一个被窝里?
然后呢?
靠在一起光睡觉?可光是睡觉…好像也不是不行?
但总觉得少了点啥?像是不够近?
这念头像个毛线团,理不清还绕着心。
她又急又臊,脸蛋在被子里蹭得发烫。
直接去问伏棂?天哪,伏棂肯定会笑话她。
问别人?那更不可能了。
她压根就问不出口,嗯...要是被伏棂知道自己到处问这些,想也不用想,伏小姐肯定会生气的。
伏棂懂那么多事,说话做事都那么有章法。
白潋自己呢?认得几个字了,力气大,养鸡种菜酿酒是把好手,可对于“两个人如何真正亲近”这件事,她简直就像站在一扇紧闭的门前,里头是啥光景完全摸不着头脑。
她不想显得自己笨手笨脚的,尤其是在伏棂面前。
总得…总得学点啥吧?也许有她还没发现的能让伏棂觉得更温暖、更开心的小方法?
她望着房梁,心里盘算:是不是…该想办法找几本书看看。
伏棂书房里都是正经书,那明天去找找书摊或者书肆好了。
书摊书肆什么话本子都有,说不定还有她要的闲书。
白潋在黑暗里吐了口气,又往被子里缩了缩。
嗯!她决定了,明儿有空了,就去买几本闲书偷偷看,看看能不能学到些什么。
除此之外,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开春那茬新鸡苗,还有伏棂爹娘要来的事。
这么想着,心里的毛线团似乎被一股子劲头冲散了些。
就这么琢磨到半夜,她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外头寒气更重,呼口气都带着白气。
白潋照常喂牛喂鸡掏鸡蛋,翻土堆柴烧木炭。
白家院子里堆着几大捆上好的木炭,是白潋托人采买回来的好东西。
她看着那炭,想起三婆婆和村长,两位老人家最怕寒冬腊月。人老了,身体不抗冻,不像她们年轻人一样还能活动活动暖和身体。
她麻利地套上棉裤袄子,推上小推车就开始装炭。
到了三婆婆家里。
张刀夫妇俩外出务工去了,张铁去地里翻冻土。
屋里点着个小炭盆,三婆靠在墙边,裹了好几层旧袄,还是冻得不时哆嗦。
“奶奶,我给您送炭来啦!”白潋高声喊着,搬着炭块进门。
“哎呀!潋丫头!这…这么好的炭!”三婆婆看清是白潋,浑浊的眼睛立刻亮了,挣扎着想坐直些。
“您快别动!”白潋赶紧阻止,利索地往那可怜的小炭盆里添了新炭,又用火镰熟练地点燃引火。
红红的火焰很快升腾起来,土屋里的寒气仿佛瞬间被驱散了一角。
三婆婆长舒一口气,整个人都舒展开了一些。
白潋又拿出怀里焐着的两个烤得软乎乎的山药,递给三婆婆一个,“奶奶趁热吃,暖乎。”
木炭烧起来,灶屋暖和了,屋里也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