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这个陌生的外卖袋连续好几个夜晚送到陶年的办公室,不管陶年接受与否,刮风下雨都会准时送达。
陶年给杨则惟发过信息让他不要再送,对方充耳不闻,还给他发一条彩信——
一张参加会议的照片。
拍摄角度还是主位。
陶年没回复。
陶老太离港的前一天在他办公室还遇到过一次。
当时陶年准备和陶老太外出吃晚饭,助理熟练地将保温袋放在桌面。
陶老太问陶年:“怎么出门吃饭还要点外卖。”
陶年说:“忘记跟他们说一声了。”
陶老太有心看看她不在的日子,她家孙子是怎么照顾自己的,所以就打开保温袋。
这一看不得了,哪家外卖送情书的。
粉色信封上还带着从保温盒里透出来的热气,果真新鲜滚烫。
陶年在青春期没让陶老太体验过从衣服书包里翻出表白信,让陶老太这个当家长的缺少了很多乐趣。
特别是别家老太太说他孙子有多受欢迎,书包里有多少粉色信封的时候,她羡慕嫉妒。
如今陶年年近三十,而立之年,弥补了陶老太当年的遗憾。
“年仔,好像不是外卖喔。”
陶年在整理文件,打算让关添杰把这些食物拿出去,闻言抬头,看到陶老太手里的粉色信封。
他的手一顿,以不变应万变:“多次订购他们家的外卖,可能是封感谢信。”
陶老太很开心,有朝一日她也能感受一次那些老太太所说的诸多借口。
陶老太放下信封,依次将餐盒往外拿,一人餐,多别人一口都没有。
陶年走过去准备让关添杰进来,只见陶老太将餐盒打开,把筷子塞到他手上。
“吃吧,别浪费。”
陶年没动筷:“我陪你出去吃饭,不吃了吧。”
陶老太说:“你吃完再陪我去吃。”
陶年说:“我让助理进来……”
陶老太打断了他的话:“人小关白天够忙的,晚上还要帮你吃外卖,你这个老板怎么这么剥夺员工。”
陶年为了当个好老板,只好自己解决这一份外卖,他还邀请陶老太一起享用。
“可别,我这老太太可不兴抢自家孙子的东西吃。”
陶年快速吃完这顿外卖,陶老太才允许他出门。
陶老太还将那封感谢信递给陶年:“人家写给你的感谢信就要好好看。”
吃完晚餐陶年让司机把陶老太送回家,自己让助理来接。
回到家时,陶年刚弯腰换鞋,粉色信封从口袋里掉了出来。
平平淡淡没有任何香味,只有纸张混合墨水的味道。
信封表面干干净净,没有写任何东西,怪不得陶老太会相信是感谢信。
玄关处的感应灯熄灭后,一片漆黑,在黑暗中陶年打开了那封信。
陶年抬手按下开关,墙上的小灯亮起,暖光洒在信封上。
让陶老太兴奋不已的粉色信封,里面不是情书,而是一张手写的菜单。
送信的人十分了解陶年,要是真的是情书,他确定陶年在看第一个字的时候不会往下看。
因为他走过这条弯路,前人的经验可以让人少走弯路,很巧的是,前人和后人都是同一个人。
陶年先是欣赏了一番菜单上的手写字体,即使再躲避,他依旧对杨则惟的字体无法抗拒。
在一起的时候杨则惟也经常打趣他,你是不是看在我的字上才和我在一起。
陶年不可否认地说,有这么一点。
杨则惟很庆幸当年写字课的时候没有逃课,多亏当年老爷子亲自守在门口,所有后来才有他真情实感地对老太爷说,感谢您让我学了一手好字。
杨则惟好似送餐送上瘾,泰弘太子爷还拓展了新业务,连菜单都亲自拟定。
五分钟之后,陶年将信封和钱夹放在玄关处的小碟子上,然后独自一人回房间。
翌日,陶年准时出门上班,玄关处,小碟子上空无一物。
司机接上陶年朝公司开去,在车上陶年还在看文件。
司机知道陶年很忙,日理万机,可平时在车上都不会工作,如今这样,他更觉得老板太辛苦了。
陶年用文件垫着,在粉色纸张某个菜品上打钩,操作如喝早茶一模一样。
回到公司,陶年顺手将信封投入保温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