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 穿成土匪搞基建 - 妄别管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96章

“咳,那什么大当家,咱们要不还是说说藩国的事?”邢堂明委婉准备结束大当家企图让新帝位黑熊寨做事的话题,他虽说跟在大当家身边这么久,逐渐被大当家君不君臣不臣的思维所影响,但还是不太能接受日后和新帝同朝为官,压力很大的。

“嗯,说说,我也想听听大燕的附属国对咱们什么态度。”海权的重要性大燕不懂,周肆肯定懂,早发展早获利。

“最初我和南珉到藩国的时候,同藩国的贵族商议过赎人,奈何藩国的贵族并不当回事,于是南珉就用钢炮打下了我们停靠的藩国港口,当日藩国的国王就派遣使臣过来同咱们议和。

得知咱们只是想带回被贩卖出去的百姓,藩国的国王还算实诚,立刻动用兵力全国搜查大燕过来的人,之后全部送到港口,由咱们挨个询问意愿后,就让咱们带回来了。”

邢堂明第一次体会武力压制带来的好处,多年因为朝廷和外族交往失利的郁气一扫而空,大当家说的对,战场上都拿不回来的东西,哪里能够在谈判桌上拿回来,大燕一直寄希望于谈判桌和平,但国库都快赔空了,也就换了一年多的免战期,现在边境还搁三家互殴。

如果没有苏青云,那就是大燕单方面挨两家的揍。

“给赎金了吗?”大燕的海船能够代表现在世界上最顶级的造船技术,加上降维热武器钢炮,周肆没有想过海军会在打仗方面输,唯一能够折了这只海军的,也只有辽阔无垠的大海,可大海波涛汹涌也不是一点规律没有,只要他们不是想横跨四大洋,单单沿近陆航海,出事的概率近乎为零。

“给了,最先藩国国王并不打算要,但大当家你吩咐过,这钱必须给,所以南珉直接叫人把赎金扔在港口,咱们船队离开过后藩国应该会拿。”

给赎金这事,说起来没有道理,因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从大燕拐骗到藩国的,但在藩国人是能够当货物看的,以货物贩卖的规则看,黑熊寨抓了贩卖货物的商人,拿走了商人凭借货物取得的利益,又想取回货物,自然要把这部分钱物归原主。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树立榜样,要是黑熊寨强行带回大燕的百姓,分文不给,传到藩国附近的其他国家,名声不大好也就罢了,怕就怕这些藩国会直接将手中的大燕人弄死。

“有关建交的事,谈的怎么样了?”周肆取祁容二州,不比北面州府繁华,要想发展两州,江运海运必不可少,不说江运海运带来的贸易额,单单是进出口关税,就会成为黑熊寨财产里一笔不匪的收入。

黑熊寨取代大燕的地位和附属国建交是第一步,只要海上来往商人多起来,容州乃至之后的琼州都会成为南境发达的州府,南北发展极度不平衡也会就此被打破。

北面虽然富庶,但人口密集程度太过,南境能够发展起来也能促使北人南迁,现阶段要发展一地,最要紧还是人口。

“已经谈好了,藩国国王愿意剥去大燕附属国的身份,向黑熊寨俯首称臣,每年会在大当家生辰之际前来献供。”南境周边的附属国要说多富裕也是没有的,毕竟他们真要是富庶,大燕还能坐得住才怪。

“献供就不必了,还是直接做生意的好。”大燕附属国献供又不是单纯的送钱,大燕还得回礼,真要按周肆的价值算,肯定还是大燕赚了,因为猛火油多重要不是处于农耕时期的人能够明白的。

海外附属国给大燕贡献了这么多猛火油,大燕也就用猛火油做了点喷火的武器,虽然武器很厉害,但光看大燕和外族频频交手落败,便可说明武器用处不大。

但话又说回来,猛火油再有用,那也是工业时代去了,因为猛火油是工业时代的血液,对于生产力低下,还不能迈入工业时代的农耕社会,猛火油的价值就大打折扣,献供和赠礼一比,肯定是大燕亏了。

“大当家是觉得做生意比献供更稳定吗?”君凯之好奇,附属国献供一直是彰显□□大国气度的仪式,民间有个词叫万国来朝,算是历代君王都期盼得到的荣誉,到大当家这儿竟然主动不要献供。

“你要是这些藩国的朝臣,是更愿意和黑熊寨建立生意关系还是献供关系?”

“要是没有武力威胁,肯定是选择生意关系。”生意代表平等,献供代表低人一等,要不是武力值不够,哪个人会选择低人一等呢。

“那是做生意更容易打入藩国内部,还是献供更容易掌控藩国?”大燕乃至前朝对这些弹丸小国都不够重视,甚至还出现过弹丸小国以欺骗的形式向□□大国讨要东西,关键是之前的君主还给了,颇有些傻白甜的意味。

“大当家想要谋取藩国的国土。”邢堂明勘破大当家问题下的目的,神情都不由得染上激动。

“开疆拓土也是一位君王的功绩,既然要做为什么不尽可能做到最好?”周肆既然选择做皇帝,自然是想要做到最好,不然光是钢炮这样武器就足够他打入京城叫世家倒戈相向,眼下黑熊寨还没有余力伸手到藩国,可生意往来的软渗透,会将藩国慢慢变成黑熊寨的国土。

文化战不比战场取得的胜利小。

“要取藩国国土,咱们得先把宁州重新收回来。”宁州在前几朝是归属中原的国土,甚至靠近宁州的藩国在千年前也是中原的国土,奈何几次大战国土丢的丢,自立的自立,宁州此地就是因为多是夷人,地理位置又偏远,受中原影响不多,为此一旦脱离中原控制过后,便自立为一国。

宁州和容州蜀中接壤,宁州和蜀中不必说,蜀中四面环山是难进难出的险地,容州跟宁州也有一道大山挡着,一般人想要过去须得翻山越岭,这也是为何宁州丢了好几朝,中原并没有想要再拿回来的原因,因为拿回来也很难治理,不光不能给中原提供助力,还要中原出力相助,比之鸡肋还要不如。

“宁州自然要收的,但眼下你的任务还是治理好容州。”虽然说容州已经归入黑熊寨,可容州到手才几个月,肯定没法跟稳扎稳打的祁州比,等容州完全消化他才会考虑出兵宁州。

“大当家放心,好不容易我和秦襄有个放开手脚活动的机会,一定不会让容州出岔子。”

撂了保证,邢堂明又和南珉匆匆赶回容州,光是秦襄郑铁两个人撑着,短时间还成,长了难免顾此失彼,他才和大当家下了保障便失信,日后如何能让大当家放心他们做事。

……

唐秀才是跟随邢大人过来鹿鸣府的书生之一,说起来打入祁州之后,祁州种种新奇的变化无不让这群被迫离开故土的书生大开眼界,他们明明才去了海外不过三四年,转头回来,却感觉故土像是过去了三四十年一样。

就像现在街上,一群背着斜挎包,包里放着邸报的报童,正用清亮的声音在大街小巷叫喊。

“印刷坊招工,一日五十文,加时有提成,年末有奖金福利休假,需要认字,性别不限。”

往日招工,大部分都是去码头力工聚集的地方喊一嗓子,或是有相熟人家介绍,再高级些便是张贴告示,不过能登告示的活寻常人家是做不得的,黑熊寨这里每街不光有公告栏常贴有招工的告示,卖邸报的报童还兼顾吆喝招工消息,实在跟大燕大不相同。

不过想想大燕也没有那么多活招人,便也想通了。

“印刷坊。”唐秀才买过一份邸报,方才报童喊的很清楚,可最要紧的一点没说,那就是去哪儿报名,这是报童卖邸报的小心思,不然什么都说了,好些人便不会出钱买邸报,报童自然也拿不到提成。

唐秀才看过邸报的内容,打算去印刷坊看一看,眼下他还没被大当家召见,也不知道能谋得什么职位,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他到鹿鸣府后,每日都上街获取这几年他不知道的消息,就是想尽快融入黑熊寨,不然黑熊寨人才济济,要想脱颖而出何其困难,总不能一直困守于一村一县之地。

印刷坊。

“君大人,印刷坊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但印书需要版号,衙门可出了章程?”印刷坊并不是因为大当家提版号才开始修建的,而是早有准备,且鹿鸣府的印刷坊也不止一家。

因为随着府学县学遍布,每年光是学生需用的书籍都是个天文数字,靠祁州境内的雕版商人,得刊印到猴年马月去。

黑熊寨自个儿虽然也能刊印,却都是在纸坊做临时刊印,规模是比的许多雕版商人大,但规范性却不够,于是大大小小的印刷坊因为需求关系,被修建起来。

书籍需要版号才能出版的政令一下达,君凯之就把祁州境内大大小小的书斋商人,雕版商人都召集起来,尤其是雕版商人,书斋商人好歹还能卖书牟利,雕版商人却是纯粹靠替人刊印赚钱。

于是跟随书籍需要版号衍生出雕版印刷也需要资格,这个资格不是花钱买的,而是需要通过黑熊寨的考核,方可接一些拿到版号书籍的刊印,私下要是替人私印书籍,都是要治罪的。

如此下来拿不到印刷资格的商人多只有关门大吉,君凯之便问过这些人的意愿,看其是否愿意到印刷坊做事,愿意通过黑熊寨的考核自然能够给人安排差事,不愿意黑熊寨这么多活,也能寻到别的事做,饿不死。

“我和大当家、秦公子已经初步批了一批书的版号,书籍名单和样书不日会送到印刷坊,除去这批书外,印刷坊暂时不能接其他书籍的刊印,当然这只是第一批通过审核的书籍,之后还会有更多的书籍过审,不必担心没有活做。”

书籍过审说的容易,审核过程却是痛苦的很。

好在不是他一个人痛苦,审核书籍这事主要还是秦公子出力,单就读书一道,少有寒门子弟比的过世家子弟。

因为世家藏书之丰,便是在前朝纸张都没普及的时候,世家就有自己的藏书阁,代代积累,便是有些世家连同藏书一起堙灭在历史中,依旧有活下来的世家继承。

秦家几百年的老世家藏书已经比的宫中还要多,大部分在祖地,但秦家搬迁到京城居住过后,也叫佣书抄了不少复本送到秦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