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怀远客栈。
鹿鸣府的客栈是不少的,因为作为首府,不提别的,府试乡试一旦开考,少不得有从下面县城过来的学子投宿,府试更是三年两回,客栈要是少了,读书人过来连个歇脚的地方都没有,当官的也是要被指摘的。
不过钱宝来在位的时候,府试乡试不必说自然乱的一塌糊涂,府里的客栈陆陆续续的倒闭了不少,也就一二客栈掌柜人缘好,平日有些熟客来往才撑到黑熊寨过来,黑熊寨一来收了不少无主的房子,其中客栈不在少数。
大部分黑熊寨改成茶楼,小部分还是做客栈用,但过来鹿鸣府务工的普通人多,所以许多客栈也做短租、长租生意。
怀远客栈与秦襄有几分渊源,从前山水书院的学子下山,多是到怀远客栈落脚,客栈老板也跟读书人关系不错,当初秦襄冒险入鹿鸣府为黑熊寨挖人才,便是在此地落脚。
等黑熊寨入鹿鸣府,秦襄自也投桃报李,帮客栈老板重新规划了一些客栈,使得怀远客栈成为鹿鸣府第一大客栈。
许子从一行书生过来,给了银钱由得小二往后巷引去,怀远客栈前头的楼里是能住的开十几人,但前面客房都用于短住,十七个人住日结的客房自然不如后巷租一个院子划得来。
怀远客栈的后巷是从前专门给科考的读书人租聘的院子,大的小的都有,只是从前都是老式的一进二进院,现在后巷的房子都换成了水泥房,这么多房屋建造下来,几乎花光了老板的全部积蓄,但人现在日进斗金,时间一久只有赚的份。
“黑熊寨的新宅看着质朴,但住在其中实在不错,我都想等回江州之后,也修这样一套小院,平日住在小院里,设宴再回老宅子。”
质朴的形容还是很给面子了,毕竟水泥宅子你还想要雕梁画栋,得累死干石雕的石人,江州的文人呢,骨子里天然带着些附庸风雅的基因,便是成日家中潮湿,梅雨季衣服发霉,也是不可能完全舍弃家中风雅的园林,全全投入水泥新宅的。
如此平日修一座自住,等外人来再去老宅子招待,可谓是一举两得的法子。
“我打听过黑熊寨卖水泥的价,不算贵,但要运回江州只怕不便宜。”水泥也是石头之类的东西磨成粉,说起来跟石头差不多重,光是运送就须得牛马,青驴骡子是拉不动的。
“运回去你也找不到人给你修,江州的工匠本事是好的,但你也不能叫人家干压根不会的活。”现在士农工商的工阶级,职位都是泾渭分明,就说修房子,泥瓦匠、木匠、石匠都是分开的,你要修一套好宅子,须得把这些人找齐。
江州读书人多,平日修建府邸要求自然也多,江州工匠的手艺是个顶个的没得说,但水泥修房子是需要新学的,不然把水泥拉回去,怎么按比例搅拌水泥都不会,修什么房子。
“你们是不是想的太远了,黑熊寨的水泥目前只售卖给当地的百姓,能不能出黑熊寨的地界都还是一回事。”
“……也是。”一想到这样舒服的房子回去就住不到了,大家伙都有些意兴阑珊,其实要说水泥房比起老旧的木式宅院好到哪儿去,也未见得,因为他们家境都不俗,家里的老宅子修建起来也是耗费了不少钱财。
或许有些地方比不上水泥房子,但住惯了也那样,最要紧的还是水泥房自带的茅房,可以说惊为天人。
比起他们家里木式的马桶,陶瓷烧制的茅房便器实在风雅,可这玩意要搬到江州也不现实,因为茅房是要搭配水塔用的。
不然光烧个器具回去,还不如木式马桶用的畅快。
“就我等入黑熊寨所见,老生常谈的农桑之事黑熊寨的重视程度比大燕更甚,而且百工之术的重视程度不比农桑低,行商之道虽然没有特别的律令做背书,但自我们入祁州,到处都能看到黑熊寨经营的商铺,最要紧的就是琉璃瓷器这样的大宗生意,黑熊寨起家必是靠了商术,如此士农工商的阶级,到了黑熊寨反而没什么区别。”
说话的读书人躺在院子里的摇椅上,他们十七人,都代表士的阶级,在大燕士是可以俯视其他三个阶级的存在,不然怎么会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话。
朝廷的武夫其实都不算士的阶级,读书人轻视武夫轻视的理所当然,结果到了黑熊寨这里,一切都变了样,士农工商的阶级没有了,竟然没有乱套,反而日子比大燕过得还好,如何不叫这群初出茅庐的读书人困惑。
“也不能这么说,黑熊寨也是重视教育的,咱们沿途经过的府县,都开设的有学校,只要年满五岁皆可入读,束脩还比大燕私塾便宜许多。”他们是没有为束脩头疼过,但同窗之中也有家境贫寒的学子,听他们说过,幼年启蒙,一家人需要节衣缩食方才给的起束脩,甚至有些农户为了家里出一个读书人,将家都念垮了。
可惜读书也讲究个天分,想要鲤跃龙门没有天分,读书也不过是蹉跎岁月罢了。
“就是年满五岁皆可入读才叫我担忧,大燕商人不得为官,到了黑熊寨竟然不限制商户参加科考,岂非要叫商户无法无天了。”
“可我们一路过来,也没见哪个商人仗势欺人,黑熊寨既然能够拿下祁容二州,必然不是这么简单道理都不懂的莽夫,我等也还不清楚黑熊寨的律令,等会见到石先生,我还要求石先生帮我寻一卷黑熊寨的律令来瞧瞧。”
虽然以儒治国已经有千多年时间,但平日里还是以律法约束百姓为多,大燕律他们这些读书人也都读过,黑熊寨的律令倒是没什么机会见识到。
“不错,要看一地情况,律法是必不可少。”未曾关上的院门外传来一道苍劲有力的声音,对方不请自来,院内的书生也都是一愣。
只见来人穿着一身浅青色样式的衣裳,细看该不是随意穿就的,大抵是一类统一的制服,有些像他们沿途看到黑熊寨的官服,再观人相貌、气度,必是个饱读诗书之人。
“可是山水书院的石先生。”许子从作为此次游学的领队,出面行礼询问。
“对也不对,如今我已不是山水书院的先生了。”石先生捋着胡须,目光和蔼的看向一院子穿着儒服的学子。
这场面他已经很久没见到过了,自黑熊寨去过山水书院,加上秦襄邢堂明两个不孝徒弟插手,原本山水书院仅剩的一百来个书生全被换上黑熊寨的官服,教书的教书,下乡的下乡,见如此多儒服书生聚集在一处还有些怀念。
“石先生好。”听闻来人就是石先生,院里坐的坐躺的躺的十七个书生立刻乖乖站起来,对石先生行了一礼。
“我与陈介那个老匹夫不一样,没那么多规矩,见面只叫我一声石先生即可。”
“礼不可废。”许子从摇头,读书人讲礼数,虽然一路过来也知道黑熊寨举止蛮夷,半点不讲规矩礼仪,但他们读了十几年圣贤书,便是入虎穴狼窝该讲的规矩还是要讲的。
“也罢,你们喜欢即可,行礼可都安顿好了?”石先生没有强求,他自个儿对大当家还有几十年改不得的老习惯,要求这群小的也没必要,只要人没说见面要磕头跪地,黑熊寨都是不管的。
“安顿好了。”他们行礼不算多,一入院子各自商量哪些人一块住一间屋子,早把行礼送进去了。
“安顿好了即可,一过来舟车劳顿想必是没吃多少东西,时间也不早了,先生在酒楼设了一宴为你们接风洗尘。”石先生赶着时间过来是为什么,不就是因为再有小半个时辰,工人下班的点了。
那时候整个鹿鸣府,大到酒楼小到路边摊,没有一处不是人满为患的,有人要是想知道鹿鸣府到底有多少人,每日下工的点守在街上,保管叫人看的眼花缭乱。
许子从十几人对视一眼,点头应下,虽然之前他们是打算设一桌酒宴款待先生,没成想石先生竟先一步过来要宴请他们,长者请,不敢辞。
且他们对鹿鸣府不熟悉,也不知道哪家酒楼好,酒楼的招牌菜有什么,要是有心宴请先生,等在鹿鸣府多住一段时日答谢也不迟。
“先生破费了。”
“不过一餐酒宴,先生我还请的起。”石先生算是教育部目前的一把手,每月的工钱自然要高出一般做工人家,不过官邸做事,除去加班能每月多拿些钱外,是没有提成工资的。
一个月几两银子的工钱对比某些做生意的人家不值一提,但官邸的福利是目前黑熊寨境内最好的,看病住房几乎花不到什么钱,年底还会发放奖金,一年下来七八十两还是有的。
这个工钱和大燕士大夫肯定比不了,但黑熊寨境内许多东西又比大燕便宜,只要不追求高奢物品,例如琉璃青花瓷之类的,一年七八十两还能余下大半。
一行人到了酒楼,鹿鸣府因为突然冒出来的茶楼吸引了大部分顾客,加上茶楼夜里也卖酒,酒楼吃酒的人少了,但来酒楼吃饭的人比从前多,大部分百姓手里赚了钱,要是有心想要吃顿好的犒劳自己,便会过来酒楼点一桌子。
酒楼饭菜溢价也被黑熊寨削没了,大燕有名的酒楼,稍微吃一顿十几两就花出去了,其实没吃到什么,完全是名厨的噱头吸引冤大头,饭菜模样再精致味道不好只能招来些为了面子功夫的人,一般百姓当一回冤大头便再不会来了。
黑熊寨后厨的娘子郎君手艺个顶个的好,下山后应大当家要求还在不断培养新厨子,味道自然没得说,尤其是食堂对外供应过后,可把酒楼生意打击的不轻,这些开酒楼的东家们痛定思痛,觉得不能光做有钱人的生意了,现在府里的百姓手头都有余钱,便是一个月来一回,架不住百姓数量多,平摊到每日也能坐满整个酒楼。
所以现在酒楼大部分后厨都去黑熊寨修行过,做的饭菜手艺没得说,又有黑熊寨牵头让种菜的村子和他们合作,于是本钱就被打下来了,否则石先生宴请这十几个书生,点两桌子好菜好饭,一二百两都是少的。
因为天冷,卤菜凉菜这样的冷菜基本不会上桌,热菜以羊肉为主,黑熊寨的百姓肯定更爱吃豚,但大燕境内的读书人顶爱的必然是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