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师兄师弟情谊深
第67章师兄师弟情谊深一
“你说绿柳先生被三个蒙面人掳走,可是有人亲眼所见?”赵光义抬头看了一眼李菀儿,接着问道。
高飞忙转述石保兴的话,说道:“当时学堂已经放学,仅剩的潘龙同学又被人给砸晕了,醒来后才发觉绿柳先生不见了……”
“这么说,就是没人看到绿柳先生是否被掳走了?”赵光义听后,不紧不慢地说道:“绿柳先生多年来,常常数日不告而别,四处访友,此次或许也是如此。说不定眼下已经回到开封了,两位师……嗯,两位也莫要太焦急。至于那《五联宝典》,我自当会着人多方查问。”
李菀儿不由的脸色一红,他莫不是认出自己并非男子,才没有说出“两位师弟”,便住了口?真是个心思细密,眼光犀利的赵师兄。
高飞闻言,忙从怀中拿出两个月牙状的饰物,递了过去说道:“这饰物,其中一件便是绿柳先生失踪当晚,在绿柳学堂的扫帚堆找到的。
师兄请看,这月牙乃是镔铁制作。时下,镔铁多产于契丹,在中原并不多见,想来先生要访友,也未曾提及过有辽国的亲友。”
赵光义听了胡子一翘,微露笑意说道:“看来两位并不知道绿柳先生的经历吧。他虽是开封人士,但早年曾作为后汉的王孙,出使辽国。他在辽国,颇受萧太后赏识,留在辽国一十五载。若说他没有契丹的朋友,那可真是……”
什么?绿柳先生竟在辽国生活过十五年?
高飞这下可是大吃一惊,他明明记得自己与绿柳先生的交谈中,绿柳先生对辽国的记恨颇深,常感叹契丹人的残暴无常,对边民被肆意抢掠、杀戮感到痛惜万分。
眼下,我是否该提出这些疑问呢?高飞伸手端起茶杯,假装喝茶,沉吟片刻。当即决定此时不问,或许再难找到如此熟悉绿柳先生的人了。
便清了清嗓子,朗声问道:“不知师兄是否愿意告知一二,绿柳先生与辽国的种种往事?”
赵光义仔细端详了一番手中的月牙饰物,仿佛陷入了沉思,只听他缓缓说道:“想当年,那契丹本来是部落纷争不断,八个部落争斗不休,彼此都不服对方。
后来,终于出了一位骁勇无敌的统帅叫做耶律阿保机。征战四方,终于统一了契丹族,建立了辽国。
绿柳先生本名姓刘,他奉后汉刘知远之命出使辽国,想要取回被石敬瑭献出的燕云十六州。在辽国庙堂之上言之凿凿,舌战群儒,说得那辽国众臣无言以对。
耶律阿保机见他学识渊博,胆识过人,便将他扣押了下来,不让他回归中原。后来萧太后执政,契丹大发天花之疫,绿柳先生凭借自己在中原学习的种痘之法,遏制了天花的蔓延。
萧太后为了嘉奖他的功劳,许他良驹千匹,金银无数,都被他婉言谢绝了。最后几经周折,萧太后终于将他特赦,放归中土。这些我也是听人传说的,但想来大半都是真实的吧。”
赵光义洋洋洒洒说了一大段,便又沉默了下来。高飞见他只说事实,并不去品论绿柳先生与辽国的关系,深感此人胸有城府,在人前不肯多言,虽然看起来长不了自己几岁,但显然见识要广博得多。
真想不到绿柳先生还精通医理,懂得种牛痘之法,高飞心中对他的敬佩不由得又多了几分。
于是朗声道:“多谢师兄相告,如此说来绿柳先生与辽国的关系十分微妙了。”
“噢,何以见得?”赵光义听高飞这么说,略有些吃惊,随即又沉下脸来问道。
“他既是使臣又是俘虏,既是座上宾又是阶下囚,既是客卿又是敌臣,这诸多身份集为一身,还不微妙吗?”
赵光义听了,暗自思忖道:这个师弟当真是见识不凡!我只大略说了这么几桩事,他便把个绿柳先生的处境了解得一清二楚,真是个人才,难怪皇兄会对他另眼相看。
他抬眼看了看墙角倚靠的摘星剑,轻轻地叹了口气道:“师弟说得真妙,绿柳先生当时所处的便正是这番尴尬的境地。”
高飞忙拢袖还礼道:“师兄谬赞了!不知……”
二
正说到此,门外忽地进来一老仆通报道:“主人,梓人裴在外求见。”
赵光义说声:“知道了,请他进来。”
高飞一看,这番虽然知道了绿柳先生在辽国的经历,却不知道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重要内容。但既然师兄有客人,这下也只好告辞出门了,便说道:“那师弟就先……”
赵光义把袖一拦,意思是要他留下。
高飞心中一喜,忙拉着李菀儿退到墙角,背过身去,似在观画。眼角的余光看到一个长身大汉,穿着白褂子,手拿一把大长尺,拇指、食指上全是乌黑的墨迹,大踏步地走了进来。
“你找我有什么事儿?”赵光义问道。
“今天送来的木料质地不匀,而且只是些寻常的杉木,这要我怎么好下料?”梓人裴喘着粗气,直截了当地说道。
“盖房子不都是用的杉木?有什么不对了?”
“可这是要盖皇宫啊,盖皇宫该用上好的金丝楠木。”
赵光义听了,把眼一眯,不疾不徐地说道:“这洛阳皇宫交由你去建造,木料选材本应由你说了算。可现如今国家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处处要用钱,皇上规定不许铺张浪费。
连那日公主想做件贴绣铺翠襦都不许,你现下要用那么多金丝楠木,只怕皇兄会指着我脊梁骨骂了。裴兄弟,你也得体谅体谅我呀。”
“可是这杉木只怕用不了多久就会变形开裂,到时候榫卯不牢,怕出危险呀。”梓人裴仍是不肯松口,极力争辩道。
赵光义举起扇子轻轻地敲了敲自己的脑袋,说道:“这样吧,关键部位你用楠木,无关紧要的地方就用这车杉木了,至于其他的我再想想办法。这样,裴先生你看可好?”
“那就有劳赵官爷费心了,我先出去干活了。”那匠人也不多话,听他这么说,便双手一拱退出门去。
高飞心想,原来赵匡胤和赵光义这么节俭,给自己盖皇宫都舍不得全用好木料。大概这就是管仲说的“上服度则六亲固”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