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读书不觉春已深 - 1513奇遇记 - 珍象只有一个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1513奇遇记 >

第10章读书不觉春已深

第10章读书不觉春已深一

望着李菀儿远去的背影,高飞恋恋不舍地回过头。

……

“什么?皇上让我们去绿柳学堂。”

“没错,就是城南绿柳巷的那所赫赫有名的大学堂。”

“皇上他老人家再没说别的什么了吗?”

“没了!”宫中传旨的老姜摇摇头,转身走了出去。

何鲁雪与高飞对望一眼,幽幽地叹道:“哎,想不到隔了一千年,咱们还得是同学。”说完忍不住哈哈大笑。

“确切的说,是同窗挚友。”高飞故意一本正经的纠正道。

“那还说啥,挚友走呗!”

“嗯,出发!”

两人一路寻寻觅觅,到了城南,再询问路人,打听绿柳巷,路途倒是不远。

只见西南方向五里外影影绰绰有两排嫩绿的垂柳。这早春时节,柳枝如碎发般垂在一旁,颇有风姿绰约之感。

狭长小路的尽头突然展开了一片碧蓝色的湖泊,湖泊中央有一个小岛。

顺着这柳树排成的通道径直向前,不知不觉就抵达了小岛。就在前方不远处,朱红的匾额上用隶书赫然写着“绿柳学堂”四个大字。

大门两旁朱漆的柱子上挂着唐代诗人王贞白的两句诗“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学堂门口早已停着好几乘轿子,另有三、四个家仆牵着马。十数个年轻的少爷,个个神清气朗、手拿折扇、摇头晃脑、夸夸其谈,显是些达官子弟。

进门的院子正中,一株大梨树,缀满星星点点的梨花,春风中送着阵阵清香。

高飞正在四下观察院子的全貌,只见一名老仆举起手中的铁杵,“叮叮当”敲起一面古朴的青铜钟。

听到钟声,大家都赶紧聚到了院子里。

“都到齐了吗?”老仆回身点了点人数,发现人数不差,就推开了学堂古色古香的那扇木门。

一位身穿青色长袍,胸前飘着白色胡须,面容清瘦,精神矍铄的老先生站在大门前。想来这位就是学堂的绿柳先生了。

“张老汉谢谢你,这里就交给我吧,那么大家都请进来坐下。”绿柳先生的声音沉稳而厚重,显是有着多年丰富的教授经验。

高飞随着人群涌入学堂内,这是一间很大的屋子,中间放着六、七排书桌椅子,正对着一个很宽大的讲台。

他与何鲁雪找了个窗户边的位置坐下。一阵稀里哗啦拖动桌椅的声音后,总算安静了下来。

“同学们好!下面我就先来介绍一下自己,大家请叫我绿柳先生。我就是这间学堂的教官,主要教授你们‘六艺’……”绿柳先生缓缓的介绍着自己丰富的教学经历。

“那么,诸位同学也请介绍一下自己吧。”

一个身材魁梧,脸圆圆的同学首先站了起来,他用两只大眼睛怯怯地环视了一下四周,缓缓地说道:“我叫王旦,字子明,大名府莘县人,兵部侍郎王祜之子。”

第二位是个腰杆挺得笔直,一身戎装打扮的青年,“我叫石保兴,字光裔,开封浚仪人,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之子。”

“我叫李完,字文苑,徐州彭城人”这是位白衣公子打扮的瘦小青年。

“我叫王全斌,字全斌,并州太原人,殿前都虞候王审琦之子”

“快看,他也来了。”高飞用头朝那边偏了偏,何鲁雪顺着那方向看去,只见一个方头阔脑,两个招风耳显得格外拉风的公子。

“我叫潘龙,字元霸,大名府人,行营督监潘仁美之子”

“我叫高飞,子子渊,河南洛阳人。”

这么快就轮到我啦,得快给我想个字,何鲁雪脑子一懵,完全想不出合适的字。正所谓急中生智,鲁智深胖大和尚的形象忽然在他脑海里蹦出来,有了,字就是智深吧。

“我叫何鲁雪,字智深,河南开封人。”说完一屁股摔在椅子上,深深地呼了一口气。

“话说他们怎么都是些达官显贵的子弟?”

“恐怕皇上是为了牵制住他的那群‘义社十兄弟’,才把子弟们都聚集起来,名为学习,实为监视。”

“那你说皇上让咱们也来学习是为什么?”

“这个嘛,目前暂时还不清楚,还需要再观察一阵。”

“我怎么觉得后脊梁骨有点凉飕飕的。”

高飞拍了拍他的后背,故作神秘的小声说道:“伴君如伴虎,习惯就好。”

“对了,你有没有觉得那个李完有点儿面熟。”

高飞回头看了一眼,只见那李完正侧着头在看书。

“我也觉得应该是见过的,不过人有相似,倒也不稀奇。”

绿柳先生翻开论语,读道:“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