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一起陪葬
议政殿门扉紧闭,司无月虚弱的靠在龙座之上,他天年将尽很想见嵛儿与皇后。心中对她们母子有太多的亏欠,如今想要补偿也已经晚了,一切已经无法在改变。
面前黑影遮住光亮,司无月费力的睁开眼眸,见着皇后慕容锦芯带着嵛儿出现在他的面前,她的眼眸中泛着隐隐泪光。
“臣妾带着嵛儿来拜见皇上。”嵛儿身子刚刚恢复,慕容锦芯不希望吓到他,他还不去知道父亲即将离世。
“儿臣参见父皇!父皇的身子不舒服吗?”耳畔传来育儿稚嫩的声音。
“不过是染了风寒。”
司无月感觉身子很沉,慕容锦芯眼眶泛红,伸出手为他扶正了身子,她以为自己可以掩饰得很好,可是泪水却忍不住眼角滑落。
司无月**她的手,眸中深深的愧色,在最后的时日里,总是对她大吼大叫,而她总是隐忍不发,皇后早就不是那个自私高傲的慕容锦芯。
“朕愧对你们母子。这残破的身子无法陪你白头到老。无法完成共许白头的约定。若有来生,朕只想做个平凡人,与你做一对平凡的夫妻。”
慕容锦芯抱着他虚弱的身子伤心欲绝,“皇上,您没有对不起臣妾,您留下嵛儿就是皇上最大的恩赐,能够得到皇上的*爱是臣妾的福分,臣妾愿与皇上许下生生世世的约定,皇上等着臣妾,黄泉路上不离不弃,不见不散。”
嵛儿也是极聪明的孩子,“父皇,父皇,您要抛下儿臣你开了吗?儿臣有好好的温书,太傅教习儿臣《礼记》儿臣还没有被背给父皇听。”
“嵛儿,学习礼仪,不是只要讲一些大道理,你记住,不管是为人为君还是为臣,都要一颗心怀天下,公正的心。这些以后叔父都他都会教你。”
“是,儿臣谨记教诲!”
司无殇晦暗眸光看向慕容锦芯,“母后若有刁难你且忍耐,有什么事情可以去找郑王。”
“是!臣妾明白!”
司无月的身子已经很沉,说话也有些**,他不想吓到孩子。
“嵛儿,父皇想听嵛儿背诵《礼记》”
嵛儿揩拭脸上泪痕,“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专心诵念。
慕容锦芯紧握着司无月冰冷的手,感受到司无月手掌渐渐的冰冷与僵硬,看着皇上缓缓的闭上眼眸,脸上平和没有半分痛苦,如同陷入沉睡。
泪光眼角滑落,泪水模糊双眸,皇上走了,在孩子的读书声中离开人世。
嵛儿止住诵读,听到母亲哀恸的哭声,“母亲,父皇是不是死了,嵛儿再也看不到父皇了。”
慕容锦芯抱着孩子失声痛哭,皇上日夜操劳,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好皇上。
孩子总要面对现实,嵛儿他应该体会到身上所承担的责任,“嵛儿不再是太子,而是成汉的皇帝。”
太后早就派人紧盯着郑王与皇上的动静,来人说郑王命人暗中包围了皇宫,议政殿内传来皇后的哭声。
太后失神,皇上驾崩了,让她黑发人送白发人,虽然早已预知今天的结局,依然无法承受丧子之痛。
林逸夫道:“太后,咱们的人已经暗中包围了议政殿,现在咱们该怎么办?”
太后虽伤心心绪却没有乱,“立即敲响六宫鸣钟表,昭告天下。咱们去见议政殿,现在要做的是保住太子的皇位,一旦郑王有所图谋,以清君侧为名将其除去。已经制定好了计划,帮助孙儿登上皇位,挟天子以令诸侯。
太后跌跌撞撞的来到议政殿,见到龙座上已经驾崩的儿子,颤抖的手*着儿子的脸颊,“皇上,你太狠心了,就这样抛下你的母后,年幼的孩子,身为天子两国战乱将至,皇上驾崩是为不义,身为儿子让哀家黑发人送白发人是为不孝,身为父亲将重任交给年幼的孩子是为不仁。”
慕容锦芯听着太后对皇上的数落,“母后,不要这样,让皇上安安静静的离开。"
"身为皇后你就只知道哭吗?成汉的江山谁来守护?召集文武百官在皇上的灵前接任大统。”
慕容锦芯刚刚失去丈夫,伤心难过,她对权力早就没有了当初的热衷,即便是帝王也无法参破生死。
璎珞看着太后刁难姐姐,“母后,皇上驾崩,逝者为大。”
如今是局势紧张,随时都可以引爆战争,郑王伸出手拦住璎珞。
“母后,儿臣受皇后的嘱托着手准备皇上的后事,并且已经召集老臣进宫。
太后眉目阴沉,郑王在为皇后开脱,很显然皇后母子是站在郑王的一边。
“皇上既以驾崩,为何不敲响六宫鸣钟。”
“母后,皇上遗命,秘不发丧。如今两国即将交战,将士刚刚出发,若是此时得知上驾崩,士气受损兵家大忌。”
”带兵打仗哀家不懂,哀家知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嵛儿是太子理应继承皇位。”
“母后稍安勿躁,待众朝臣到齐,儿臣会宣读皇上的遗诏。”
太后已经暗中做好了准备,一旦郑王**,政变在所难免。
灵堂一片素白,慕容锦芯带着儿子守在皇上的灵柩前,接受者文武百官的吊唁。
灵堂内紧张的气氛冲淡了哀伤肃穆,朝臣之间各方势力纷纷处在观望,不知道局势偏向太后一方,还是郑王一方?
郑王手上拿着两份密诏,看着众位朝臣,“我手上的两份密诏是太上先皇和先皇遗诏。上面的内容几乎一样。“
太后的脸色很难看,当年先皇驾崩之时皇上刚刚大婚,还没有嵛儿,那封密诏就是来预防她的。
“哀家怎么知道这密诏不是郑王伪造的。”
“儿臣既然敢拿出来,不是想谋夺太子的皇位,先皇是一个好皇帝,他没有辜负父皇的期望。不过儿臣大概要辜负皇上的期望。“
“太子将是成汉的新皇,郑王为摄政王。”
郑王将两份密函扬在半空,上面纷纷写着,传位与郑王,郑王却放弃了垂手可得的江山,令人匪夷所思。
只有璎珞明白,司无殇从来不愿像父辈一样的活着,他渴望自由安宁,他想过着父皇和母妃曾经向往过的那种生活。
如今全然是局势所趋,他必须站出来保护年幼的嵛儿,守护岌岌可危朝堂,战乱纷非的时局。
众人皆跪地道:“郑王英明,新皇万岁万万岁!摄政王千岁千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