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老周家2
每面炕上都有一排炕柜,三个双开门,平时睡的被褥就早上起来摞在炕柜上,柜里面还能放东西,特别省空间。
地下靠门口还有一个洗脸架子,上面搭着一个灰毛巾,还有一个香皂盒里面放着香皂。看来是小姨周素芳用的。
林青筝靠门边的墙旁边还有一个桌子和凳子,看来本来是平常学习和喝水用的。上面还摆着一面镜子。
看着北面小姨的被整整齐齐的摞在炕柜上,就知道被褥的主人今天没回家。
林青筝眼下躺在已经铺好的被褥上,这被褥是在在林家睡的那一床,炕柜上还放着林母给做的新厚棉被褥,还有柜里面整整齐齐厚衣服和当季衣服,林青筝一时对未来的生活也期待了起来,想着想着,林青筝只觉得一阵疲倦袭来,不一会儿就进入梦乡。
清晨林青筝起来,周保民,就已经把饭都拿回来了,老人家睡得早,醒的也早,但是林青筝还是感觉有些羞意,这事整的,咋还用老人去呢……
周老爷子和周老太太,看见了,不免打趣道,“你在城里都习惯了,那里那么容易改正过来,再说了,你起的也不算晚,在农村就是这样,尤其是农闲就更没有什么可以做的,家里也向来谁有时间谁去打饭的,所以你不用想那么多,而且你姥爷就乐干这活,就当遛弯了!”
林青筝笑着接过。
等林青筝吃完饭,把碗洗完放好,这才又回西屋,打算收拾收拾东西。
把林母和兄弟姐妹买的东西拿了出来,收拾收拾,把两条姨妈带和热水袋,放进第二个炕柜,三个炕柜挺大,林母给带的衣服和鞋,都放到了第一个柜里,装的满满的,第二个柜里林青筝打算先放一些暂时用不到的。
第三个炕柜林青筝放了一罐麦乳精,拿出两个姐姐买的洗头膏,一桶黄桃罐头,林母给买的2斤水果糖、3斤核桃酥,雪花膏、手电筒和多余的牙膏牙粉。
林青筝把林母给的200块钱和全国粮票全放进空间,用盒子包好放到空间的小屋里,把林父给的十块钱和林母给的3斤红糖票和一把肉票放到柜里,当做是明面的钱,最后用小锁头都锁好,钥匙同样扔在空间,不是不相信老家人,是不相信外面的人,这时候不讲究进屋要敲门什么的,也怕有心怀不轨的人。
最后拿着一罐麦乳精,一桶黄桃罐头2捆烟丝和两斤糕点打算送给刘桂芝和周保民两个老人。
接着林青筝又把香皂和香皂盒还有毛巾放在洗脸架上,梳妆镜也放到桌子上。
看着眼前屋子收拾好的一切,林青筝很满意,于是双手提着东西走向东屋。
走进东屋就看姥爷周保民就在坐在炕梢抽旱烟,而姥姥刘桂芝在纳鞋底。
看见林青筝过来了,连忙就把手里的鞋放下了。
“咋了,姥的青筝?”
“姥姥,这两斤糕点也是妈让我买给你的,她说你牙口不好,吃这个软和,甜甜的可好吃了!”说着林青筝就把手里的糕点递给刘桂芝。
“这咋就这么惦记我呢!上一个月还给我寄了十块钱,这么花,她们这过日子能够吗?”
“咱年纪大了,少吃一口没事儿。告诉你妈别这么惦记我,自己也多吃点好的。”
“姥爷,这两捆烟丝是妈让我带给你的,都是好烟丝,知道您喜欢这个,特意去供销社买的,要是姥爷喜欢,没了之后我再去给你买。”
“花这个钱干嘛?我抽旱烟也是一样。”
说是这么说,周保民还是宝贝的双手接了过来,然后仔细的闻烟丝的味儿,“好烟丝啊。闻起来都跟旱烟不一样。”
“这一桶罐头和麦乳精是哥哥姐姐买的,每天您二老每人冲一碗喝,特别有营养,对身体好!罐头是黄桃罐头,一会儿打开你俩尝一尝,喜欢吃以后我再买!”
都说真心换真心,要想在这里站稳脚跟,还得依靠两老,更何况目前自己还吃对方的口粮呢!
“哎哟,姥知道你们的心意,这东西金贵着呢,你留着自己吃吧!”
“姥,我还有一罐呢!这一罐子就留着你二老喝,忙碌一年了,是该补补了!”
刘桂芝还要推脱就被周保民拦下了,“孩子给你的心意就收着,都是一片孝心,你不收他们反倒难受了。”
林青筝抱着刘桂芝的胳膊撒娇,“姥你不拿,我都不敢在家吃饭了!”
“那我就收着,等你小姨回来一起喝!”
刘桂芝,“谁敢不让你吃饭,看我不撕了他,青筝啊!你妈上个月多寄了10块钱,说就相当于你的伙食费了,所以你千万不要有负担,这段时间该吃吃该喝喝。”
林青筝一愣,林母把这个都安排好了,事无巨细,用手摸摸心口感觉热热的。
刘桂芝,“咱们农家人都是一天两顿,整个周家村都在大食堂吃饭,但是知青点的除外,她们想自己吃,村子里的人也嫌他们干活少,不想让他们一起在大食堂吃饭,尤其是这个时候,粮食都不够,谁都想多吃一口,也不想把自己的粮食分给别人吃,所以大队上决定以按照公分都给知青点的知青分了,他们自己看着办,不够就去镇上买。”
林青筝恍然大悟,“我说我来的时候队伍怎么给我分了三斤粮食?而到了知青点,他们也说自己做吃的,而来到了姥姥家,你们确是去大食堂打饭回来。”
林青筝,“那我手里的这三斤粮食怎么办?现在也不让在家开火吧?”
刘桂芝,“这粮食你就先留着,这天气变凉了,粮食不能坏,啥时候让开火了,再做或者你就卖给知青都行,这时候粮食金贵着呢!”
林青筝,“成,那姥姥、姥爷,我打算一会去知青点看一看,熟悉熟悉。”
“是该去熟悉熟悉,你们都是知青,也能有共同话题,女孩子多走动走动好,但是晚饭之前一定回来,今天你小姨就要回来了,今天你大舅、二舅一家今天也过来,正好你认认亲,熟悉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