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勾画
被惦记的林青筝并不知道远方还有人惦记她呢!
她正在构想自己的未来。
林青筝这一辈子并不在意什么感情不感情的?
前世过了二十来年,人情冷暖也经历了不多少,深刻认识到只有自身强大,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这个别人也包括父母亲朋,事实证明,只有钱才能给她足够的安全感,等她苟过这一年,积累到原始资本,她就进城,过自己的小日子去。
原主父母那里,平时做到赡养义务,一些大事小情上面没有落下不是就好。
毕竟借着人家的身子,重新活过了一回,起码不能违背原主的遗愿,对不起人家的父母姐妹。
打定好一切,林青筝就开始翻找报纸,她得看看,进城后能做些啥,关注国家大事,才好行动。
要不然两眼一抹黑,这就完了。
不能眼睛一睁就干的,得抓住对自己有利的时机。
林青筝从报纸上看到,60年,在农业方面,粮食依旧面临着下滑的问题。
为了提高粮食销售价格,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少财政支出,且还试图提高了粮食的价格来促进粮食价格合理,这一措施对粮食上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可惜在棉花等经济作物上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果。
棉花等经济作物产量有所下降。
这也就反映了棉花的稀缺。
市场上的价格是每斤棉花八毛九,城市里需要票不说还限量。
这也是林母攒了这么多年,也没给大女儿攒够一床八斤棉被的原因。
基于这一点,林青筝觉得以后自己的买卖可以从简单的吃食上转到经济作物上。
棉花的价格拿到黑市上交易比精细粮还要吃香。
再就是花生跟猪肉,花生每斤大概六毛,猪肉每斤七毛八。
水果更便宜,有的都不到一毛一斤,这个倒不至于去做。
林青筝从中调整了一下空间的种植方案,就开始洗漱睡觉了。
————
次日。
林青筝依旧是起了一个大早去上工,看了看天上还隐有月色,边打哈欠边开门。今天,吴小菊有些事,仓库这头她要多负责一些,左右该走的流程,该学的东西也都学会了,倒也不怵。
林青筝放好凳子,打开账本,一会儿来上空的队员们就会自己进仓子拿好自己队里需要的工具,再到她这来记一下就好了。
“青筝,来这么早啊?”
杨权跟赵雯看见林青筝立马拿上工具来跟她打招呼。
“我这也才刚来没一会儿,倒是你们,今天怎么来的这么早?我看其他人还没出来呢。”林青筝飞快的记好工具和数量,笑着应和了一声。
赵雯瞅了一眼左右,又看了一眼天色,一脸温和道,“我跟杨权今天醒的早,左右也就不在家里躺着了,想着就直接过来上工,毕竟地里的活早晚都得干么!”
林青筝对这话不做评价,看赵雯跟杨权的样子,似乎是有话想说。
杨权作为一位男同志,自觉回避,跑到一边站着去了,顺便观望一下,看有没有人过来。
赵雯见状,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凑近低声问了一句,“青筝,我听说你小姨是有了工作,是吗?”
“是个什么工作啊,什么时候招工的啊?”
林青筝听她说这话也就了然了。
这是知道她小姨在镇上有工作了,心里着急,想打听了。
刚开始工作时,为了求稳,自己小姨,包括家里都没有声张,再加上自己小姨本身经常往镇子上跑,想要找工作的情况大队里的人也是知道一些的,所以看她这样,还以为是她像往常一样找工作呢,大家也就没太在意,所以消息倒是没有传的那么快。
但今天这是被杨权他们两口子发现了啊。
所以今天两人才会趁着其他人还没来,就来个找打探口风的。
林青筝想了想,都在一个大队里住着,这事也瞒不住,早晚大家都得知道。
于是就挑着能说的跟他们说了一下。
“是找到了,也是我小姨运气好,正碰巧那天就碰上了,在煤厂里的工作,平时在镇子上上班。”
赵雯一听林青筝这么说,立马就有些激动了,迫不及待的问道,“那这个工作还有吗?现在还招不招工了?”
林青筝无奈的摊了摊手,“赵姐,你说要是这工作还有的话,我至于还坐在这里工作吗?我不也去应聘去了。”
赵雯刚激动上来的情绪,立马就被迫终止了。
是啊,青筝也跟她一样,也是个知青。
要是有这机会,她早就去了,哪里还轮得着她呀?
也是她糊涂了,在这里下乡这么长时间了,竟忘了这个道理。
赵雯有些无奈,更多的还是心酸。
她觉得自己运气总是差了一些,昨天还因为有了轻松的活计而感到高兴,今天就听见周素芳找到工作了。
她们那也不比周素芳差啊,这怎么就没有正式工作呢?
本来她跟周素芳也不大熟悉,但因为有着林青筝也是知青的这一缘故,所以昨天晚上周素芳下班回来时,她就多嘴问了一句,结果就得到这个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