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新年2
一晃就到了过年的日子。
林青筝把吴小菊带回来的铁锅,往空间里一收,回了家就看见,舅妈跟二舅妈正在厨房里忙活,肉馅子都已经剁好了。
把手里的白面和红枣递过去时,大舅妈陈秀花的脸上立马就扬起了个大大的笑容。
别说,她这个外甥女虽然心黑了些,但跟着她吃的时候确实伙食还不错。
那一百个篮子也没白编。
二舅妈陈传芳腼腆的接过枣洗好了,等饭后一家人唠嗑的时候再吃。
“今晚上就吃二合面饺子,甭管平时啥样,今天都吃个饱年,希望来年收成能够好一些,让一家人平时都能够吃饱肚子。”
陈秀花过年难得没说什么,酸言酸语的,她也希望来年运气能好一些。
虽然她们是分家了的,但是父母健在,过年,还是要在一起吃的,所以一大早两家就都过来忙活了。
刘桂芝听见自己外孙女买了东西回来,赶紧把她叫到了屋子里。
林青筝一进屋,就看见姥姥刘桂芝乐呵呵的坐在炕上看她。
“姥姥。”
林青筝叫了一声,就被刘桂芝抓着手安排坐在了炕头上。
“你这孩子,老给家里买什么东西,你自己也还没挣钱呢,住在这里,你也不用觉得不好意思,你娘既然把你安排到这里来了,必然是存着让我们大人照顾你的心思的,你老给我们花钱算是怎么一回事?”
刘桂芝听见他们在厨房说话时,就知道这孩子又买了东西,本来今年他们本来吃玉米面包的饺子的。
林青筝没着急的回答,从怀里拿出手帕,擦了擦脸上的薄汗,这手帕是二舅妈给缝的,手艺确实不错,上面的一些图案绣的真的是惟妙惟肖的。
还以为二舅妈的手艺就算再好,也不至于这么巧,没想到她给的一些花样子竟然都缝制出来了。
中途她见状,还给二舅妈搞来了一些彩色的线,又缝制了一些小动物在上面。
现在也没什么便携的湿巾,这些手帕用起来还挺方便的。
“这不是过年了嘛,大家在一起乐呵乐呵,等年后再想让我掏钱买什么东西,我就算是有那份心也没那份力了。”
“得挥起锄头搞生产了。”
刘桂芝听着林青筝打趣的话,脸色也缓了缓,过年她也不是要说故意说教孩子的,只是怕这孩子吃亏罢了。
她大闺女和女婿是有钱,但家里孩子也多,就算给青筝带了一些钱来,也不能这么花。
一开始也就罢了,毕竟也是怕她为难,当时还没分家,青筝跟着一起吃,难免会惹儿媳不快的。
别看她当时说的硬气,但心里也虚着呢!
两个儿子均已成家,她跟老头子年岁也大了,以后也是指着儿子他们养老的。
趁着现在他们俩还能干,所以这话也能说的出口,可是他们俩要是不能干了,全靠儿子儿媳赡养,她就没这立场说了。
现在不一样了,分家了,青筝这孩子也把老大老二一家稳定住了,她就开始操心这孩子的未来了,才这么大就被就来到这里下乡,手里要是再没些钱,日子可就难过了。
乡下不比城里,虽然青筝现在不用下地干农活了,可说到底也变成农村的户口了。
城里人每个月都有粮食指标,到了这可就没有了。
变成乡下人容易,可要是再想恢复城里的身份,可就难了。
她们没什么人脉,即使是大队里彼此都有些亲戚,可是这年头人也都是现实的。
谁有用谁没用,大家心里都有一个数。
青筝又把得来的工作让给她小闺女了,她这心里就越发觉得亏欠了。
拿着老大一家给的赡养费,还吃着青筝平时买的东西,小闺女那还欠着青筝的人情。
刘桂芝这段时间心里觉得过意不去。
当时是真为了自己小闺女感到开心,可是仔细想想,她这做姥姥的心有偏颇。
说到底,工作是青筝找的,要是没有青筝她小闺女恐怕这辈子都找不着一份这么好的工作了。
时也,命也。
错过了当时的时机,以后想要再碰上就不一定了,这年头城里人的孩子都要因为工作的原因下乡,他们农村人要想找到就更难了。
刘桂芝这段时间辗转反侧,终于下定了一个决心。
当时青筝这孩子说是让周素芳每月给她一半的工资,他们也很认同。
可现在想想有些不妥,青筝运气那么好,又有学历。要是手里没有钱,恰好碰到有人卖工作,错过时机了怎么办?所以她跟老头子俩商量了一宿,决定打算一次性把这钱给青筝。
虽然觉得青筝再遇见有人有工作的消息的这种机会微乎其微,但他们两个老人也不能拖后腿,要不然大闺女该埋怨他们了。
当初老大把孩子下乡的地点改到这里,不就是让他们帮忙照顾着吗?怎么能让孩子处处照顾他们呢?老大要是知道,青筝把工作都让给了她小妹,面上再不说,心里也是有疙瘩的。
毕竟,谁闺女谁心疼?
有机会不吃下乡的苦,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跑乡下里刨食啊?
他们做老人的不能这样。
为了姐妹之间没有隔阂,所以他们商量好了,就按市场价钱买这个工作,但是人情还得欠着。
“青筝,我跟你姥爷仔细想了想,你小姨这份工作应该算是我们买你的,不能让你太吃亏,当时虽说是临时工,可是要是没有你送的那些礼,领导也不能松口,说以后给她转正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