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 姑姑她武力值爆表 - 红兰白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26章

第126章

李明行很清楚,在族长这些老人的心里,如果不是他挑事,李明之早就考出去了。

当初李明行和李明之两人都去县里的学堂上学了,虽然不是同一个学堂,但是两个学堂也不是没有交流。

对于李明之的学识,夫子们都是认可的,都觉得李明之如果去考一定能考上,这么多年了,夫子说起李明之还是觉得他可惜。

但是对于李明行,却是没有任何的可惜情绪,说的多是没去考也许还省了一笔钱。

这真的是非常的刺果果了。

只是说这话的夫子本身是举人功名,而且还当过官,后来因为不适应官场规则退了下来,虽然人家退了,但是人家把自己儿子培养出来才了。

那夫子的儿子现在可是四品京官。

李明行再不甘心也不敢出面反驳说话的夫子。

李明行这些年想的最多就是将李明之一家压下去,无声无息的压下去。

前段时间两个老人生病了,他以为这是一个机会,只要两个老人多病上一段时间,一定能拖垮李明之一家。

到时候就没有人能和自己相提并论了。

但是他没想到两个老人竟然死的那么快!

李明之一家甚至都没找人借钱,两个老不死的就死了。

这让李明行愤怒非常,可是却也无可奈何。

其实两个老人生病的时候他不是没想过要不要动手脚,但是生病这个事情,他自己本身也不会医术要动手脚就要找人帮忙。

不管找的是谁,都有可能会败露,他手里的钱也没有多到可以让人彻底的守口如瓶。

李明行拦着爷爷奶奶,一副为难的表情。

“祖父祖母,咱们该回去了,宜真妹妹不愿意出嫁就不愿意出嫁了,咱们也是好心,裕荣侄子学习应该是不缺钱的。”

李明行这话族长他们倒是明白了,李三木夫妻之所以比这宜真嫁给丁地主家的儿子,是为了李裕荣这个孩子。

李明之家里的日子就算是能过下去,可是要说拿出多少钱里给李裕荣念书那是不可能了。

之前李明之家里就没有多少余财,两个老人生病后就更不用说了。

“兄长说笑了,裕荣这孩子还小,下次参加科举也是怎么也要五年后,五年的时间,我李明之要赚不到他参加县试的钱,那也是我这当爹的没用。

哪里有卖了家里的姑姑给侄子筹钱的?这样的人就算是考出来了,将来也不会是什么好官,相信官场上的官爷们也是这么认为的。”

李明之冷漠的看着李明行。

这话实在是讽刺人,李明行家里前段时间可才刚刚卖了一个女儿呢!

当然对外说法是嫁人了,但是村子里谁家嫁女儿收彩礼是收了整整五两的。

何况还是十三岁的女儿嫁给了一个四十岁的鳏夫,这个鳏夫的小儿子都比小姑娘大了整整七岁。

疼女儿的人家哪里可能将十几岁的女儿嫁给这么个人,说起来这女婿还比岳丈大了九岁。

毕竟岳丈也才三十二岁。

李明之大话的让李明行的脸色异常难看,其实李明之也是后来才知道女儿是嫁给了现在的女婿的。

一开始他以为女儿是嫁给对方的二儿子的!

毕竟对方的二儿子现在才二十岁,没成婚。虽然年龄大了点,但是头婚配头婚,年龄大点完全没问题。

结果谁能想到呢,成婚的时候他才猛不丁的发现,女婿竟然是那个当爹的!

年龄比他都还大!

他很愤怒,可是他有气都不知道该朝谁发,拍板定下婚事的人是他娘,他自己过问了却没有问清楚,他能怪自己还是怪他娘?

“你个不孝顺的崽子!你说什么呢?!我孙女婿年龄大怎么了?对我孙女不知道有多好!我孙女在家里不用下地做体力活,每天只要侍候一家子人的吃喝就够了,还能时不时的吃顿肉,不必在在日子过的舒心!”

“呵呵。”

李明之不想说什么,对于自家奶奶的说法出了冷笑没别的反应了。

张家真要这么好,为什么没见他们村子里的人将女儿嫁给张家?

张家是比李家有钱,但是有钱的也有限。

他那侄女嫁过去确实是不用下地,那是因为张家的地张家的兄弟几个都能耕完,完全不需要她。

在家里做家务就是享福?

他奶这是当婆婆当久了,没看到儿媳妇的苦了。

张家兄弟共十一个,还不包括姐妹四个,当然姐妹四个都已经嫁人了,但是儿子们出了老大结婚了,后面的课没有一个结婚的。

张家的老娘能生,所以女儿不愁嫁,但是儿子却娶不上媳妇。

张家的兄弟太多了,最小的现在才六岁。

而张家的老娘就是在六年前生小儿子的时候大出血没的。

十一个儿子加上四个女儿,整整十五个孩子,如果说在最初的几年里,张老娘还有时间去养一下身体。

那后面正就是每年都在生孩子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