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群起而乱灵域变天
嘉佑一百七十年的六月,距离蒲蓓儿消失已经一月有余。
可大兴城好像并没有因为失去一个人就停止运转,单单只有蒲府,几乎每日都处在一个压抑的氛围里。
永康伯夫妇在蓓儿消失之后,才幡然醒悟,对自家女儿的关爱有多缺乏。
可是无论再怎么后悔,人已经不见了。
这日,蒲夫人来到蓓儿的房间,吩咐丫鬟屋内物品都不能动,打扫干净就行。
她害怕蓓儿回来后,会不习惯。
可一看见屋内的物品陈设,难免睹物思人,蒲夫人掏出罗帕不停地拭泪。
“蓓儿啊,你到底在哪里?为娘后悔了,你喜欢弹琴也好,吹笛也罢,我跟你爹都不会再拦着你了。你回来吧,回这个家吧……”
对着空荡荡的屋子,蒲夫人说了很多,说到最后只能听见低低的啜泣声。
涂南在院子里目视这一切,不禁感慨道:“人为什么非得要有所失去,才能有所珍惜呢?”
苏迩紧挨着涂南,安慰道:“蓓儿会没事的,会没事的……”
与此同时,大兴城外的汴州一带,已经连着干旱足足三个月。
这一带的土地,千里无禾,饿殍遍野,瘟疫横行。
百姓民不聊生,不少灾民都在往大兴城这边赶。一时间,城边上聚集了数千个无家可归的灾民。
若说拿其他地区的粮食来支援汴州,可是恰逢遇上天灾年,多地粮食皆供不应求。
连自己州府的百姓都顾不过来,又如何去援助汴州呢?
国库空虚,朝廷不作为,皆让汴州一带的百姓寒了心。不少农民伙同山贼起义,灵域境内,到处都乱得不成样子。
“如今国难当头,竟无一人敢言,朝廷拿俸禄养着你们,难道全是吃干饭的吗?”
皇甫昌背着手站在龙椅前,雷霆大怒道。
天门大开那件事都没把他气成这样。
实在是这次的情况十分棘手,既要解决粮食问题,又要安置流浪的灾民,更糟糕的是要如何安抚那些农民起义军呢?
太多麻烦事情了,不说各州府,就算是朝廷内部也早已乱成了一锅粥。
大殿内,朝臣们皆跪匍在地,不敢说话。
只余大皇子与长公主站在最前,但也都弯曲着身子,不敢直视盛怒的皇甫昌。
哐当——
皇甫昌为泄怒,甩手便扫掉案上各州府递来的奏折。
殿内的众臣惊得身子一抖,不乏有人吓掉了手中的笏板,在大殿内发出清脆的声响。
良久,皇甫昌才缓缓转过身,厉声道:“户部尚书何在?”
户部尚书王学山后背突然腾起一股冷汗,可听到陛下叫他,他忙捏着笏板,踉跄着身子出列,道:“回陛下,臣在!”
皇甫昌问道:“国库还有多少粮食?”
户部尚书犹豫不决,颤巍巍道:“还有不……不足两千万石。”
皇甫昌捏紧了龙袍下的拳头。
若在平时,无论用于赈灾,还是赏赐,每一年余存的粮食怎么也有七千石。
可如今,所有人都暗自咬着牙。
皇甫昌更是气得面目扭曲,今年的天灾是他即位以来最严峻的一次。
甚至已经能威胁到他的皇位了。
他努力保持一个皇帝该有的冷静,问道:“具体还有多少石?”
户部尚书举着笏板回道:“一千七百万石。”
所有人的心都凉了又凉。
受灾祸影响,他们这月的俸禄也受到削减。如今国库空虚严重,他们都在隐隐担心,不会还要削吧?
“父皇,儿臣有一计。”
这时候,大皇子皇甫奕出了列。
终于有人敢于发言,皇甫昌龙颜微微舒展,急不可耐道:“说。”
“如今国库存粮不足,可眼下灾民越来越多,以此造成瘟疫、起义的问题数不胜数,其归根结底还是粮食的问题。儿臣的想法便是从存粮颇丰的世家大族里借用,先渡过难关。”
伯明寒浊胡须一抖,大皇子这是想借天灾一举除掉那些世家呀!
什么借用,这分明就是抢占!
真是好狠的心,好阴的计谋。
殿内的众臣纷纷议论起来。
大皇子可看得分明,他父皇的眼底划过了一丝犹疑。
他动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