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浮出水面3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女子幽幽念着诗句,仿佛有青铜所铸的编磬声穿透时光,倾诉着千年前的爱恨痴心……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讲了一对夫妻被迫分离,双双殉情的故事。”
梅瑾萱坐于承乾宫,回想着昨夜肖盼玉临死前呼出的诗句。
大火已经平息,惟有繁音阁只剩下一堆焦炭残桓。
齐宁安昨天就带着宫正司的人,把繁音阁伺候的宫女太监都拉走,忙忙碌碌了一个晚上,宫正司里惨叫不断,血腥味几乎飘到宫城外去,可就这样,也只得到了一个——“意外”。
“火是从屋里燃起来的,经勘查,乃是炭盆中火星蹦出,点燃了帷幔所致。繁音阁的太监说,自从肖太嫔来过承乾宫后,六局二十四的宫人怕惹贵妃不快,就悄悄把繁音阁的份例给换了。本该送来十斤银霜炭,结果变成了十斤白炭,这才导致了这场大火。”
素晴复述着从宫正司传来的消息。
梅瑾萱听到后,非常细微的牵动了嘴角,眼神犹如江水中的漩涡,平静、诡谲。“不错。”她评价道:“一石二鸟,推到本宫身上了。”
素晴叹气:“他们做的干净,看来就算是宫正司也查不出什么了。”
梅瑾萱和素晴心里都清楚,繁音阁的这场大火绝不是“意外”这么简单,一定是背后主使想要杀人灭口。
但可惜,就算她们心里清楚,就算李惑心里也清楚,但他们终究无能为力。
他们就像山里永远差一步的猎人,永远只能追在狡猾猎物的身后,但他们又不能放弃,只能被它牵着鼻子走。
说实话,这滋味并不好受。
梅瑾萱指尖敲了敲桌子:“看来谜底还是在那首诗上。”
站在旁边一直安静听着的素凝,突然想到什么,开口:
“今天婢子听到外面的宫女太监议论,说肖太嫔念诗,是临死前想到情郎了。”
梅瑾萱和素晴一齐看向她。
素凝:“就是礼部的吴侍郎。据说当年,肖家曾有意把肖太嫔许配给这位吴慧中大人,可惜肖贤妃猝然离世,肖家舍不得宫里的好处,便退了和吴家的婚,送女进宫。”
梅瑾萱点点头:“我也听过这事,是真的。不过……”
她沉吟片刻,说:“背后之人在宫中谋杀太嫔,想来也付出了不菲的代价。而能让他下次决心,一定是知道肖太嫔有了背叛之心。”
梅瑾萱抬眼看素晴:“我们的冬枣糕有效果。”
素晴眨眨眼:“娘娘是说,肖太嫔知道了奶娘的死讯,决定弃暗投明,结果被背后之人发现,才痛下杀手?”
梅瑾萱点头:“可能很大。所以,肖太嫔在临死前,绝不会只是思念‘旧情’,她是想借此向我们传递消息,为她自己报仇。”
素凝颇为可惜地感叹:“都说将死之人,其言也善。可肖太嫔这‘善’言也太隐秘了些。”
梅瑾萱摇了摇头:“看来她对肖家还剩几分情谊。”
素晴接话:“估计,她也是知道单凭她死前的几句证词,无法为幕后主使定罪,反而会让人迁怒肖家,为整个肖氏带来灭顶之灾。”
梅瑾萱说不清是冷嘲还是惋惜,轻叹一句:“优柔寡断了一辈子,到死也如此。”
突然她似乎想到什么,提起笔来,想要写什么东西,可没等到她落下一字,秋水便从外面推门而入:
“娘娘,查到了。”
屋内三人齐齐看向她,她也不卖关子,赶紧说:“虽然几经托转,层层伪装,但关苇遇见孙氏的合方堂,背后主人乃是和亲王,确认无疑。”
“和亲王?”梅瑾萱把笔放下:“我倒是真没想到。”
就之前玉蕊父母和石招娣被灭口的事情了来看,和亲王在先帝去世之后豢养了几个死卫也不无可能,但是一个王爷,一个外男,如今真的还能搅动起后宫的风雨吗?
梅瑾萱陷入沉思。
“对了娘娘,还有一件事。”秋水犹豫片刻,开口:“之前关苇提到那个,追到京城的‘黄家人’也找到了。就在合方堂的后院,被我们的人劫了出来。”
梅瑾萱挑眉:“他知道什么?”
秋水摇了摇头:“他说带他出村的人只说,能让他发财。到了京城就一直把他困在后院里,他什么都不知道。”
梅瑾萱并不意外,轻描淡写地说:“既然没用,那就杀了吧。”
秋水的神情说不上是轻松还是痛快,那双眼睛里还出现了思索、茫然,还有一瞬间的怔忪。
她说:“关苇在天有灵,应该可以安息了。”
说着,她转身,打算去执行梅瑾萱的命令。
“等等。”
梅瑾萱突然叫住她。
秋水以为她还有什么吩咐,没想到梅瑾萱却只是细细打量她,好一会儿才开口:
“我记得……你似乎也是被人拐走的。”
高悬天上的太阳,阵阵飘香的丹桂,还有青石板路间一列而过的蚂蚁……
这些构成的灰白色画面,便是秋水对于家乡仅剩的记忆。
她四岁时被人拐走,卖给一个农家富户做童养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