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失散多年终团圆(1)
当宾客们一离开德庆侯府,御郡王为替心仪佳人出头,不惜得罪主家的言论就迅速传开,轰动整座京城,听说当晚杜禹帆被德庆侯怒斥跪祠堂,吴佳颖跟郑芊卉也分别被家人禁足</p>
第二天,赵钧带了吴襄、常以彻及几个精兵营交好的权贵子弟,声势浩大的来到璃之艺坊,买走了大半家店的陶艺品,消息就如一阵风般再次传遍京城的大街小巷</p>
“看来御郡王不是随口说说,是真的心仪鹿璃姑娘,昨天才在德庆侯府当众舌战杜世子等人,今天就带一群人到她的艺坊,是用行动来替她撑腰呢”</p>
“如此大方示爱,御郡王是真男人”</p>
“我要是鹿璃姑娘,一定马上嫁给他”</p>
男女老少议论纷纷,但多是羡慕鹿璃的居多,赵钧是郡王爷,俊朗多金,家中只有一母,皇上看重,与兴王、吴襄等权贵相交,嫁过去不但是妥妥的郡王妃,而且侍候的长辈少,独享的尊贵多,怎不教人羡慕</p>
何况,御郡王这两日的行为举止已展现对鹿璃的力挺、呵护及宠爱,靖天侯府若是没有任何行动,甚至拿翘不理,根本是要误了鹿璃的幸福</p>
靖天侯府上下自然也都听到这些议论,其实昨日鹿璃一回府,就让听闻消息的鹿家人包围住一通关切</p>
鹿璃一脸没事样,但随行的丫鬟在叶氏追问下,还是将这些日子小主子在贵女圈被刁难的事说了出来</p>
“真的没什么?嘴巴长在他人身上,谁爱说就说去,我又不痛不痒”鹿璃还是一副不在意的神情</p>
但鹿家人心疼啊,是他们疏忽了,如果多用点心,就该想到失忆了的她不可能适应贵女圈的交际氛围,他们本以为姑娘家凑一起容易交朋友,就别让人陪着,没想到反而让她独自面对那些冷嘲热讽</p>
幸好赵钧挺身而出,还为了捍卫鹿璃名声不惜自贬,不然外面对鹿璃的议论绝对不会是这般正面</p>
如今,外头都等着看他们靖天侯府的态度,他们可不能半点动作都没有</p>
于是一家人商量过后,决定再次设宴邀请姚氏与赵钧,一是致歉,二是感谢,三就是主动谈小俩口的婚事了</p>
拜帖送到御郡王府没多久,这个消息又传遍了京城,老百姓们像在茶楼听戏般,紧盯着两方的动作</p>
就连在皇宫中的朱清也耳闻此事,兴致勃勃的跟兴王、吴襄说:“御郡王动作可真快,朕得想想该送什么贺礼了”</p>
兴王跟吴襄对视一眼,皇上贺礼一送出,满京城就知道赵钧备受皇上青睐,可以想见御郡王成亲那日,送礼的人怕是要挤坏御郡王府的大门了</p>
赵钧赴宴那日,有一大半京城百姓都挤到靖天侯府周围引颈期盼着,突然,有人兴奋大喊,“来了来了!”</p>
赵钧与姚氏的马车来到侯府大门前,鹿书逸身着一身石青色袍服,带着妻儿亲自迎接,其中鹿璃是最雀跃的,她早早就起床打扮,美丽又乖巧的跟春花一起站在母亲身后</p>
春花朝她小声说着,“你钧哥哥这次阵仗可不小”</p>
鹿璃勾唇一笑,可不是,马车前后有不少丫鬟侍从,但她也知道钧哥哥要走到这一步有多辛苦</p>
姚氏母子下了马车,赵钧今日显然特别打扮过,一袭玄色缎衣,外罩的轻纱上,以金丝银线交错绣着繁复的图案,绣着图纹的白色腰带则挂着一块温润的上好暖玉及一枚精致的陶件,整个人看来华贵不凡,风流倜傥</p>
姚氏挽髻,头戴玉饰发钗耳环,一袭金丝绣线淡紫裙装,不张扬且端庄,整个人散发着柔和的贵气</p>
论地位,姚氏及赵钧显然高于靖天侯府,因此鹿家人施以一礼,但姚氏母子也礼貌的回以一礼,众人一起进了厅堂,纷纷落坐</p>
虽然身份不同,但姚氏并未摆架子,她本就不是会记仇的,眼下面对的是鹿璃的家人,今日又是来说亲事的,她高兴都还来不及呢</p>
富丽堂皇的厅堂内,鹿家人多少有些尴尬或瞥扭,但鹿璃看着姚氏笑得开心,看着钧哥哥更是笑得眼儿弯弯,让时不时看向她的四个亲哥哥都明白,这妹妹的心早早就挂在人家身上了</p>
“喂,你表情稍微节制一下好不好?没看到除了义母外,你爹跟你哥哥们表情都不太好吗?虽然今天婚事肯定能成,但你也表现出一点点的不舍嘛”春花压低声音在好友耳边说道</p>
丈母娘看女婿愈看愈有趣,叶氏的表情就是如此,万分的满意,但鹿凡兄弟四人就有种妹妹要被别的男人抢走的不舍与不愿</p>
鹿书逸也有点小郁闷,但看着如朗月清辉般的赵钧,再看看女儿的娇美模样,站在一起的确是对璧人</p>
双方寒暄几句后,赵钧直接开口求娶,神情坚定,“不瞒侯爷,其实在白水村时我与璃儿已经说好要成亲,只是我希望能在双方亲人的祝福下将她娶进门,这才延后婚期,并想方设法打听她家人的下落虽然最后是侯府的人找上门来,后续又发生不少事,但自始至终晚辈对璃儿的心意都不曾改变,还请侯爷与夫人应允,将璃儿交给晚辈,晚辈一定会让璃儿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p>
姚氏也跟着开口,“我一直视璃儿为自家女儿,她嫁过来我也必定将她疼若珍宝,请二位放心”</p>
鹿书逸夫妇互视一眼,微微一笑,点头答应婚事</p>
赵钧深情的看着鹿璃,鹿璃也回望着他,一脸粲笑</p>
鹿家四兄弟看着这一幕,心里非常不愉快,就算未来妹婿十项全能,俊美非凡,但他们就这么一个妹妹,即将拱手送人,怎能不闷</p>
御郡王府与靖天侯府定下婚事的消息迅速传开,朱清立刻下旨给礼部筹办两人大婚,由钦天监挑选吉日,再与鹿家行纳采之礼</p>
赵钧跟姚氏自然希望日子愈快愈好,礼部这边也做了个顺水人情,选了个最近的日子,就在一个月后</p>
赵钧有心,吉日一确定,就让影子派人将喜帖送至景水镇与白水村,安排马车送叶真、叶腾文及善工坊的常老板、老刘及宋佬家的宋爷爷及宋二婶进京,这些人对他跟鹿璃能修成正果,都有程度不一的贡献</p>
不过,宋爷爷及宋二婶都婉拒进京,一个年纪大,一个与赵家还有旧怨未解</p>
其实自从赵家平反,赵钧就派人给他们送上谢礼,毕竟他跟母亲在白水村生活时都曾受到他们的帮助</p>
自然,将鹿璃作品带到京城的瓷玉轩老板颜文兴也将是座上宾</p>
再过几日就是大婚之日,御郡王府上下忙得脚不沾地,府中管事却突然快步冲进大厅</p>
此时赵钧跟姚氏正核对着宾客名单,见他神情激动,母子俩皆是一怔,“夏总管,出什么事了?”</p>
“是……是老爷,大少爷,还有……”夏总管太激动了,竟说不出完整的话来</p>
母子俩脸色不变,尤其姚氏,急得抓住他的手,“夏总管,他们怎么了?有消息了吗?”</p>
下一瞬,赵钧欣喜若狂的大叫,“爹!大哥!”</p>
姚氏转过头,也看到走进来的两人,瞬间泪如雨下,奔上前去,“承、承轩?霁儿?”</p>
赵承轩紧紧抱着妻子,强忍住男儿泪,赵钧也紧紧握着大哥赵霁的手,四人目光相对,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要问,但喜悦的泪水止不住,喉咙梗着酸涩,迟迟无法说出话来</p>
夏总管则在一旁拭泪,御郡王府用了很多赵家旧部的人,因而赵承轩父子一上门,便有不少人认出他们,又惊又喜跑去叫他,说来他们这些赵家旧部对赵承轩和赵霁可比年轻的赵钧还要熟</p>
一家四口缓和了情绪,喝了口茶,赵承轩父子就说出这些年的境况</p>
当年两人进京,本想给祖先平反,没想到事情进行得并不顺利,还被曹家人给盯上,父子俩不得不展开逃亡,连在京城的旧部也不敢联系,就怕暴露了会被曹家给一锅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