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携民渡江 - 走进三国 - 魂卫大夏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走进三国 >

第二十九章携民渡江

诸葛亮初出茅庐,便以智谋火烧博望,熊熊烈火映红了天际,曹军在火海中狼狈不堪,锐气大挫。曹操在许都得知战败的消息,愤怒不已,他那威严的面容因怒火而显得更加阴沉。

“诸葛村夫安敢如此!”曹操怒吼道,声音在宫殿中回荡。他不甘心失败,立刻下令曹仁再次进攻新野。

曹仁率领大军气势汹汹地朝着新野进发,却不料又中了诸葛亮的妙计。夜幕笼罩下,曹仁在混乱中侥幸逃脱,带着残兵败将匆匆逃离战场。

回到许都内,曹操怒不可遏,他在朝堂上大发雷霆:“诸葛村夫安敢如此!催动三军,速向新野进发!”

这时,旁边一文官上前说道:“丞相兴义师,取荆襄皆为百姓。今初至襄阳,必先收买人心。刘备已带百姓入樊城,不如先招降刘备。刘备若不降,则可见我爱民之心;刘备若来降,在荆州之地不战自定。”

曹操想了想,觉得此计可行,于是便问众人道:“谁可为使?”

有人回道:“我军之中,有一人与刘备至厚,可做说客,乃是徐庶徐元直。”

曹操听后摆了摆手:“不可,他不曾为我设过一计。若使他去,恐不复回呀。”

另一人说道:“丞相请放心,徐元直素爱面子,如不回恐贻笑于人。成与不成,定会返回。”

曹操思虑了片刻,终于答应了让徐元直前去说服刘备。

徐元直来到了新野城内,众人见他到来,很是高兴。刘备更是惊喜地说道:“元直从天而降,如久旱而甘霖呐,备心中实感欣慰。水镜先生早有预言,使君若得卧龙可安天下,我看果然不错。”

众人哈哈大笑。徐庶感慨道:“自草庐一别,你可叫我日夜操劳啊。如实招来,可是曹操让你来说降主公?”

徐庶无奈道:“曹操使我前来劝降主公,是来收买人心也。今曹操兵分八路,填白河而进,樊城恐不可守,需另作计议。”

诸葛亮听后连连点头:“36计走为上计。今日得与诸位相聚,庶心愿已足,两军交战不便久留,庶告辞了。”

刘备连忙拉住了徐庶:“元直既来,真可再入虎狼之地?使君庶若不回,恐惹人笑。今老母以丧,抱恨终天。主公,庶虽身在曹营,发誓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计出一谋。主公有卧龙辅助,何愁大业不成,庶且告辞了。”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为贵,以民为本以民为重,君轻民贵呀。诸葛亮想了想,说道:“可令人遍告百姓,有愿者同去,不愿者留下。”刘备想了想,便同意了孔明的建议。

城楼上一小兵拿着铜锣,一边敲一边喊:“曹兵将至,有愿跟随刘使君者,一同过江往襄阳暂避……”

滔滔江水,漫漫路途,百姓们扶老携幼,艰难地前行。他们的步伐沉重,面容疲惫却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

“百姓何辜遭离乱,欲渡长河少行船。民不弃我,我难舍,瞻前顾后,心呛然。立大业,民为本君为轻,民得平安,天下安。风飒飒,路漫漫,扶剑昂首问苍天。古来壮士多苦厄,鲲鹏何日得高旋。臣子不能建基业,老去无颜对祖先……”歌声在人群中响起,带着无尽的悲怆。

刘备等人来到襄阳城下,大声呼喊:“刘综贤侄快打开城门,我等只为救百姓绝无他意。百姓已疲惫不堪无力行走,只要汝将百姓留下,我等将士立即就走。”

蔡瑁听后,觉得有诈,心中暗想:“一定是兴兵问罪而来,令百姓为掩护,切不可中奸计。”于是便命令士兵弓箭伺候。

这时,小小的刘综试图阻止蔡瑁,但无奈没有兵权在手,一切皆是枉然。

一员大将走上了城墙,大骂蔡瑁道:“卖国之贼,刘使君乃贤德之人,今为救民而来投,为何拒之城外?”

这员大将随即命令手下打开城门,喊道:“刘皇叔快率兵进城,与我共杀奸贼!”

刘备在一旁感叹道:“本欲保民,反而害百姓,我不入襄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