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留恩不留义留义不留恩 - 就时论势 - 董双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就时论势 >

第71章留恩不留义留义不留恩

第71章留恩不留义留义不留恩临淄城,深夜国府……

随着一声急促的敲门声,惊动了正在府里熟睡的国懿仲,国懿仲侧身树耳静听,只听外面风雷滚动,国懿仲还以为自己误听,于是没有多想倒头便睡,紧接着又是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这下彻底的把国懿仲给激怒了。

“谁啊?”

敲门之人没有回应,国懿仲心生好奇,便走向门口,拉开一道门缝往外探了探,突然一道黑影冲门而入,将国懿仲往里猛地一推,黑影随手将门紧闭。

国懿仲急忙从桌子上拿来烛台,来照黑影。

“请兄长救我!”说着黑影给国懿仲跪下。

“国石!你怎么一身乞丐装扮?出了什么事吗?”

说着国石呜咽地哭了起来说道:“宗家被管夷吾给废了,咱们在麦丘的所有矿山盐场全部被管夷吾收了去。”

突然外面清光一闪,电闪雷鸣,国懿仲整个身子为之一振。

“哦……其他人怎么样了?他们人都还健在吧?”

“都在!只是被关押在历下城,弟是乔装打扮才逃了出来,特地赶来临淄告知兄长的,管夷吾那家伙很快就要对本家下手了,兄长要早做打算。”

国懿仲冷哼一声,“国石你放心,这几日朝中许多大夫都在弹劾他,为兄本就不赞同新政,但碍于国君一直处于观望,现在他自己主动找事,那我也就不客气了。明日我便上朝,我要让管夷吾身败名裂,死无全尸。”

外面电闪一个接着一个,把这个世界照的如白昼般,国懿仲站在暗处,宛如一头夜间行动的捕食者,静静等待机会。

次日清晨,原本寂静的临淄城,今日却人声鼎沸,这些从全国四面八方赶来的士卿贵族们一早便收到了齐桓公的召见,纷纷攘攘地拥挤进宫。

时候还早,齐桓公并未先到,只是让宫里寺人给各位士卿贵族们端茶送水,好生招待。

不久这一大帮人便不约而同的开始聊起来,他们纷纷指责管夷吾的过失。场面顿时热闹非凡,国懿仲与高傒也在其中,这也是他们这次为何有底气敢与管夷吾对着干的原因之一。

齐国最大的两大家族,此刻正团结齐国近乎全部的士卿贵族,事态已经是相当严重,齐桓公今日若不给个明确的说法,恐怕齐国将会陷入混乱很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

此时,齐桓公手捧书卷刚到宫门,只听见里面人声鼎沸都是些批评的话语,于是他站在宫门外略一点头,从容迈步走进宫里,原本里面诸位谈笑风生,此刻全部变的鸦雀无声。在宫里忙着伺候的寺人们全部退到一旁,毕恭毕敬地站好。

顿时在场众人都感受到了那种天威不测与君临天下的双重压迫感,这种感觉是齐僖公和齐襄公所没有的,仿佛这是齐桓公独有的气势。

“嗯?诸位怎么不继续说了?”齐桓公安然若泰坐在君位之上俯视众人。

齐桓公放下手里的竹简,说道:“哎呀!明明已经开春了,可这天气呢!还是这么冷。高傒,国懿仲你们二位冷不冷?”

二人相视一见,一口同声道:“君上,臣等不觉着冷。”

“哦?都说春捂秋冻的,看来是寡人身子骨弱了,你们都比寡人强啊!”

众人抬眼一看,果然齐桓公还穿着棉衣,显得整个人都十分臃肿,样子很好笑,但众人都不敢出声。

“这个……管夷吾……他来了吗?”

寺人回道:“禀君上,相国大人以到临淄,正等听宣。”

“好,你去叫他进来。”接着齐桓公拍了拍自己身上的棉衣问底下所有人,“寡人这个样子好笑吗?”

“这……”没有一人回答,齐桓公笑了笑说:“寡人也觉得好笑,今早寡人照铜镜,简直是辣眼睛,就是不能直视的意思,弄得自己很滑稽,虽然让寡人难堪但他确实能保暖,因为即便是难看寡人也要穿,诸位要觉得好笑可以笑嘛!本来就很好笑为何不笑呢。”

低下还真有人当众笑了出来,但很快意识自己失态,急忙捂住自己的嘴巴。又过了会,底下有人嘟囔着:“国君的样子还确实有些好笑。”被一两个人节奏带起来,最后下面轰然大笑起来。

齐桓公笑道:“请诸位尽情欣赏。”

“臣管夷吾参见君上!”

顿时,宫里的笑声戛然而止,众人让开一条道路让管夷吾走,管夷吾在众目睽睽之下走进来。齐桓公也改容说道:“给相国射坐,咱们说回正事,相国欲推新政,官山海新税制,但诸位士卿贵族皆不赞成,今我把相国叫回你等当面辩论。”

“君上此事无需辩论,此相新政断然不能推行,眼下在这里的人都是齐国非富即贵的人,这说明什么,君上这就是天心,这就是民意啊!”

“对,对,国石说的对,这里有君上,有我等,这就是天心,这就是民意,相国不识天心民意早晚是要祸国殃民的。”

管夷吾一言不发,齐桓公眼神满怀期待看着管夷吾,静静等待着他的反击。

管夷吾递给寺人一卷书简,“君上,这是臣拟定的新府,名曰虞衡府,设置命官管理齐国山林川泽的一切。方便在全国推行官山海新税制。臣以在麦丘设立试点,效果显著其政可行。”

国石激动的说道:“管夷吾!你竟敢自作主张,君上并未同意设立什么虞衡府,你胆敢私设是何居心。”

管夷吾瞟了一眼国石,讥笑道:“你不在历下,跑临淄来做甚?”

“你!我……”国懿仲用手将国石挽到身后,站上前来向管夷吾拱手作揖道:“相国大人对史纪可有了解?”

“略知一二!”

“好你可知夏商朝之政事?”

“国大人您是何意?”

国懿仲笑道:“夏商之政事,一切政事从易,国用不繁。盐与百物同等,官不统制,任民自由产制运销。官与民互不干涉,互不相扰。故此从古至今尚无专门盐政。百姓与官和谐共处。若按相国之意,你这是逾制违背祖宗法制。若推行相国之政,这原本的民不与官斗,官不与民扰的局面就会被你打破,请问相国如何解决此事。”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齐刷刷的看向管夷吾,这种如泰山崩于前的紧迫感,令管夷吾自己脸上冷汗直冒。

其实国懿仲的话并无道理,而管夷吾也知道此项新政的弊端,但这个时代已经不是夏商,他知晓一代人只能负责一代事,这个时代的事情必须由管夷吾他要负责,因此他就必须赢得这场辩论。

管夷吾调整鼻息长舒一口气:“如今周朝衰落,诸侯并起。周制礼法对诸侯国的束缚正在削弱,国与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发生,我齐国之所以没有遭受领国兼并是因为我齐国足够强大,可这又能维持到几时呢?我想在座的诸位都无法预料说不定哪天一天就会轮到我齐国被兼并。因此唯有不断变法图强才可立于不败之地,在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防患于未然,若我齐国一直居安不思危那么这一天迟早会来。周朝便是如此。”

“大胆!管夷吾你竟敢出言不逊侮辱天子,当今圣明。”国石说道。

管夷吾冷哼一声,接着说道:“回君上,臣就任相国时就说过,在下是小人尔。为了能使齐国适应接下来更加激烈的诸侯争战需要,必须致力于富国强兵。富国强兵首在兴盐铁之利,推行“官山海”政策,规定盐场矿山林地皆属国家所有,国家对食盐的生产买卖加以管理。既然这是前无古人之事,那么我管夷吾愿开中国盐政之始,传于后世。若后世君子能领悟在下之心意,则恩泽无边。若领悟不到……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也不必强求。”

齐桓公问管夷吾:“相国大人,此法可是千年之法。是非功过需要用千年光阴来论证对错。相国你可要好好想清楚,若对则流放后世。若错则遗臭万年。你可要想清楚了,现在改还来的急。”

管夷吾笑了笑道:“世间本无对错,光阴会证明一切。”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