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神秘岛(31)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海底两万里 神秘岛 - 凡尔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46章神秘岛(31)

第146章神秘岛(31)

纳布回答说:“朱普可是我的徒弟啊,很快它就能干得和我一样好啦!”  水手笑着反驳道:“肯定能超过你,因为,纳布,不管怎样你干活时老是不停地说话,而朱普不这样,仅凭这点就比你强!”

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朱普现在对业务已十分精通了。它能做很多工作了:打扫房间,转动烤肉铁钎,拍打衣服上的尘土,摆放木柴,伺候用餐,而且每天晚上都要给已躺下睡觉的彭克罗夫掖好被子,自己才去睡觉。朱普师傅对彭克罗夫的细心周到的照顾,让彭克罗夫非常高兴。

岛上居住者的健康状况很好,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很健康,没有生病的。在这个温带地区,这片空气温和、气候优良的土地,很适宜人类居住。他们的户外生活使手和脑都得到了锻炼,因此他们感觉自己永远都得不了病。

确实,大家都感觉身体越来越好。这一年来哈伯特已长高了两厘米,相貌也变得棱角分明,更像个男子汉了,他决心无论在身体上还有思想素质上都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此外,他除了干活,还利用一切余暇时间来学习。箱子里的那几本书成了他的教材,他一遍遍地阅读学习。除了向大自然、向实践学习外,他还向记者学语言,向工程师学科学。显然,这两位老师都很愿意教他。

工程师决心要利用一切方式,把自己掌握的全部知识都传授给小伙子,而哈伯特则像块海绵一样把老师讲的内容充分吸收进去。

赛勒斯·史密斯想:“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他就可以接替我了!”

3月9日左右,暴风雨天终于结束了。在这夏天的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只有三四天是晴天,其他时间总是天空阴霾、乌云密布的,空气也被雷电的震荡搅得混浊一片,不是下雨就是起雾,好像已经不能恢复到以前的清亮了。

其间,母驴顺产生下一头小母驴。畜栏的情况依然不错,但羊群的队伍壮大了,已有几头羊羔在棚下咩咩地叫,纳布和哈伯特看到这些欣喜万分,他们各自在新生的小羊羔中发现了自己的最爱。

他们还尝试驯养西猯,也获得了圆满成功。因此,家禽饲养场附近又增添了一个畜栏。在纳布的照料下,有好几头小西猯生活在里边。它们每天都在长膘。每天负责给它们送食物的是朱普师傅。它一丝不苟地做着自己的工作,按时把刷锅水和厨房里的下脚料等送过去。有时候它也会跟这些小动物嬉戏,开心地拽着它们的尾巴,但并没有任何恶意,只是把小尾巴当做玩具,觉得扭动这些小尾巴很好玩。看来朱普师傅也具有童心呢。

一天,彭克罗夫在和工程师聊天时,提醒他要记得曾经答应过自己的事。他记得,但没时间去做。

彭克罗夫对他说:“您说过,赛勒斯·史密斯先生,‘花岗岩宫’的长梯会有一种装置来代替,您会选择一天来安装的,是吗?”

赛勒斯·史密斯答道:“您说的是升降机!”

水手回答:“名字无所谓,您要是愿意的话,就叫它升降机吧,只要它能轻松地带我们升到住所就行。”

“彭克罗夫,这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它有这么大的用吗?”

“当然很有用的,赛勒斯先生,想想吧,不用再负重爬长梯了,轻松地就升到了‘花岗岩宫’。这绝对是奢侈的享受呢,是多么舒服啊,这个东西真是太有用了,是不能缺少的啊。”

赛勒斯·史密斯回答说:“好!我们就来制作,看看能让您满意吗。”

“但是您没有制作的机器呀。”

“我们自己制造。”

“是蒸汽机吗?”

“不,是水压机。”

工程师胸有成竹,操纵升降机需要力量,而眼前就有现成的自然力量可用,并且只要他想用,一定很容易办到。

其实真的不难,只要将给“花岗岩宫”内部供水的那股小水流的流量加大即可。于是,大家扩大了那个泄水道上端的开在石头与杂草之间的泄水口。这样,一个力量很大的瀑布就在过道深处产生了,而那些过满的水从内井就流走了。

工程师在这瀑布下面安装了一个带小桨叶的圆筒,圆筒和外面的一个轮子连接在一起,轮子上缠绕着结实的缆绳,一个大柳条筐就系在缆绳上。

如此一来,接通或断开水力发动机用一根垂到地面的长绳就可解决。这样,他们乘坐大柳条筐就能一直升到“花岗岩宫”门口了。

3月17日,升降机首次运行就令大家非常满意。从此以后,这个简单的工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有需要运到“花岗岩宫”的东西包括煤、木头、生活必需品,还有所有岛上的居民都由这个装置送上去。原先的梯子虽然被弃之不用了,但大家都没有感到惋惜。对这项发明最高兴的应该是托普,因为它爬起梯子的功夫实在不被恭维,同朱普师傅的灵巧相比差远了,以致有好多次它都是被纳布或猩猩背上去。

赛勒斯·史密斯成功制造出玻璃,也是在这个时期。他是用原先制陶器用的炉子来帮助完成这项新业务的。这项工作的难度很大,多次试验都失败了。但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建造了一个玻璃制作车间。工程师的助手仍然是贾丁·斯普莱恩和哈伯特。为了研制成功,他们在车间里连续忙碌了好几天。

制作玻璃需要的物质就是沙子、白垩和苏打碳酸盐或硫酸盐。岛上有着丰富的原料。海岸有取之不尽的沙子,白垩由石灰提供,苏打由海生植物提供,硫酸由黄铁矿石提供,所需要的烧制的煤岛上也不缺。

因此,赛勒斯·史密斯具备了制作玻璃所需的所有的条件。

在玻璃制作过程中,最困难的是制造玻璃的吹管,主要用它的一端来收集熔化状态的物质的,需要把一块又长又薄的铁皮卷成一根五六英尺长的铁管,最后这项难题被彭克罗夫攻克了,他制成了这根管子并很快发挥了用途。

3月28日,炉火熊熊。两至三份煤粉同一百份沙子,四十份硫酸盐苏打和三十五份白垩掺在一起,放入火泥坩锅中准备熔化。

炉子越燃越旺,持续的高温将这些物质熔化成液态,准确地说应该是胶状物时,吹管就派上了用场,事先再准备好一块金属板。赛勒斯·史密斯先用吹管“收集”一定的量,然后把它在金属板上来回地转,转成适合于吹的形状。这时,他把吹管递给哈伯特,让他从另一端吹。

小伙子问:“这不就像吹肥皂泡吗?”

工程师回答说:“是的。”

哈伯特对着吹管鼓起腮帮子用力吹,并边吹边转动。他吹得很好,那堆透明的物质开始膨胀起来。接着又在金属板上增加了一些胶状物,很快,一个直径为一英尺的气泡就吹成了,然后赛勒斯·史密斯又从哈伯特手里接回吹管,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它,最后终于把气泡拉成了圆柱状。

吹的这道工序就结束了。于是,形成了一个玻璃圆柱,其圆柱的两端是两个半球形的凸起,将一块锋利的铁片在冷水里一浸,很容易地就把它们切掉了。

再用同样的方法,纵向切开圆柱,随后再次加热,它的展性又被恢复,接着在一块板上将它摊开,然后再用木滚子碾平。

由此制造出来了第一块玻璃,按此方法制作五十次,就得到了五十块玻璃。这样,半透明的玻璃板很快就都安在了“花岗岩宫”的窗户上了。这些玻璃的透明度很好,只是不是太白。

就跟闲玩一样,杯子和瓶子很快就制造出来。大家想吹成什么样,就吹成什么样。彭克罗夫感到这种制作方法很有趣,想吹着玩玩,但他吹得力气太大,所以他吹出来的都是奇形怪状的,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尽管如此,他个人对自己的产品评价却是很高。

这段时间他们出了几次远门,在一次外出时发现了一棵新树。这可不是一棵普通的树,其产品是大家能够食用的。

这一天,赛勒斯·史密斯和哈伯特去打猎。他们大着胆子进入“感恩河”左岸的远西森林。同过去一样,小伙子仍然有无数的问题要问工程师,而工程师都实实在在地一一作了回答。打猎和做其他任何事一样,没有足够的热情和付出,就不会有大的收获。赛勒斯·史密斯并不是猎手。另一点,哈伯特的精力也没放在打猎上,不断地和赛勒斯·史密斯谈论着物理和化学,因此,那天虽然有很多水豚、袋鼠和刺豚鼠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蹦蹦跳跳,但都没被小伙子击中。天已经不早了,看来,两位猎手很可能要白搭工夫了。突然,哈伯特停了下来,并欣喜地叫了起来,大声地说:

“哈!赛勒斯先生,那棵树您看见了吗?”

他当时指着的其实是一棵灌木,并不是一棵树,因为它是由一根茎构成的,树皮呈鳞状,树叶上布满细小而平行的叶脉。

赛勒斯·史密斯问:“看上去像是一棵小棕榈树。但这到底是棵什么树呢?”

“我们的博物学词典上有它的画,管这样的树叫‘变种苏铁’!”

“但是,我怎么看不到这灌木上的果实呀?”

哈伯特回答:“赛勒斯·史密斯先生,是没有果实,但它的树干里有大自然送给我们的完全磨好了的粉。”

“难道这是棵面包树了?”

“对,就是棵面包树。”

工程师回答说:“太好了,我的孩子,这可是个最宝贵的发现。虽然我们的小麦还没收获,但这棵树显然能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开始干吧,只求上苍别让你看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