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荆州洪灾,点燃薪火
户部尚书神色凝重地走出队列,躬身向皇帝进言:“启奏陛下,荆州地区近来屡屡遭受洪水侵袭,致使当地百姓被迫离开家园,四处流亡,生活困苦不堪,伤亡惨重。”
“恳请陛下派遣军队并赐予粮食,以解民困。”
皇帝目光冷漠,淡淡地回应道:“区区荆州,无足轻重。”
他的话语刚落,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众人皆变了脸色。
他们深知皇帝这句话的含义——这意味着朝廷将对荆州百姓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
林攸见状,毫不犹豫地迈步出列,高声进谏道:“陛下,请您再三思量!荆州虽然面积不大,但它同样是我大宁的疆土!恳请陛下打开粮仓,发放救济粮。”
林攸的这番言辞,赢得了众多大臣的共鸣与支持,一时间,百官们齐声高呼:“臣等附议!”
声音响彻整个朝堂,高座之上,皇帝的面色阴沉得可怕,他霍然起身,手臂一挥,将桌上堆积如山的奏折猛地扫落出去。
这些奏折如雪花般飘落,有些甚至砸到了下方臣子们的身上,但没有人敢发出一丝声响。
皇帝怒不可遏地吼道:"你们难道想要造反不成!统统给朕退朝!"
随着这声怒吼,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们纷纷低头,鱼贯而出,不敢有丝毫怠慢。
整个朝堂瞬间变得空荡荡的,只剩下皇帝那愤怒的喘息声回荡在空气之中。
林攸走出朝堂后,心情沉重地漫步在京城的大街小巷。
他注意到街边有许多衣衫褴褛的寒门学子,他们或蹲或站,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
这些学子中大多数都是男子,却不见一个女子的身影。
林攸不禁想起了姜垚,那个曾经令她心动不已的女子。
她欣赏于姜垚和她有同样的想法,然而,一想到姜垚将自己推下悬崖的那一幕,心中便涌起一股无法抑制的愤怒。
林攸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她既对姜垚的才华和理想表示钦佩,又难以释怀她对自己所做的一切。
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让她感到无比痛苦和困惑。
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段过往,也不知道该怎样才能放下心中的怨恨。
在这个看似繁华热闹的京城里,林攸感到自己像是迷失在一片迷雾之中,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她发现了不对劲,为什么会有学子流落街头。
哦,她想起来了,学堂被炸了,她有些惭愧,于是立马回府,让张管家取点银子去建新学堂,而与此同时,姜垚在退朝时被皇帝单独留了下来。
他们商议着关于荆州洪灾的应对之策。
她的心思却早已飞到了林攸身上“她的攸攸没死,她应该高兴才对,可二皇子不会轻易放过她的。”
她暗自思忖着:她推林攸掉下悬崖,那不过是一个障眼法。
原本按照计划,悬崖下方应该有接应的人。
然而,出现了一些意外情况,导致计划受阻。
如果一切顺利,林攸此刻本该被藏匿在天师府,等待姜垚为她改名换姓,从此开始全新的生活。
可是现在,一切都变得复杂了起来。
她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只希望能够保护好林攸,让她远离危险。
她决定密切关注局势的发展,寻找合适的时机,确保林攸的安全。
姜垚走出了殿门,不见林攸的身影,只得驾车前往林攸府邸,可却遭到了家丁的阻拦。
家丁语气生硬道:“姜天师,实在抱歉,我家大人有令,不得让您进入府邸。"
姜垚心中涌起一丝疑惑和不满,但她还是尽量保持冷静,问道:"这是为何?难道有什么误会吗?"
家丁摇摇头,语气坚定地回答道:"姜天师,小的只是奉命行事,请您不要为难我们。大人交代过,如果您来了,就说她不在府上。"
说完,家丁们便低下头,不再言语。
此时此刻,林攸的心中只剩下了一个念头——“谋朝篡位”!她深深地相信,如果让自己来当这个皇帝,一定能够做得比现任皇帝更加出色。
毕竟,皇位就如同那把绝世宝剑一样,只有真正的英雄才有资格拥有它。
在林攸看来,能力和才华才是评判一切的标准。
而她,无疑具备了这样的素质。
她坚信自己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统治者,带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
她的眼眸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登上皇位后的辉煌景象。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
林攸深知其中的艰难险阻,但她并没有退缩。
相反,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决心为之付出一切努力。
她开始默默地谋划,积攒力量,等待时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