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淡
冷淡
月光照在她脸上,李桃之猛地回过神来,长睫轻眨,忙挪开目光,将头埋进他怀中。
“桃之没想什么。”她红着脸,哑声道。
搁在男人脖颈上的手指缩紧,涂着蔻丹的手指,修长漂亮,指骨白里透红,根根分明,似葱白,与男人白鹤大氅融合,竟也说不出的契合。
半张脸被面纱遮住,只露出双眼睛,澄澈明亮,眉尾微挑,多了丝妩媚。
“还疼吗?”他问。
“好些了。”听着他胸口沉稳有力的心跳,她倏然觉得心安了,方才马蹄声响起,她吓了一跳,这种时刻,手指又被兔子咬了口,她脑子有瞬间的空白。
不过,他在,她又觉得没那么害怕了。
行至医馆门口,青妄敲了敲门。
门被敲响,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夫子走过来,打开门,他睁大眼,瞧着面前高大俊美的男子,抱着一个纤弱美丽的女子。
他吓了一跳,忙看向那女子,以为是受了多严重的伤,当那女子伸出手指时,他松了口气。
简单包扎了下,那老夫子又叮嘱了几句,无非就是忌口事项。
离开医馆,长安街上已经放起了烟火,李桃之裹着狐裘,拉住了宋沅庭的手,往桥边跑去,“皇兄,好美啊!”
她眉眼弯弯,梨涡浅浅,长指伸出,指着夜空中的五彩烟花,眼里亮晶晶的。
宋沅庭看了眼她被布包裹的长指,又瞧了眼她眼里的光亮,清冷的眉眼,多了一丝柔意。
他静静“嗯”了声,也随着她的目光看向夜空。
繁星点点,烟火一簇簇飞向天空,划破黑暗,留下耀眼的痕迹,没过片刻,便消失不见。
烟花短暂,留不住,渐渐,也从记忆里消失。
但好在,那一刻的惊艳,却刻在了心上。
不断有烟花往天空飞跃,砰砰砰,绚烂又多彩。
李桃之依偎在宋沅庭身边,眼里倒映着烟花的光芒,嘴角的梨涡,给那张明艳的脸,添了份俏皮。
在这夜晚,着实令人惊艳。
夜空很快回归黑暗,李桃之睁着眼,看着天空,许久才回过神来,她回眸,看向宋沅庭,轻声道,“皇兄,谢谢你,这场烟火很美。”
从前,皇宫也会放烟火,但她每次都是躲在角落,不像宋宁安,她总是光明正大依偎在太后身边,在乾宁宫的小阁楼看着烟火。
那里视野开阔,也无树木遮挡,一擡头,便是满天星河,和那璀璨烟火。
而如今,这场烟火极其盛大,头顶也无树木遮挡,一切尽收眼底。
她很满足。
宋沅庭垂眸,映入眼帘的便是她盈盈一笑,她今日留了额发,比往日更显稚嫩,眼尾上挑,连眉眼里,都写着笑意。
他心中微微一怔,不过是场烟火,竟这般开心?
像这种烟火,宫中时不时也会放上一场,只不过他从前没在意过她......
他更多的是在忙着朝政,偶尔也会去后宫,只不过是去探望太后和宋宁安,对于这位自小养在母后膝下的养女,他关心不多。
不过,宫中那些宦官、宫女,也会传,雾昔宫的那位公主生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也不知太后养这么个漂亮的公主作甚。
那时,宋沅庭听到也从未放在心上,他见过雾昔宫那位皇妹,美则美,但见到他,总战战兢兢,不似宋宁安,每次都叽里呱啦说上好一堆话。
去学堂看她们时,李桃之也总是坐在她们后面,独自看着古书,垂着眸,白净的脸上,毫无情绪。
不似宋宁安,总是会拉着他的手臂,问东问西。
后来,渐渐地,他登上皇位,与宋宁安也疏远,自然与雾昔宫那位自然也愈发疏远。
又或许,他们压根就没说过几句话。
他对这位皇妹,素来是不甚关心,当初太后说,元国太子看上李桃之,他也只是漠然以对,浑然没有生出怜悯之心。
若那日,他未赶到,或许这位皇妹,当真是香消玉殒了。
思及此,再看李桃之的笑容,宋沅庭眼里,突然多了一丝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心疼。
长睫轻眨,他伸手握住她的手腕,冰凉又柔软的触感袭来,他薄唇微张,“河边冷,回宫吧。”
他也不知为何去拉她的手腕,大抵是觉得些许愧疚。
总之,他这么做了。
且,心中甚暖。
其实李桃之有些不舍,但她还是点点头。
烟火盛典结束,街头男女人来人往,李桃之不经意间,在人群里,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依旧是一袭青衣,温润如玉,他手中拿着一根糖葫芦,递给他身边的女子,那女子嘟着嘴,有些不满,但还是接过。
那男子,李桃之是认识,是前些日子,说与何锦锦退婚的苏昱。
宋沅庭察觉到她的怔然,随着她的目光看去,也瞧见了街上那一对男女。
他冷嗤一声,“朕以为他多情深,结果竟是个墙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