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 外室女 - 蜜糖果子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外室女 >

第209章

第209章

沈泉到京城休息了两天,拜访了梁祭酒和堂叔,还有几位国子监的师傅,又和故友聚了一回,便去翰林院销假。

翰林院的掌院学士姓曹名秀璋,正五品,人很清瘦,沈泉过来销假,他只是点点头,勉励几句,然后让他明日就来报道。

翰林院修撰是纯文职,主要工作是记载皇帝言行,偶尔还要进宫为皇上皇子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反正沈泉这个职位以后见到皇帝的机会很多。

只是现在皇上避暑去了,相对来说工作比较轻松,能够给他适应的时间。

从明天开始,沈泉就要正式走官上任,是能领取朝廷俸禄的官员了,从六品岁俸只有银子六十两、米六十斛,算下来一个月才五两银子,养活自己都难,更别说什么仆人了。

不过这已经算是这一批进士中在翰林院为官最好的待遇了,其他参加朝考选拔出来的庶吉士,连俸禄都没有,只有一些生活补贴,基本上就是一些布料、米、面、酒、茶等。

若是只靠俸禄在京中生活,那是相当的清贫,每到过年过节,还需要给上面的长官上司送礼,同僚们也要走动,这些开支是没办法省去的。所以能够选择在翰林院做官的,基本上家境都还算不错,家境差的都会选择直接去地方为官,当个七品县令不光有俸禄还有其他灰色收入,比当京官有油水。

沈老爷给沈泉的那个匣子十分有必要,这就是家族给的底气,沈泉在船上已经打开看过了,五百两一张,足有三千两之多。

这些银子沈泉打算先在京郊买一个小庄,有了自己的田庄,就能定期送些新鲜蔬果,鸡鸭蛋类,这些东西京城也不便宜,能节约一点就节约一点,但是京郊土地的价格一直在上涨,且很难买到,只能碰碰运气,实在不行,就只能往远一点的地方买。

这些事情也不需要沈泉亲自去跑,给沈管家说一声,他自然会去办。

上任之前梁祭酒还是很贴心的给弟子上了一场课。

梁祭酒对自己这个得意弟子甚是看重,对他要求也高,更怕沈泉年轻会做错事,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一直都在强调在官场谨慎的重要性。

“做事需谨慎,凡事是要三思,管好自己的嘴,须知祸从口出,不能说的就烂在肚子里,别和人议论同僚上司,更不能一片热诚,凡事都要留个心眼。”

沈泉面色凝重,“老师放心,我明白的。”

梁祭酒拍了拍沈泉的肩膀,“你也别太紧张,我只是再嘱咐你一遍,总之,要慎言慎行,不可掉以轻心。”

梁祭酒叮嘱完,也不忘给沈泉打气,“好在你与安平郡主定了亲,大家看在荣王的份上都会对你礼让三分,对你不会过分,有些人甚至会故意讨好你,这时就需要戒骄戒躁。”

从梁祭酒家回来,沈泉坐在书房里思考良久,把明日要做的事情,需要对接的人都在脑子里面理了一遍,那些官场礼仪,他们当时培训的时候,沈泉便已经牢记于心,他相信自己不会出错。

总之沈泉的仕途之路终于开启,他面对的挑战已经和读书的时候不一样了。

荣王府在避暑期间倒是有了一件喜事,荣王妃怀孕了!

这可是意外之喜,毕竟荣王妃都快四十岁了,虽然偶尔也和荣王同房,但也没想过怀孕的事情来,月事不准也没在意,一次参加宴席的时候,闻到肉味居然忍不住想要呕吐,本来以为是天热脾胃不和,谁知道太医诊断之后,才发现她怀孕了,孩子已经快要三个月了。

荣王喜出望外,荣王妃除了喜悦之外还多了几分羞涩,她这个年纪都是抱孙子的年纪了,现在居然老蚌怀珠,荣王知道她的心思,对她越发体贴,让她安心养胎,生男生女都无所谓。

林安安和凌媱得知消息之后也很意外,凌媱是担心她母亲会伤心,而林安安却是担心荣王妃现在怀孕是大龄产妇,害怕她发生危险。

大龄产妇就算是在现代危险系数也是很高的,何况是在医疗条件有限的古代,幸好荣王府平日养尊处优,身体保养得不错,还有太医随时能够诊治。

两人一起去贺喜,见荣王妃靠在软榻上,荣王拉着她的手陪她说话,见两个女儿过来了,荣王妃微红了脸,支走荣王,和两人说话。

林安安,“母妃身上觉得怎么样,可有什么不适?”

荣王妃懒懒的挨着软枕,“我觉得还好,这孩子很乖,除了闻到肉味有些恶心,没有不舒服的地方。”

凌媱笑道,“看来是个弟弟了,是个稳重的性子。”

荣王妃却不在乎,“儿子女儿都好,生一个像你或是安平这样的女儿,又漂亮又乖巧,多好。”

她现在地位稳固,荣王世子也已经长大成人,生男生女都无所谓,倒是孩子的健康比较重要。

林安安她们两个陪着荣王妃说了会话,见她有些疲惫忙告退,让她安心休息,若是有事,两人会商量着办,若是有拿不住的再来请教。

林安安便和凌媱商量,想在仆人中找几个三十来岁有过生产经验的媳妇子,在请太医和稳婆传送些生产的经验,给荣王妃培养几个专业的“月嫂”出来。

林安安笑道,“年轻媳妇比丫鬟们稳重,又比嫲嫲们年轻脾气好,学东西的时候也更快,让太医再传授些把脉看诊的本事,母妃就更能安心养胎了。这是我自己的一点小想法,不知道姐姐觉得可行吗?”

凌媱顿时心领神会,这是安平卖她一个好呢,现在府里最大的事情就是荣王妃肚子的那一胎,安平这个主意极好。

凌媱顿时拉了林安安的手,“这主意好,事不宜迟,我们今天先把人选定好,等人都训练好了再告诉父王母妃。”

两人也是说干就干,让管事拿了这次随行的人员名单出来,从中挑了十来个年纪合适的,又亲自面试了一番,最后选出六个年轻媳妇,这几个都只有三十来岁,都已经生育过了,性格也都温柔细致。

被选上还不知道要做什么,但现在两位郡主管了府中上下事物,能被选上那肯定是一件好事,没被选上的自然多了一层失落。

第二天,太医被请到安排好的小院里,开始给这几个媳妇子上课,下午又请了两位稳婆进来,给她们将些孕妇、产妇、新生儿需要注意和忌讳的东西,这下媳妇子们都大概明白了,学得越发认真了。

经过大半个月的培训,这几个媳妇子都已经学了不少东西,顺利通过了考核,林安安和凌媱才将这几个人带到荣王妃面前,又将事情经过给荣王和荣王妃说清楚。

荣王妃感动得都快落泪了,拉了两人的手,“难为你们居然这么细心,大家都说女儿是母亲的小棉袄,你们虽不是我生的,却胜似我生的。”

荣王妃夸得林安安和凌媱两个脸都红了,凌媱也不居功,“这都是安平想的主意,我只是帮着打打下手。”

荣王妃笑道,“都好,不管是谁的主意,都好。”

这几个媳妇子就都留在荣王妃住的院子里,两人一个轮班,轮到休息的时候继续去小院培训,如此荣王妃身边既有人照顾,她们的技能又能继续精进。

荣王知道后也很高兴,赏了两人一人一套上好的笔墨纸砚。

等到天气转凉,一行人才随御驾回了京城,此时,沈泉已经在翰林院呆了一个多月了,

沈泉这一个月主要是跟在翰林院的前辈后面做事,要不然就是帮着编纂史书的打打下手,相对来说很清闲,沈泉之前习惯了寒窗苦读,现在反而不习惯,只能在闲暇时间去藏书楼读书。

皇家的藏书楼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书,许多书市面上根本就找不到,甚至还有一些外国传来的书籍,上面的文字沈泉都不认识,问过一位懂得外国文字的同僚后,沈泉对此产生了浓烈的兴趣,现在有空就在学习外国文字,几乎是废寝忘食。

那些翰林院的同事们之前还担心这位未来郡马不好相处,没想到倒是个实干派,很有钻研精神,闲暇的时候也只埋头在书本上,只和几个熟悉的人偶尔交际,大家顿时多沈泉又多了几分好感。

等到皇上回来之后,难免会问问这一批新晋的官员表现如何,掌院曹大人真心实意的夸了几句沈泉,让皇帝也颇为欢喜,这家伙还算有点眼力见,没去掺和官场上的人事,自己找的方向倒是和皇帝想让他发展的不谋而合。

皇帝可不是那种固步自封的昏君,相反他想要做的事情很多,想要将国家发展得更好更富强,外国能够做到的他都要做到,甚至要超越那些国家,朝中的一些老臣们对此多有怨言,觉得皇上现在应该稳扎稳打,对学习外藩事物也很排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