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第167章
林安安能感受到异常,是因为最近一直关注着皇后和她的家族,而且还在等待皇后娘娘的反馈,她真的很想帮助这个时代的女性,就算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那也至少能够多一个选择。
现在看来皇后娘娘不光采纳了她的意见还给自己找了一个完美的契机,这位少女便是最合适得到女户的人选。
果然韩家女一进宫,便得到了太后和皇后的高规格接待,连带着皇帝所有能排得上名号的妃嫔都去围观了,毕竟宫里难得遇见新鲜事。
大家听着少女的悲惨遭遇都掏出手帕开始抹眼泪,将满宫的女人都感动得各个都掏出手帕来抹眼泪——
少女眼泪汪汪的说起当时先帝还在时,家中父兄都在,一家人其乐融融,如今只剩下弱女子带着寡母过活,一家子的钱财土地都被嗣子继承,委屈求全还被嗣子薄待,这厢一对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让人好不同情。
太后哭得最伤心,特别是少女提起先帝在时,其他妃嫔劝了半天太后才收了眼泪,当即就要赏赐东西下去。
谁知那少女却跪在地上谢辞,口中满是倔强,就是因为家中之前颇有家资才会被那些家族亲戚惦记,现在虽说状告了嗣子,但保不齐族人还会继续让他们家过继,与其赏赐东西,不如帮她做主,不再受人摆布。
这番话说得是感人肺腑,嫔妃们都流下了同情的眼泪,其中一位妃嫔便提起前朝有女户的先例,不如太后和皇后娘娘下旨给姑娘立一女户,自此便能摆脱这等窘境。
话题一起,少女立马跪下请太后皇后娘娘成全,宁愿自己当家做主顶立门户,也不愿再受别人摆布。
太后虽然开始的时候是很同情少女的,但是她并不是皇帝亲妈,现在皇帝对她虽然也算孝顺,但毕竟还要顾及到皇帝的感受,有些犹豫,可少女却提起自己可怜的母亲,不但被嗣子薄待,还被嗣子的父母挤兑,一说起那些委屈,顿时让太后感同身受,后怕不已,顺水推舟同意了。
有了太后的同意,这事进行得就格外的顺利了,懿旨很快就拟出来了,因太后年事已高便将这件事情交给了中宫皇后,众妃嫔纷纷赞美太后仁慈,皇后娘娘贤良。
宫里众人都得偿所愿,太后皇后得了仁慈贤良的名声,众妃嫔没得了差不多半个月的谈资,少女得了女户还有许多赏赐,扬眉吐气的回了家,不过短短半天时间,京城百姓有一大半都知道太后娘娘下了懿旨准许她家立了女户,不许亲族远亲再觊觎她家家产。
这样的新鲜事情,不多久就传到了皇帝耳朵里,他听了也是轻轻一笑,不置一词。
身边伺候着的太监李公公陪笑道,“这位韩姑娘真是好福气,太后娘娘觉得与她颇有缘分,还赐了不少好东西呢。”
“既然母后高兴,朕也不能扫兴,替朕赏些东西下去。”
皇帝对这件事情倒不是特别在意,他也愿意给太后这份面子,赏赐东西下去便是表明立场支持太后的意思。
到了晚上忙完政务,皇帝去了皇后宫中一起用膳,对于皇帝的到来,皇后自然是欢喜的,携手坐在南边的榻上闲聊,话题自然便是今天太后的懿旨。
皇后道,“臣妾听闻皇上也赐了东西下去,想必是已经知道了。”
皇上语带调侃,“动静这么大,朕不想知道都难。”
“母后高兴嘛,这又是件好事,臣妾也是极高兴的。”皇后也是嘴角含笑,却是忽然叹了口气,“没想就连京城也有这种事,还是有功之家,其他地方只怕真如安平郡主所说——”
皇帝顿时来了兴趣,“安平说什么了?”
“上次安平进宫说起蜀地自从去年地震之后,有不少女子流离失所,借住于尼庵,遭遇比之这位韩家女还要凄惨,陛下为万民之父,我为万民之母,治下还有这等惨事,怎不让人觉得心痛。”
皇帝听了也是感慨,自从他登基以来,先是收拾先帝留下来的烂摊子,又要清理朝中留下来的余孽,对于很多惠民政策实在分身乏术有心无力。
“这些事情朕又何尝不知,只是事有轻重缓急,总要先顾着要紧的先做,皇后可有良策也好为朕分忧?”
“皇上别调侃我了,臣妾能有什么好计策。”皇后温婉一笑,转头对着皇帝道,“安平倒是聪慧狡黠,这点倒有些像皇上的样子,臣妾看着很是羡慕荣王妃,有这么个聪慧的女儿。”
皇帝虽然不能认下林安安,但听得皇后夸奖心中也是高兴,女儿像爹这不就是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嘛,口中也道,“那丫头确实有几分机灵,重要的是她心里记着百姓,愿意为百姓做事,这一点就胜过其他人无数了。”
皇后连连称是,林安安主动向她散发善意,这份心意她还是领的,眼见着时机成熟,“臣妾想着,既然母后准了韩氏女设立女户,那其他地方若是有一样遭遇的也该有同等待遇,想请皇上下旨准立女户。”
“朕明天就着人拟旨。”
皇后有些犹豫的道,“臣妾心里还有个想头,只是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但讲无妨?”
“皇上不是说如今要紧着要紧的事情去办嘛,只怕下面的人也是一样的心思,就算旨意传下去,下面也会先紧着其他的事情去办。”
皇帝沉吟,皇后说的倒是事实,他就是觉得这件事情无伤大雅,又能展现天家的仁慈才决定下旨,至于下面的人如何执行,他并不太在乎,这个世道终归还是男人做主,女户并不是正途。
“那以皇后之意,又该如何?”
皇后先谨慎开头,“臣妾如今只是一点想头,说出来陛下若是觉得不好,就当我胡言乱语。”
皇帝却拉了皇后的手,柔声道,“你我夫妻之间有什么不能说的。”
帝后二人难得这般亲密,皇后的脸在烛光下更显柔和,岁月的痕迹也消失不见,恍惚间好像回到了刚成亲的时候,两人也经常这样挨在一起说话。
“臣妾想着各地都有诰命,在当地都是有名望的夫人,由她们来为需要帮助的女子做主岂不是更好,一来都是女子说起话来也方便,二来朝廷每年都会拨给诰命们银子,让她们做些事情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过这也只是臣妾的想法,暂时还每个具体的章程,先说与陛下听听,若是陛下觉得可行,臣妾再细想。”
皇帝听了之后也没立刻回答,反而喝了一口茶,皱皱眉,“茶冷了——”
皇后立刻站起来,将皇帝手边的茶端走,“这茶冷了味就不好了,臣妾去沏杯新茶。”
“吩咐人去就是了,何必亲自去呢。”
“好久没亲自给陛下沏茶了,也不知手艺退步了没有。”皇后娘娘笑盈盈的,果然转到外间去沏茶,她脸上的笑容出去之后立刻就淡了许多,她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皇帝也不是真正的嫌弃茶水冷了,而是对于自己刚刚说的提议并不太赞成,可也给她留了面子,她也借着这个台阶先缓和一下,让皇帝思考思考,皇帝刚刚才说夫妻之前知无不言,可真到说话的时候,他却已经展露出一个君王的真正面目,冷静而又多疑。
他肯定对自己的这个意见持有怀疑态度,正在揣测她这样说得目的——
皇后娘娘心中一讪,刚刚真有一点回到过去的感觉,可现在也清楚他们两人再也回不去了。
皇帝看着离开的皇后,手指无意识的在膝上轻敲,自从上次娴妃无故落胎之后,他也曾经怀疑过皇后,毕竟娴妃若是生子那对皇后的影响是最大的,可细细查起来,皇后却是清白的,只是他的这层怀疑也让他们两人的关系越走越远,皇后对于自己的地位以及太子之位一直没什么安全感他自然也是清楚的,可真让他立刻立下太子,又害怕太子成为众矢之的,毕竟自己这个皇位就是从太子手中夺过来的。
皇后的这个提议只怕也并不是她自己的想法,谁会给她出这个主意呢?
安安!
皇帝的手越来越慢,只会是安安这丫头,她一向是个有主意的,每次想出来的办法都让人眼前一亮。
这丫头什么时候和皇后关系这么好了?
皇帝心里开始还有些怀疑皇后的心思,毕竟若真如皇后所言,以后女户的事情可有当地的诰命来管理,不管在诰命心中皇后的威望大涨,就是在官员心目中皇后的威望只怕也会大涨,毕竟现在的诰命并无什么实际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