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第125章
沈泉睡到半路是被一阵香气馋醒的,今天消耗太大,本来就是还在长身体的少年,现在觉得肚子空落落的,揉了揉额角,半坐起来,“到哪了?”
“到鼎香楼了。”云闲忙答道,“少爷,你醒了,小的见你睡得香,没敢打搅,这正好路过要不要去叫几个菜,上次你也说这家菜做得不错,这家的香酥鸭小的上次吃了一小块,现在睡着还能闻着味呢。”
“想吃就说,拐什么弯。”沈泉笑骂一句,随手解下身上的荷包,丢给云闲,“去吧,定几个菜送家里去。”
“得勒,小的这就去。”云闲笑着应和一声,待马车一停就跳下车,往鼎香楼去了。
鼎香楼是京城有名的酒楼,沈泉和国子监的同窗曾来过一次,菜色做得不错,其中有一位师傅最会做鱼,吃起来倒有些南边的风味,很和沈泉的胃口,今儿也实在有些饿了,干脆叫几个菜回家吃去。
沈泉撩开帘子透气,他素来喜洁,这一身汗味之前累的时候还不觉得,现在只觉得味道只往鼻子里钻,熏得人头疼。
若是像在蹴鞠上更出色,还要多花些时间在上面,安安既然会写信提到蹴鞠,那肯定是有缘故的,沈泉是一个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全力以赴的性子,便想着把每日打拳的时间换成蹴鞠练习,“鹤野,去买两个蹴鞠。”
这样一耽搁,沈泉回去的时间比平时要晚上许多,黑漆宅门外停着一辆平漆青布马车,一见那马车,沈泉不经意的皱了皱眉头。
堂婶又来了。
沈泉在外置宅子就是为了图清净,方便读书,现在沈夫人三天两头的过来,让沈泉觉得有些不舒服,但沈夫人是沈泉的长辈,又得了沈泉父母的嘱咐要照顾他,不管怎样沈泉也只能忍耐了。
这有了自己人就是不一样,来去更方便了。
果然沈云闲上前拍了门,周嫂子一打开门见是沈泉主仆,笑道,“少爷回来了,我家夫人过来看您,已经等了好一会了。”
沈夫人的声音就传来,“泉哥儿回来了——今儿怎么这么晚呀?可是有什么事耽搁了?”
沈夫人过来也算有正当理由,马上要入冬了,是来给沈泉送冬衣的,随便问问周嫂子得用不得用。
沈泉进来和沈夫人问安后,见那位莫容莫姑娘也在,忙也问一声好,莫容还了一礼,有些诧异的看了沈泉一眼。
今儿沈泉和昨日的翩翩公子似乎有些不一样了,之前见他穿的都是宽袖长袍,站在那就是一股子书卷气,今天却是一身干练的圆领袍,带着护腕系着腰带,身下藏青色长裤,头发用发带束得紧紧的,极干净利落,衬得沈泉身材修长,玉树临风。
沈夫人却是一眼就看出沈泉穿的是蹴鞠服,“你穿的是蹴鞠服吧,下午蹴鞠了?难怀身上一股子汗味,快去洗洗吧,洗好了再过来说话。”
“是,那侄儿先告退。”沈泉摸了摸鼻子,转身出了屋子。
莫容听得姨母的话,白皙的脸上爬上一抹粉红,没想到沈泉还会蹴鞠,端午的时候她也曾远远的看过蹴鞠比赛,一群人在球场上奔跑,神采飞扬,自有一股子别样的男子气概。
沈夫人招手让她坐下,“你别只顾着害羞,也该大大方方的和他说说话,有我在,谁也挑不出理去。”
“姨母——”莫容绞着帕子,“我不知道说什么——”
“你啊,看着挺机灵……”沈夫人恨铁不成钢,但还是心疼姨侄女些,拉了她在身边细细的说与她听。
莫容脸色微红,但也还是点了点头,她还是很信服姨母的,当年姨夫也是姨母自个儿挑的,虽说现在官职不大,但对姨母却是极好,按理说做官的都会纳妾,但姨夫却连个通房都没有,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足够其他女人羡慕一辈子了。
等沈泉再出来的时候,桌上已经摆好饭菜了,除了云闲从鼎香楼带回来的菜,还有几个家常菜,满满一桌子,沈夫人也不把自己当外人,招呼沈泉坐下,“你这孩子,像是猜到我们要过来一样,还特意带了鼎香楼的菜回来,这般细心。”
沈泉呵呵笑了几声,总不能说自己根本没想过他们回来吧,打包的菜也多是南边的菜式,还有一道招牌菜香酥鸭,沈夫人送来的周嫂子厨艺确实不错,但却擅长做京中口味,放在一起倒是南北混杂,泾渭分明。“上次和同窗吃过一次,觉得味道不错,也不知合不合婶娘胃口。”
“怎么不合,合的,合的——”沈夫人笑得一脸开怀,招呼莫容坐下,“容姐儿也坐,今儿这菜口味清淡些,倒合了你口味,没想到你一个北边生的倒生了个南边胃,说不得啊,以后嫁到南边去。”
莫容嗔了一句“婶婶”,红着脸坐下。
席上,沈夫人也不讲究食不言的规矩,不时给沈泉和莫容夹菜,饶有兴致的问起今天蹴鞠比赛的事情,还使眼色给莫容,莫容便也细声细气的问上几句,一顿饭吃下去,沈泉觉得比下去那场蹴鞠比赛还累,偏偏他又不是那种能甩脸子的人,深为苦恼。
沈夫人这次来是为着送冬衣的,包袱里放了两身冬装,虽不是什么贵重料子,但却是下了功夫的,又轻便又暖和,“这天眼看着就要冷起来了,想着你才来京城,冬天的衣裳也未必够,便一起准备了,你试试,看看合不合身。”
听得这话,沈泉倒有些内疚了,堂婶虽说有些私心,但也不可否认她慈母一般的心肠,沈泉的语气顿时也柔和下来,“多谢婶娘惦记着,这衣裳一看就合身。”
沈夫人笑着打量几眼玉树临风的侄子,见他身上也没什么饰物,就挂着一个荷包,还是旧的,“你这荷包也旧了,赶明儿让你表妹做一个换上,反正她成日里闲着也无事。”
这荷包还是几年前林安安送给沈泉的,虽然被保存得很好,但毕竟过了这么几年看着确实有些久了,那时候她还不怎么耐烦做针线,费了不少功夫做出来。
沈泉却是一笑,“这倒不用,这些东西外面随便买些就是,不必劳烦莫表妹,再说这荷包我用习惯了。”
莫容本有些害羞,听得沈泉这话脸色顿时苍白起来,这还是沈泉今儿这么明确的拒绝,她细细的看那荷包,针线隔得远也看不出针脚,只觉得花样倒是特别,似人非人,似猴非猴,带着金冠穿着锦衣,却是林安安做的孙大圣。
沈夫人却并不气馁,时间也不早了,京城有宵禁,她们女眷也要早些回家,便也不久留,告辞回家。
沈泉送她们出门,一路上目不斜视,对莫容含羞带怯的眼神视而不见,莫容本想在说几句告别的话,见他冷着脸犹豫好几次,到底没再开口上了马车。
两人一走,沈泉顿时放松下来,这样的日子要是再多些,他也懒得应对,干脆直接写信给沈大奶奶,让她从家里送厨子和下人过来,也免得再麻烦沈夫人,交代云闲明儿就托林家的商行快件送出去。
这边累了一天,沈泉倒在床上连身都未翻就睡着了,第二日醒来神清气爽,吃过早饭后去了国子监。
话说,林安安的信和沈泉的信前后脚的被送回了宝河镇,沈大奶奶对儿子在京城买了宅子的事情倒没什么反应,反正银子沈家也不缺,只是儿子从来不是那种娇惯的性子,在书院吃住了好几年,也没见他抱怨,现在反而要家里送个厨子过去。
沈大老爷摸了摸胡子笑道,“这有什么奇怪的,书院才多远,京城多远?泉哥儿吃不惯那边的口味也是有的。”
沈大奶奶听了却越发心疼儿子,“唉,你当我不知道啊,我只是心疼他还要在京城呆两年,这天长路远的,连家里的饭都吃不上,让我怎么不担心?”
沈大奶奶是越发担心沈泉过得不好,孩子肯定不光是想家里这饭,想着还有什么东西要带去的,先就吩咐厨房将做好的酱菜、腌菜、腊味等各收拾出来,又让裁缝铺子上门,估摸着沈泉的身量又做了几身冬衣,光是这些东西收拾出来就有好几箱子,连带着厨娘和一个管事两个丫鬟两个小厮一起坐了快船去了京城。
等沈家的船一到京城,沈泉见着沈大奶奶送来的东西哭笑不得,但这些都是他从小吃到大的,当即让人收拾出来,晚上就着这些倒是多吃了一碗饭,喜得那管事直笑,“夫人说了,少爷若有喜欢的,只管列了单子,家里好安排送来。”
送来的东西有些多,沈泉还分了些出来,送了些去陆府送给陆文博,堂叔家也没忘记。
沈家的人一来,周嫂子就着再没有用武之地,沈泉赏了她十两银子,多谢她这些天的辛苦,让管事带着东西送周嫂子回了沈府。
沈夫人虽然有几分遗憾,但也无话可说,毕竟这都是沈大奶奶送来的人,而且沈泉也更习惯家里的口味,只得作罢,还说了好些客气话,如今沈泉身边有了家仆伺候,她也没办法事事关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