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商会
随着荷兰人的训练,张扬的海军之路正式开启了。
在现代有三艘船在建,加之荷兰人的三艘,共需要配备3000人。水手在加紧招募中,待遇和陆军一样每月3两银。又把陆军分出来的540人补齐。
建造黄岛城太费钱,而且玻璃杯不好卖了。张扬决定以黄岛为中心,让江南的几家合作伙伴每家交十万两,给予他们在黄岛与荷兰人贸易的机会。再收取30%的商税,荷兰人进港先要收30%的关税,如果卖东西还要收30%的商税。江南商人靠着那种最多几百吨的大帆船,只能顺风行驶,一年才能来回一次菲律宾,而且每年还要根据船只大小交给郑芝龙1000两到5000两不等的保护费。
虽然十万两很多,但是到黄岛更近更安全,既可以走海路也可以走陆路,仅生丝一项就能卖出30多倍的价格,这么高的利润,没人会不动心的。
张扬给每家都写了封信,派人送出去,约定二月十五,来黄岛商议。
一个多月的时间,海员们已经能适应穿上生活,并初步掌握船只行驶。虽然人多船少,但丝毫不影响船员们训练。
二月十五,因黄岛城还没有建成,会议只能在灵山卫城里召开。夏河所的人都被张扬搬到了黄岛城附近,夏河所附近有七个地主豪强,发展太困难,索性连千户所的土地都卖了。
卫城指挥使衙门里,扬州汪家、南京魏国公府、镇江王家、常州周家、苏州沈家和松江陈家都来了大管事。
“各位,我招大家来是想着大家一起做大生意,生丝一斤能卖10两,各位觉得这种生意怎么样?”张扬上来就给他们来了一颗炸弹。
“什么,十两一斤?那还卖什么盐的!”这是扬州汪家大管事。
“十两一斤,这笔抢钱还快!”这是常州周家大管事。
“生丝收上来的价格也就三钱一斤,这也太赚钱了吧。”这是苏州沈家。
。。。。。。
“各位静一静,听我说完。”张扬制止他们。“这只是生丝一样,还有瓷器、茶叶、大黄等等都是十倍以上的价格。”
“这这这,老夫过了四十多年,也没听过那些东西能卖那么的贵。”这是沈家大管事。
“张大人,你不是拿我们开刷吧,你如何能保证那些东西能卖那么贵?”这是魏国公府徐管事,接着说道:“而且有这么好的生意您会愿意让给我等?”
“徐管事说得对,本来本官是不准备让的,但是我正在建设新城,比较缺资金。本官已和荷兰人,也就是那种黄发碧眼的人建立了通商协议。他们会长期在本官着收购这些东西。”张扬解释着。
“陈大管事,还记得本官去年在你那里进的5000斤生丝不?2000两的生丝,本官转手就卖了50000两。”张扬看着陈家大管事说着。
“咱们大明可是有海禁的,张大人这样做不怕咱们国公府告诉皇上吗?”魏国公府徐大管事突然跳出来说了一句。其余几人都用不善的眼光看着徐大管事。
“呵呵,朝廷是有海禁,但是本官只是做做生意,你不说,我不说,朝廷也什么都不知道,难道说国公府不喜欢银子吗?”张扬对着徐大管事说道。
“知道了又何妨,朝廷现在能奈我何?”张扬心里想着,没有说出来。
“就是,就是你不说,我不说朝廷是不会追查的。”汪大管事连忙说到。
“张大人说的对,谁还会和银子过不去。刚刚大人说缺银钱,不知道我等有什么帮得上的。”徐大管事看了看张扬问到。
“条件当然有,每家要出十万两进场费,本官这里的税收是营收入的三层!本官还承诺,等黄岛城建设好了,给予你们每家一座店铺。”张扬图穷匕见了。
“十万两,是不是太多了?”
“就是,什么都没卖就要给十万两,太多了。”
。。。。。。
“大家安静,听本官说完。”张扬看了看停下来的众人后说到:“今年因是第一年,本官在这里保证,除了你们几家,在这一年内本官是不会允许任何人来这里贩卖这些高利润商品。这第一年价格肯定高的,往后了就不好说了。”张扬诱导着。
“本官也不准备现在就等你们的答复,四月十号之前,愿意的就带着货品和十万两来找本官,过时不候,各位觉得如何?”张扬给他们回去和他们家主商量。
“好,我等这就回去。”汪大管事直接说道。其他众人也要现在就回去。
“徐大管事且慢,本官有事和你商量。”张扬叫住徐大管事来到后堂。
待双方坐下,张扬开口道:“还请徐大管事帮帮忙,本官准备造船,奈何没有船匠,听说南京有不少,如果徐大管事能弄来100名船匠和5000斤生丝的话,那十万两的进场费本官就不要了。”
“这小事尔,既然张大人这么有诚意,咱也不能小气。到时候给你弄来200名船匠。”徐大管事不当一回事的说道。
“还请徐大管事把他们的家人也接过来,快到中午了,留下来吃顿饭再有不迟。”张扬献媚着。
“免了,免了,他们几家都急着赶回去准备货物,咱哪能继续待在这里,还是赶紧回去和国公爷汇报,准备物资。”徐大管事说完,就带着人回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