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结束与收获
孔有德接到斥候来报,东门全军覆没,随即下令其他三门撤退。
刘宇烈听闻掖县被围攻,想派人支援,但是无人愿意去,都被孔有德打怕了。
经此一战,夏河军阵亡327人,重伤52人,轻伤无数,其中因炮兵没有近战武器,死亡加重伤45人,吉庆、沈大、李常三名百户阵亡,夏河军元气大伤。
张扬安排将士们清理战场,把伙伴们的尸首收殓,记好每位将士的名字,而敌军的尸首直接扔护城河里喂鱼。
夜晚,熊熊大火燃烧着将士们的尸骨,阵阵枪声诉表达着敬意。
莱州府推官屈宜扬看到孔有德攻城未果,在得到刘宇烈的默许之下,自入叛军寨中讲抚。孔有德又开始犹豫起来,陈兵掖县不动。刘宇烈又于五月十六日为此事上书提抚,但朝中户部尚书毕自严、户部右侍郎刘重庆、四川道御史王万象等人均上书力排抚议。崇祯摇摆不定,一会招抚,一会拒抚。
此时屈宜扬自坐守孔有德营中,和孔有德大谈招抚事宜。随着时间一日一日的过去,孔有德对屈宜扬的态度也越来越差。
其间,张扬回了一次现代,给几个月未能联系到自己的父母打了个电话,以报平安。
五月初八,原天津兵备道朱大典奉命巡抚山东,驻青州调度。
五月初九,刘宇烈又上书说叛军称杀山东兵去割韭菜,唯独怕关在军。身为山东人的刘重庆以及王万象于六月初五同时疏请调派关外的精锐入援。
六月初九日,崇祯谕旨调山海关及宁远等地的夷、汉精锐四千八百余人入关,由太监高起潜监护军饷,总兵金国奇为帅,下辖靳国臣、祖大弼、祖宽、张韬、吴襄、吴三桂等将领。
同时,在辽东也跟着叛乱的陈有时、毛承禄被击败,率三千多人来投孔有德,也给孔有德带来了关在军队调动的消息。
七月初二,孔有德看到朝廷又派遣大军过来,便和屈宜扬说同意招抚,并放孙元化、谢琏等官员随屈宜扬回去。
七月初五,刘宇烈差官员带着圣旨来到孔有德营寨,孔有德要求朝廷派遣高级官员在场,并约定初七再宣读圣旨。
七月初七,在莱州城外宣旨之后,朱万年遭诱杀,谢琏亦被杀。崇祯大怒,派遣熊明遇解任听调,并且派人拿解刘宇烈至京问责。
七月初十,山东巡抚朱大典和新任之山东巡按谢三宾奉命火速赴莱州都督诸将进剿。二十二日,刚从辽东来投靠孔有德的陈有时在攻平度时被杀。
八月十三日,朱大典等在昌邑誓师,合二万一千名马步兵,分三路进军。十九日,在沙河发生会战,叛军大败东逃。
虽杀敌不多,但逃跑后的叛军四处逃窜,好多不知去向。随孔有德逃返回登州城的叛军不过十之三四。
朱大典又率大军杀向登州,因担心外兵容易霍乱山东,遂派遣张扬这样的本地兵马,清剿逃散各地的叛军。
朱大典又上疏朝廷,为将士请功。奏疏中丝毫未提张扬守掖县之功,只言知府刘世卿调度得当,军民同心,关外兵马又是如何勇猛,杀敌无数。
张扬知道,这又是因为自己没关系,没派系。张扬也懒的去争功,自己最想要的灵山卫指挥使的位置已经到手了,便率领着兵马以南下清剿叛军余孽的名字去往灵山卫。
这场由一士兵强取东林党人王象春家仆一只鸡而被“穿箭游营”所引起的大规模叛乱,和张扬已经没关系了。
。。。。。 。
张扬带着众人向着灵山卫出发,途中发现有一人一直跟随着队伍,一问才知原来是黄县县令陈子强的师爷钱大武。
话说黄县城破之际,钱大武带着陈子强一路逃到掖县。陈子强一到掖县,就被知府刘世卿发现身份,并已一县之官擅自出逃之由押解进京。钱大武本欲归乡,但因知府知晓黄县城破后,就一直不开城门。一来二去,钱大武就被困掖县之中。
现如今城门开放,钱大武又怕一个人路上遇到乱兵,所以就一直跟着张扬的队伍。
张扬听闻后,问到:“不知先生现在欲往何处?”
“先生二字不敢当,在下绍兴人,如今陈子强被押解进京,多是性命不保,在下准备回乡。”钱大武对拱手说到。
“本官现已是灵山卫指挥使,缺一有能力之人帮我管理民政,不知先生可否愿意?”张扬队伍一直缺文人,以前不过一个千户,没有读书人能瞧得起自己。现在已是一卫之指挥使,求才之心迫切。
钱大武又拱手说到:“在下就恭喜大人升官了,只是这陈子强一年给在下五百两银,不知大人可否愿意?”
张扬心惊,一个县令一年俸禄绝不超过百两,给一个师爷就开出五百两年薪,这是要贪多少才给的起的。不过张扬却哈哈一笑,说到:“对于先生这样的人才,五百两不贵,就是不知钱先生是否愿意辅佐本官了。”
“自己其实一年只有三百两,故意说的五百两,这人也不在意。”钱大武又看到张扬那期待的眼神,于是拱手答应到:“敢不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