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丙子之乱2
行宫里的妃子、王子,还有各大臣的家属们,听到清军来的消息后,个个惊慌失措,然后意见一下子就统一了起来,同意去船上避难。
他们虽然同意了,到现在也走不了了,必须先把面前的清军击败。
行宫距离海面只有五里多,完全处在火炮的射击距离内。多尔衮也发现了行宫旁的军队,以为是朝鲜国王保护家眷的,并没有在意,直接就冲了过来。
张扬也率军出击,看着对岸的清军正在冰面上,这正是最好的机会。架设好火炮,便直接对着过冰面的清军发起炮击。
炮弹在冰面上爆炸,炸出一个个的坑,冰面也开始出现裂痕,坑周围的士兵也被炸死或炸伤。多尔衮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猛烈的火炮,但是有不少正白旗的士兵回想起了半年前,那支明军,就是这样的密集型火炮,炮弹还会爆炸。
这些在平谷逃脱了的士兵异常恐惧,直接调转马头,就往回跑。跑的人越来越多,最后整个正白旗的人都开始逃跑。
多尔衮也被这火炮威势给吓到了,也随着部队跑回了岸上。多尔衮很生气,自己并没有下令撤退,这些士兵就先跑了,便下令严查是谁先跑的。
很快,几十个士兵被抓到多尔衮面前,这些士兵都说对面是明军,是那支杀了阿济格的明军。
多尔衮也明白阿济格是怎么死的,也听说过明军有一支很厉害的火器部队。而且这支部队很有可能就是在辽东劫掠的那支,就有些渡海作战能力了。来到这江华岛也不奇怪了。
面对着这支打败过阿巴泰和阿济格的部队,多尔衮知道需要万分小心的应对。
也不去收拾冰面上的那几百具尸体,带着部队向西撤退。
张扬看到清军撤退,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冰面都被炸裂了,再不走冰面估计就会被炸开了。派人去看了一眼,只有几百具尸体,没能杀伤太多,还是因为清军是呈箭头型过来的,又距离那么远,只杀伤了这么多也是正常。
如今行宫里的王公贵族们的家眷已经同意撤到船上了,张扬便率部把他们送到了仁川。又在仁川过了一夜,才开始向南汉山城进军。
多尔衮看到明军离开,便去了一趟江华岛行宫,一顿烧杀抢掠后,变回去和皇太极报告去了。反正人被接走了,也不是自己无能。也没对皇太极说自己被明军击败,只是说仁川方向来了一伙明军,好像是那支杀了阿巴泰和阿济格的部队。
本来正在攻城的皇太极听闻那支明军来了,也停止了攻城,率部回到了汉江北侧。
皇太极把各亲王、郡王、贝勒、高级将领等召集起来,询问应对这支明军的办法。
皇太极看下面人没吱声,知道他们大部分没有见识过那支明军的威力。但阿济格和扬古利可是见识过的,便把阿济格喊出来说一说。
阿济格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种全火器的部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启禀父皇,如果这支明军真如皇叔所言,是那支在辽东劫掠我们的部队。那我们该小心他们的火炮,他们的火炮可以随着军队移动,而且射程极远,还都是那种开花弹,一炸一大片。我们应该避开他们的火炮,从侧面攻击试一试。”
皇太极点点头,自己也是吃过火炮的亏的,不过那是战船发射的火炮。
“不仅仅是火炮,他们的火枪也很强,可以连续射击,而且射程也远。”在平谷和张扬交战过的扬古利也站出来说到。
“再强的火器又如何?我们可以兵分两路,从他们侧面进攻,让他们不能守卫兼顾,定能打败他们!”镶蓝旗的旗主济尔哈朗说到。
“此法不行的,据我手下的士兵们说,他们还会用一种阵型,园桶状,还会在火枪上安装刀子,伸出来跟长矛似的,冲上去只会被捅死,阵里面还有人用火枪继续向外射击。”接手了正白旗的多尔衮对阿济格是如何战死的,有详细的问过。
“他们射的再快,有我们女真勇士弓箭射的快,射的远吗?”济尔哈朗不服气的说到。
“我又没见过,如何知道他们射的多快多远?”多尔衮朝济尔哈朗冷哼一声。
“好了,不要吵了。扬古利,你见识过,你来说一下!”皇太极看到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快吵起来了,出来制止了一下。
扬古利努力的回想着:“回皇上, 那支明军火枪的射程至少在两百步,至于速度倒是不清楚,微臣只是看到他们好像是三排人,换着射击的。”
面对着和自己一方的扬古利的话,皇太极还是深信不疑的。
和事佬代善站出来说道:“启禀皇上,想要解决他们火炮的威胁,就要从侧面,或者后方发起攻击,只是这到了近前却该如何破阵?”
“要不我们用牛冲阵?”阿济格试探性的说到。
皇太极眼前一亮,驱赶牛群进攻的话,还可以躲在牛群后面。等牛群冲散了明军,那明军就是待宰的羔羊。
“传朕命令,各旗把牛都收集过来,然后正黄旗和镶蓝旗先押送着战利品回盛京,其余各部准备应战!”皇太极还是觉得把这次抢来的人口、财宝、粮食等先运回去,接下来的战斗不管胜负如何,自己也是不会亏的。
张扬不知道皇太极为了对付自己用了火牛阵,还在带路党李平阳的带路下,前往南汉山城。
如今朝鲜的王公贵族、合京城官员全部集中在南汉山城。当年李倧买的火枪、火炮,南北二城各一半,如今凭借着火枪、火炮已经守了一个多月了。火炮连续的射击,连结冰的汉江都被炸开了好多个洞。
刚刚还在奇怪清军为什么突然撤军了,虽然没能搞明白,但清军撤军毕竟是好事,能休整一会了。
就在南汉山城的士兵们休整的时候,仁川都护李平阳派来了使者,信中说杨已率军来了。李倧赶紧召集文武大臣,宣布了这件喜事,整个朝鲜军民的士气一下子便振作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