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接收浮山所
在密云休整了一晚,第二天张扬便带领着部队回黄岛,又派人过去通知陈一讯,让他直接率部乘坐船只回去,不用回来了。
在张扬回老巢后,张凤翼还率兵去追清军,开始清军还以为是张扬那支又追来了,又加紧的谈判。张凤翼本来就追的迟,加上清军又跑的快,根本追不上。
张扬回道黄岛的时候,已经到了八月份,给这次出征的将士每人都上了二等功。
随后朝廷来了使者,封张扬为勇武伯。食邑什么的一概没有,还不能继承。
本来张扬也不在意这些,最在意的还是浮山所的地盘和澎湖守备的职位。
浮山所所在的地区就是后世的青岛,那地方比黄岛和夏河所的地盘加起来一般大。但黄岛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贸易,而且大部分商人都是从西面或者南面来的,把贸易点改到浮山所的话,那些商人又要多有很多路程。这些也大多是小型商贩,大型的都买了船,两边都无所谓。
这次作战,打的清军毫无还手之力,但满清不是大明,一个是蒸蒸日上的政权,一个人烂到骨子里的政权。
清军在意识到火器的威力后,肯定会想方设法的得到的,而05式火枪、火炮是张扬的根本,是领先这个时代的武器,不容一点的泄露。
如今部队里和守城士兵用的都是05式,部队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不会泄露,而守城士兵每天都要看城门,不太安全。
三个堡垒加上黄岛城,一共5600人,而且很多人晕船,不能跟随部队坐船出去作战。
这要是整编了,远征又用不上,不整编只把武器换了,他们心里又会有想法。
不过晕船的大部分是黄岛城的守卫,三座卫堡的士兵却没有测试过。而且三座卫堡和黄岛守卫都没有涨俸禄,还是三两一个月。
想到俸禄,倒是给了张扬一个解决的办法,就是把这些晕船的人改成衙役,给他们涨工资,但是也把装备换成夏河式火枪。不过改成衙役的话,会和黄岛城中的衙役混淆,得想个新名字。至于那些不晕船的可以招来做亲兵,现在自己的亲兵也就500人,规模还很小。
三个卫堡如今的防守工作还没有收税工作多,改成衙役还方便收税。各地的零散商人来黄岛,要不走海路,要不就是走那三座卫所,带来的物资都要登基造册,收取一定的税收。至于那些在黄岛城有店铺,且是那种大贸易的,才是年底收税。
还需要把卫堡的收税工作换了,毕竟士兵都是武人,别人别人看了会害怕。
随后的几天,张扬就忙着改革守城士兵这些事情了。5600人,三座卫堡的2400人还好,有2200人不晕船。黄岛城的3200守卫可就惨了,本来大多数就晕船,这是天生的,没法训练的,最后只选出了300人不晕船。
亲兵部队又增加了2500人,加上原有的500人,正好3000人了,感觉又有些太多了。不过暂时也只能这样了。给了赵大牛一个团长职位,通过考核的张武、李贤、薛兰还是营长职务,组成了一个加强团的亲兵部队。
剩下的3100人就都改成武卫,张扬通过后世的武|警想出来的名称,俸禄涨到5银元,换装夏河式火枪,属于军队编制,还是接受张扬的直接领到。
至于三座卫堡的收税,还是让钱大武再另招文人来做吧。
如今只有黄岛城和三座卫堡需要武卫驻守,将来还要在浮山所盖城,也要在浮山所北方那崂山和胶州湾之间的最窄处盖座卫堡,不管是防守还是收税,都要用到那座卫堡。
将来就是两座大城,四座卫堡。3100的武卫,两座大城每座都需要800人,还剩1500人分散到4座卫堡里,还需要再招100人,每座卫堡正好能凑齐400人。
把3100人分好,张扬便带着未来浮山城的800人、未来浮山城北面卫堡的400人和大牛就去接收浮山所了。
浮山所千户面对着强势的张扬毫无还手之力,最终张扬按照千户、百户等职位,发放了不等的安家费,就把这些人给解散了,也把他的的兵户户籍给销了。
浮山所附近只有几个小村子,大多以煮盐为生,土地贫瘠,产量极少。统计下来,整个浮山所周边百姓,也有两万多口人。
还是用当年占领黄岛地区的方法,把地交出来,每年就只需每亩交一斤粮食,还发放小麦和玉米种子。
黄岛地区产的粮食,一直是张扬收的,加上张扬不卖未脱壳的粮食,这些高产种子一直没有外传。
当地的百姓们因为有隔壁的黄岛作为参考,也十分配合配合分地工作。
张扬准备造一座比黄岛城还大的城,毕竟浮山所这边的地比黄岛大多了。
黄岛城周长20里,张扬准备在在浮山所这边沿着浮山所内的小山,造一座周长40里的城池。
正好现在有那么多的抢来的人口,还有这几个月从中原过来的灾民,造城也方便的多。
从辽东抢来的有8万人口,北京附近的有7万多人口,来的灾民有4万多人口,再加上浮山所附近的两万多人口,怎么的也能有五六万的青壮了,尤其是灾民里和北京抢来的人口,青壮比例特别高。
以后黄岛城还是开放贸易,但是也要把武器厂、玻璃厂这样重要的工厂搬到浮山所了,毕竟这里也需要发展,地盘也大的多。以后不怎么重要的工厂可以开在黄岛周边,重要的开在浮山这边。
军营也需要搬来浮山这边,毕竟把部队放在身边张扬才能安心。
从八月十五后便开始了建城工作,还是由钱大武主持,钱大武挑选了六万多青壮筑城。张扬还是嫌人少,速度慢,又去了周边几个县去招人,每月有二两银元,还供吃喝住,一下子吸引了附近五万多的劳动力。
武器厂、玻璃厂和军营的搬迁工作也在进行着,不过浮山地区没有适合的河流,那些水利设备就无法使用了。
这让张扬想要搞出蒸汽机,原理都懂,只是没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