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写信给崇祯
张扬准备写封信给崇祯,想把现在大明的具体情况和他说一说,至于他听不听的进去就是他的事情了,至少自己良心上也能过得去。
张扬不会写文言文,又不想让钱大武等人代笔。只好找柳如是写了。
回到家中,柳如是已经早早入睡,张扬也没去打扰,便去了赵允儿房间。
第二天,吃完早餐,张扬便把柳如是拉到书房,让他帮自己写奏折。
奏折内容惊世骇俗,就算柳如是已经和张扬相处了这么长时间,也觉得不可思议。
张扬倒是觉得不错,把奏折装好,就去找了王承恩。
钱大武陪着王承恩在城中看了一上午,越看越吃惊。黄岛城的繁荣比之北京更甚,城中商铺林立,还有洋人开的店铺。
张扬来到自己的酒店,也不知道他们去哪里了,也没去找,就留在酒店中等候。
沈仲安看到自家大人过来,忙前忙后的在张扬身边转悠,最后好不容易才打发走。
一直等到午饭时间,钱大武才带着王承恩回来。王承恩的一个随从怀里抱着一个自走钟,另一个提着一大包不知什么东西,另一只手还拿了五个望远镜。那个款式自走钟张扬见过,据汉斯说是最新款,上面还镶嵌了很多宝石,价格是300两,那些望远镜一个50两,至于包裹里是什么张扬就不知道了。看着王承恩脸上笑嘻嘻,张扬就知道肯定是钱大武给的钱,而自己肯定要为钱大武报销,花着别人钱的感觉是真爽。
但是张扬嘴上肯定是不会说这些的,连忙上前把王承恩接到二楼包间。
餐桌上,张扬和钱大武带着王承恩吃了一顿孜然烧烤。张扬也明白了,那大包裹里装的是孜然。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王承恩便询问着何时把皇帝的五万两银子给他。
“王大人莫急,五万两可不是小数目,需要慢慢筹集,再过两日应该差不多了。”张扬笑着又说道:“至于那30万两的税要等到年后了。”
王承恩点点头表示可以,毕竟人家好吃好喝的款待自己,还给买东西,自己也没法说什么。
“如今天下动荡,朝廷艰难,听说陛下已两鬓斑白,真是让人心疼。”张扬假装着伤心样子说道。
王承恩一听张扬这么说,想起自己把崇祯从小照顾到现在,也伤心道:“可不是吗!中原流贼四起,关外鞑子又在边疆作乱,现如今又越过长城,在关内肆虐,陛下也是日夜不休,才二十多岁,两鬓已经白了。”王承恩说完还开始抹泪了。
张扬看气氛差不多了,拿出奏折和王承恩说道:“王大人,下官整理了一份关于天下局势的奏折,里面详细的写明了咱们大明的问题和该如何变强的建议。这份奏折有些惊世骇俗,正常手段是肯定无法送达到陛下的。下官知道王大人自陛下小时候就开始照顾陛下,想来是极为关心陛下了,还请大人转交!”
王承恩从张扬手中接过奏折,张扬没有密封,也不怕王承恩看。王承恩想要打开看一看,毕竟要从自己的手里转交过去。
“王大人要看便看,如果王大人害怕的话就别给陛下了,找个没人的时候一把火烧了便可。”张扬说完,王承恩便把奏折收起来了,知道这份奏折与众不同。
张扬继续让钱大武陪着王承恩,自己去了造船厂,如今两艘黄岛级战舰要下水了,要不是和朝廷的战争,会更要的下水。
张扬带着赵大牛来到造船厂,看到两艘六十多米长的战舰,三层火炮黑洞洞的炮口,心里特别激动。多了这两艘战舰,以后对进驻大员更加放心了。
张扬上前剪完彩后,两艘巨大的战舰也随之下海。由于今年抢了西班牙人三艘船,加上自己的三艘船,商船是够用了,张扬便把商船指标分配给灵山级。
本来船厂的指标应该是每年两艘黄岛级,四艘灵山级,四艘商船。但是今年的速度明显不行,都半年了,才造好了两艘船。还有四艘灵山级虽然造出了骨架,但是要造好也要等年底了。
速度慢,主要还是山东这里缺少大型可造船的木头。现在造船的木头还都是荷兰人从大员运送过来的,等以后自己能占领了大员,才不会缺造船木头。
等年底了,海军就可以拥有三艘黄岛级和六艘灵山级战舰。再把六艘商船摘除,单独成立个后勤部,以后负责向大员运送人口,或者战时运送士兵。
钱大文也从奄美大岛回来了,钱大文带领的三艘船前前后后运送了四趟,才把粮食、黑糖和大岛绸运送回来。
因为这次的战争,只能先放在了海军营地旁仓库。
一共收获24万石粮食,6万石黑糖,7千匹大岛绸。
现在战争也已经结束了,江南商人们也可以来购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