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大明是礼仪之邦,但本宫可不是
至于朱慈炯是否会亲自赴宴,他想按照中原礼仪之邦的习俗,再加上朱慈炯如今十三岁的年纪,正是爱逞英雄的时候。 相信面对如此大逞英雄的机会,朱慈炯一定不会放过的!
确实正如多尔衮所料,这么好的机会朱慈炯肯定不会放过。
只不过这个机会不是用来逞英雄的。
而是想要一战就直接送他们去地底下见阎王爷的!
只要这一战多尔衮不跑,敢亲自刚正面。
那朱慈炯绝对不会多说一句话。
因为但凡他多说一句话,就是对阎王爷办事效率的不尊重!
此次十里滩埋伏,多尔衮仅仅只带了大清七旗的兵力,一共不过才五万余人。
而反观朱慈炯这一次赴约带了足足十四万五千余人,可谓是全军出动。
并且这些士卒各个皆是百战雄师!
“也不知道待会多尔衮看到本宫带着这么多人的时候,脸上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朱慈炯默默的脑海中构思出待会多尔衮吃瘪的表情,脸上就忍不住的笑容浮现。
十里滩
一条平坦的官道直通滩头,只见多尔衮在滩头处特地设立了凉棚。
凉棚之下排放着数张桌子,多尔衮正襟危坐的坐在主位之上,闭目养神,默默地等待着朱慈炯的到来。
正午时分,朱慈炯的身影仍然没有出现。
纵使一脸笃定的多尔衮,内心也开始有所波动。
转眼间,又是一个时辰过去。
一直盘膝而坐的多尔衮终于是坐不住了,正要准备起身派底下斥候去探探情况时。
先前派出的一名斥候气喘吁吁的赶忙跑回来向多尔衮汇报。
“报摄政王,那.那个大明太子他到了!”
好不容易说完一句话,斥候赶忙大口大口喘着粗气,想赶快让自己说话变得平稳下来。
终于斥候重重的吐出一口浊气,赶忙开口将刚刚还没有说完的话补上:
“但是大明太子的身后跟着密密麻麻的士卒,一眼根本望不到头!”
“依小的估计,大明太子身后至少跟着十五万大军。”
听完斥候的汇报,多尔衮顿时语塞,一时半会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不是说大明乃是礼仪之邦吗?
怎么来赴约一下子带这么多人一起?
其余各旗的王爷听到此话也是一阵无语。
得嘞,这十里滩的埋伏,怕是要打水漂了!
亏他们还昨晚趁着天还没亮就爬起床率领各旗将士过来布置场地,提前埋伏。
结果到头来,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连夜的布置,无论是多尔衮还是麾下各旗统兵的王爷,都不愿意就这么放弃了。
就算朱慈炯此次率十五万大军赴约,但这些可都是明军啊!
大明军团的战斗力,在大清各位王爷眼中,论实力就连蒙古人都赶不上。
要知道,埋伏在十里滩的伏兵,可不是蒙古八旗,也不是汉人八旗。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满清七旗!
足以轻松碾压大明全国所有军团!
“大哥,打吧!”
请战之人不是旁人,正是多尔衮同母弟,镶白旗旗主,豫亲王多铎。
若是旁人此时出声干扰多尔衮的思绪,恐怕已经被多尔衮当场怒斥,甚至砍头了。
但是多铎此刻的插嘴,非但没有让多尔衮发怒,反倒还使得多尔衮下定决心。
满清八旗兵,可不是吴三桂手下的那点虾兵蟹将!
明军?
不堪一击罢了!
纵使是十五万大军,那又如何?
他多尔衮自有麾下七旗兵可轻松破敌!
“传令下去,三军看本王摔杯为号,一旦本王摔杯,立即从两侧杀出,将明军尽数斩杀!”
“今日,我们便一同在这十里滩,亲手打出一场旷古烁今的‘十里滩战役’!”
这边多尔衮刚刚立下摔杯为号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