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废除户籍制度,解决宗室问题
“废除吗?” 朱慈炯干脆的给了补充。
这还没完。
今日讨论的大事,可不仅仅只有这一件而已。
还有让朝廷更为头疼的存在。
二十万宗室。
这是一个什么惊人的数字!
要知道这二十万宗室,可都是记录在册的朱家子弟啊!
这二十万宗室,他们不需要从事劳动生产,就能从朝廷这里获得俸禄,并且还能借着身份的优势,进行恶意兼并土地商业,甚至欺男霸女,严重影响到大明的社会治安问题。
尽管大明已经喘过气了,更是有了中兴之势。
但这可不代表朱慈炯愿意白白花钱养着他们。
要知道就这群所谓的宗室,当初流民四起的时候,可是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竟然选择跟流贼干,一起干着推翻大明王朝的活。
朝廷发的起钱,这些宗室就是老朱家的好子孙。
但朝廷一旦衰弱,发不出俸禄了。
他们就开始举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旗帜,要推翻大明。
如此狼心狗肺的行径,却还能享受到大明每月发放的俸禄。
当真是,讽刺!
换做其他一位君王,或许还会因为他们是老朱家的子孙,而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俸禄照发不误。
但朱慈炯不行!
他就是看不惯这群什么都不作为,仗着宗室身份就游手好闲,胡作非为的宗室子弟。
就算朝廷有钱了。
也坚决不给这样的人,发上一分钱!
户籍制度群臣还能进谏,各抒己见。
但宗室问题,可就是老朱家自己的问题了。
大臣们就算是想管,也不能管。
王景略不敢说,萧何也不敢说,诸葛亮也同样不敢说,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的张飞和宇文成都,都罕见的沉默不言。
尤其是张飞。
平日里看得像个莽夫。
但实际上啊,精得很!
“陛下,依微臣之见,户籍制度若是想要改革,绝非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就单单一个全国范围性的户籍统计,怕是就得耗资巨大,并且耗时也会很长,完全统计的难度极高。”
顿了顿,诸葛亮冷静的分析着改革户籍制度的困难之处。
“并且在统计的过程中,极有可能会遭受到当地的富户地主甚至是官府抵制,欺上瞒下是他们惯用的套路。”
“.”
接下来诸葛亮还说了很多,一次性将改革户籍制度的困难全部都讲了出来。
能讲的,不能讲的,都讲了出来。
宫殿内站着的可都是朝中的股肱之臣。
畅所欲言即可。
尽管朱慈炯明确的表示不会追责,但当诸葛亮结束针对户籍制度的改革之后。
论到二十万宗室的问题时,大家十分默契的选择了沉默。
沉默有些时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意见。
只是这个意见他们在权衡到底该不该他们说。
最终一番权衡下来。
他们没有说。
但朱慈炯却说了。
“你们啊,一个个比谁都精。”
朱慈炯有些无奈的指了指众人,苦笑着道:
“既然你们都不愿意说,那朕就在此先表个态。”
顿了顿。
“朕不想再供着他们了!”
“朝廷也不养闲人!”
“他们一个个有手有脚,为何需要朝廷每月发放俸禄来过活?难道他们对大明有何贡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