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新式教育与八股文并入科举考试
小插曲过后,满京城的百姓都知道朝廷要开办一个由六部尚书级别授课,陛下亲自担任校长的皇家学堂了。 并且这个学堂学子入学之后,花销费用一切全免,还能给予困难家庭救助。
如此高的福利。
这简直就是天下学子的福音啊!
只不过这群学子始终对皇家学堂教授的课程有所疑惑。
什么是数学?
算数吗?
什么又是物理,生物,化学?
原先学堂里面教的所有都是儒学经典。
在这个皇家学堂的授课课程之中,竟然只占比百分之十五。
一小部分。
若是单纯的皇家学堂课程变的话,百姓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接下来朝廷颁布的政策,才是让他们最不能理解的。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今科举陷八股文已成弊,若久者极易闭关听,致大明国衰,为今之计惟大刀旷之革旧新,其改科举,由旧单八股取士改为新式教与八股文并举之法,学可自择一试乡试,会试殿试。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这一道诏书颁布之后,迅速传遍全国。
改革科举制度,由原先单一的八股取士,又增加了新式教育亦可参加考试,入朝为官。
八股取士的霸主地位,被大大减弱。
大明读书人少说也有四五百万之众。
一下子直接取消了八股取士,势必会引起巨大的麻烦。
所以朱慈炯与一众大臣商议之下,最终决定再原先八股取士的基础下,再开一条新式教育考试的全新道路。
这条道路毕竟是新开辟的,学子就算是想要通过这条道路入朝为官。
那至少也要经过三五年的学习。
到了那个时候,朝廷对全国的新式教育铺设,也差不多完善了。
三五年的时间,这是朱慈炯做出的最大让步了。
但尽管如此,一些腐儒仍然十分不满。
他们为了保证八股取士霸主一般的地位。
不惜亲自走上街去,拉帮结派,游街示威。
每天无数本奏章如同雪白般的运往宫中。
这些奏章,无一不是在劝阻朱慈炯不要开展新式教育。
对于这些奏章,朱慈炯只觉得有些可惜。
可惜了这奏章所用的上好纸张。
至于那上面所写的内容,朱慈炯是一个字都懒得看。
推行新式教育势在必得。
这不仅是为了改革已经僵化了的科举制度。
也是再为了后面大明稳步发展铺路。
为此朱慈炯先是从国库中划出了一千五百万两建设皇家学堂,又从内库里拿出了一千万两用于学子们入学之后的伙食费以及各种各样的额外开销。
当然了,能够享有这些优渥福利的前提。
是他们足够优秀!
就在朱慈炯感慨之际。
工部尚书施邦曜突然前来进谏。
“陛下,工部尚书前来进谏。”
“宣。”
“宣工部尚书进谏。”
施邦曜闻言迈步进入宫殿。
“微臣参见陛下。”
“平身。”
施邦曜快速的鞠了一躬,随即便起身说正事了。
“陛下,昨日你向工部下达了需要在皇家学堂内建设两个学区,这一点微臣有些不明白,特地前来请陛下赐教。”
施邦曜对于在同一个学堂建立两个学区,很是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