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调兵遣将,西讨闯贼
当朱慈炯看到这封密信时,那表情简直不要太精彩! 万万没想到,张飞关羽两人竟然跑到了李岩的麾下,并且还顺理成章的当上了三军主将。
张献忠派李定国举兵二十万讨伐李自成。
李岩举兵八万进攻长安。
如今这大顺正处于风雨飘摇中,随时都有可能翻船的境地。
面对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朱慈炯又岂能错过覆灭大顺的最好时机!
竖日
朱慈炯上早朝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群臣宣布六部尚书人员变动名单。
【内阁首辅王景略主动将原先兼任的兵部,吏部尚书卸下,并且暂时退出朝堂。】
【内阁成员萧何担任吏部尚书一职。】
【诸葛亮由一介草民直接升入内阁,并且担任兵部尚书。】
这三则人员变动的消息最让群臣震惊的便是第三条。
诸葛亮一介草民竟然一下子就入了内阁,并且还出任兵部尚书一职,这让群臣岂能服气?
顿时朝堂上一大批官员们纷纷出列谏言,表示他们对此调令的强烈不满。
相反的,其余四部尚书就显得安静许多。
有了之前花满楼一面,他们算是彻底被诸葛亮的一身才气给征服了。
所以对于朱慈炯会重用诸葛亮一点儿也没有感到意外。
唯一意外的是,他们也没有想到。
朱慈炯的重用,竟然让诸葛亮一步登天!
这在他们眼中,多少有点拔苗助长的意思。
正当他们想着是否在早朝结束之后私下去劝谏一下朱慈炯时。
朱慈炯却是没有给他们一点儿准备时间。
“诸位,安静。”
只见朱慈炯双手虚浮于空中,轻声提醒,随即大殿中群臣安静。
朱慈炯先是扫了一眼众人,面带笑容的向众人宣布:
“诸位爱卿,根据前线最新战报,闯王李自成的军师李岩已经叛逃,并且亲自举兵八万杀向长安,同时一直盘踞在成都的张献忠也派遣李定国领兵二十万杀向长安。”
顿了顿,朱慈炯面色一变,俨然一副不容置疑的语气朝着众人说道:“如今李自成遭受两面夹击,正是大明趁机出兵灭顺的最佳时机,所以本宫决定亲自统率三军,大军于七日后开拔。”
对于朱慈炯的这道旨意,其实满朝文武并没有人出声反对。
因为他们皆是身为明臣,面对如此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收复失地,何乐而不为?
只不过这道旨意,最让他们关注的一个点是,朱慈炯身为大明太子,却再次率军御驾亲征。
“启禀太子,微臣有本要奏。”
“启禀太子,微臣.”
过了一会儿,大殿原先安静的氛围顿时烟消云散,数名老臣主动出列,苦口婆心的想要劝谏朱慈炯打消再次御驾亲征的念头。
只不过朱慈炯可不是闲的下来的主。
不让他上战场,这跟要了他的命,有什么区别?
朱慈炯表示坚决不同意,同时朝中大臣也表示坚决不能再同意朱慈炯御驾亲征了。
之前朱慈炯御驾亲征满清的时候,那是因为山海关一战关乎到大明未来百年国运。
但如今大明兵多将广,仅仅只是覆灭大顺而已,压根就不需要用到朱慈炯亲自上场。
所以这一次,这些朝中大臣是说什么也坚决不放朱慈炯御驾亲征了。
为此,他们不惜拉下老脸,集体跑到坤宁宫去请崇祯帝和周皇后劝朱慈炯不要御驾亲征,老老实实待在京城。
崇祯帝和周皇后知晓后,却是一改常态,竟然破天荒的选择支持朱慈炯此次御驾亲征。
但唯一需要朱慈炯向他们保证的便是。
【一定要确保自己平安回来!】
坤宁宫
“你就非要亲自率军去讨伐李自成?”
崇祯帝耐着性子,面露怒意的问道。
听到崇祯帝的这个问题,朱慈炯没有选择回避,而是抬头直视崇祯帝,随即义正言辞的回应道:
“李自成扰的大明几乎灭国,此次儿臣是一定要亲自取下他的头颅以告慰列祖列宗,方能解心头之恨!”
朱慈炯的态度同样坚决,没有一丝回旋的余地。
一旁的周皇后满脸忧虑的看着眼前的两父子争论。
尽管她心中也是万般不舍朱慈炯上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