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得胜回京
“哼。”一旁的崇祯帝,没来由的闷哼一声。 周皇后瞧见崇祯帝竟然还冷着张脸,赶忙伸手拉了拉崇祯帝的衣袖。
面对自己的这个傲娇父皇,朱慈炯也只能很是无奈的上前请安。
“儿臣拜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征战在外也不知道多写几封信回来,你难道不知道你母后多担心吗?”
崇祯帝皱着眉头教训道。
“儿臣知错,下次领兵出征一定会及时写信告知母后,让母后放心。”
眼见朱慈炯竟然没有提到自己,崇祯帝心里有点小吃醋。
大庭广众之下,崇祯帝也只能闷哼一声后,生气的不再说话。
既然崇祯帝都不说话了,朱慈炯也干脆主动拜别两人,转身走向广宁门城门口的文武百官。
周皇后望着朱慈炯已经离去的背影,又转头看了一眼还在因为朱慈炯刚刚没有提及到自己而独自生闷气的崇祯帝,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能形容这两父子的关系。
另一边
眼见朱慈炯朝着他们走来,站在城门口的文武百官纷纷低头整理检查衣冠是否整齐。
萧何作为此次监国大臣,自然是站在文武百官的最前方。
朱慈炯此次一走就是两三个月,并且还把王景略也一并带走了。
可以说是将朝中所有的政务都交到了萧何一人的肩膀上。
每日日常政务,批阅奏折,为前线征调粮草,运送辎重,筹钱筹粮
两三月不见,萧何头上多了许多根白发,面容也显得沧桑许多。
“微臣萧何,参见太子殿下!”萧何猛地躬身朝着朱慈炯一拜。
朱慈炯快步上前立马搀扶起萧何,朝着后方作揖的文武百官喊道:
“都起来吧。”
闻言,文武百官这才缓缓起身,又听朱慈炯继续说道:
“这些日子本宫不在,大明能够安稳,前线供给能够源源不断,少不了你们的鼎力相助。”
朱慈炯环顾四周,双手抬起朝着萧何以及萧何身后的文武百官,由衷的弯下身子作揖道谢:
“你们,不仅是大明的福气,也是本宫的福气。”
话音刚落,朱慈炯猛地弯下身子朝着文武百官一拜,以示心中感谢。
“殿下快起,臣等何德何能,岂敢受殿下一拜。”
眼见朱慈炯向他们一拜,吓得文武百官赶忙出声阻止。
君拜臣?他们可承受不起!
这会折寿的!
萧何上前搀扶朱慈炯,随即开口:
“殿下,今日便是你的生辰,又恰好与大军班师回京的日子凑到一起,所以微臣就私自做主,两者合并连夜赶工,总算是在今日为殿下准备好了一场盛大的晚宴,请殿下一定率领大军赏光弯腰。”
一听到今天竟然是自己的生辰,朱慈炯倒是有些吃惊。
接连的战役让他早就忘记了生辰是哪一天了。
难得底下的文武百官能记得自己的生辰。
说实话,朱慈炯确实挺感动的。
“传我军令,全军即刻进城,参见今晚的庆功宴。”
朱慈炯当即传令三军即刻进城,蒙恬随即率领护国军进城。
今晚过后,朱慈炯便要拜别十三,迎接十四。
同时大明也将拜别昔日的屈辱,迎接新的历史辉煌!
崇祯十七年,势必会成为大明史上最为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
朱慈炯驾马率三军入城,广宁门街道两侧的围观百姓此刻都全神贯注的望着三军入城的场景。
护国军,以一当百!
背嵬军,敢战八方来敌!
游奕军,如同鬼魅游走于战场最前端!
这三支军团,在京城围观的百姓眼中,已经彻彻底底的成为了英雄的代名词。
如今京城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宦子弟,无不是以能够进这三支军团而感到万分自豪。
相较于这三支军团,晚出世的玄甲军的知名度就相对的低一些。
但相信依玄甲军的实力和配置,知名度赶上只是时间问题!
朱慈炯带着王景略一同回府换了一身常服,顺便带着进西厢院找了一趟陈圆圆。
当朱慈炯一脚跨进西厢院的院门时,院内八道目光几乎同一时间看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