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农门寡母和好大儿(24) - 快穿之宿主只想种田养娃 - 饼饼不吃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4章农门寡母和好大儿(24)

云芃发现,她有些小瞧了王月月,虽然年纪小,但做事很有一套。

那天晚上说好要卖布之后,第二天王月月就张罗起来,之后就陆续有人上门买布了。

这些人上门后通常都不会买完就走,一般会留下来闲聊一阵,打量一下屋里的陈设,羡慕一番那些新家具。

这时候王月月就会说,“一切都好,就是家里挤了点,比不得婶子/大娘家里宽敞,所以才想着卖布换钱搭间小屋。”

一般说到这里,那些妇人们心里得到了安慰,就会满意离去。

就这么着,不过三四天的功夫,之前织好的那八匹麻布就卖掉了七匹,剩下一匹留着做冬衣。

这七匹布拢共卖了一两银子五百多铜钱。

因为都是乡亲,其中不少还是王月月家的亲戚,所以价格要比县城低一些,有时候还会抹个零,平均下来一匹麻布就二百一十铜钱。

但王月月的布织的比一般麻布更细密,放在县城布庄里,少说得卖二百七八十铜钱一匹。

卖给布庄,也少不得二百二三十铜钱。

等村里卖不动了,就可以拿去县城卖。

王月月每天晚上都把当天卖的钱交给云芃,云芃一开始不想收,后来想了想还是收下了。

“娘先替你们收着,以后再给你们用。”

钱赚到了,木屋也可以建造起来了。

当时说着是随便搭间小屋子,但真做起来,又怎么能随便呢?自然是能好一些便好一些。

好在现在石头跟着赵木匠做事,正好请了回家来搭房子,出一份工钱和木材钱便是。

两个人做工还是慢了些,于是王月月又回家请了她爹和她大哥来帮忙,自家人是不好收钱的,左右也不是农忙时候,管两餐饭便是。

这几天,家里四个男人热火朝天地造房子,云芃和王月月便忙着给他们准备饭食和打下手。

眼见着小屋的雏形一点点出来,云芃感觉很有参与感和成就感。

造之前说是搭一间小屋便是了,造着造着,便说既然造了,那就造大一些,到后来又成了,不如造两间好了。

于是半月建成后,他们看到的就是一大一小两间木屋,这两间木屋又大又宽敞,结实好看。

云芃很是满意,当即拍板,那间大些的木屋给王月月织布用,存放布匹、处理麻料都在这里,那间小些的木屋则用来存放家里的各种杂物。

王月月和石头也很满意这样的安排,当即便动手收拾起来。

赵木匠得了工钱便喜滋滋地回家了。

王成和王柱帮忙抬完东西也喜滋滋地回家了。

“知道你妹子在赵家过得好,我和你娘就能放心了。”

木屋建好了,有不少人来参观,因着之前卖布的缘故,倒也不好不让人来,再说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便放进来了。

反正家里没地方招待,一般人进来闲聊八卦几句很快也就离开了,不费什么功夫。

但总有那么些例外,比如妯娌张氏和富贵娘。

张氏先前因为吃撑着病了一阵子,这才好了些,便来找不痛快了。

两人一前一后,正好碰上了。

富贵娘来的早,她是来买布的,一进门就先被汪汪叫的大黑狗吸引了注意,再就注意到黑狗住的小木屋,心里顿时酸溜溜的。

她家里的那一窝狗到最后也没送出去几个,自家炖了几次狗肉汤,结果孩子给吃病了,大人身上也不舒坦,就没敢再吃了,至今还养着两只瘦骨嶙峋的狗,看家护院根本指望不上,看着就让人来气。

有这一遭在前,本来她是不愿意来这里买布的,奈何这里的布实在便宜,县城里一匹布比这要贵出七八十铜钱呢,就是村里其他织布的人家,一匹布也要贵个二三十铜钱,质量还没这里的好。

该怎么选根本不必多说,别别扭扭就来了。

相比买到物美价廉的布,以及省下的那些铜钱,被石头娘讽刺几句根本就不叫事儿。

云芃倒也不至于为那么点事为难人,便全程没说话,任由王月月和富贵娘交易。

就是在这时候妯娌张氏蹒跚着进了院子。

“哎呦,大嫂,新建了这么大的木屋啊,花了不少钱吧,近来又发达了!不像我们家,穷得都快揭不开锅了!”

“怎么会,我瞧着弟妹最近还胖了呢!”

张氏一噎,她确实胖了,但家里最近也确实揭不开锅了。

“我这是虚胖,虚胖!”

云芃只是笑笑,不说话。

张氏尴尬了一阵,很快就又恢复了一贯的没皮没脸。

“大嫂,咱们是一家人,如今你家有了这么多布匹,你不表示表示,给自家人做几件新衣裳?”

“做了呀,我们家三口人都有新衣裳,就是婆婆那里月月也亲手做了新衣裳送去的。”

张氏当然知道,她还想让婆婆金氏把那衣裳让出来给她穿,奈何婆婆最近不让着她,就是不肯,再说她也实在穿不进那瘦小的衣裳,便作罢了。

来这里讨要布匹她早有想法,但婆婆和赵老二都不让她来,她身子不舒服也没时间就一直没来,直到这天。

“大嫂啊,是这样,近来我托人给大宝二宝相看了两门亲事,付了钱给媒人,没钱给他们置办新衣了,所以我想着,都是一家人,大嫂作为他们的大伯娘,不会坐视不管的,对不对?”

正常亲戚当然不会不管,哪怕来往的少一些能帮也要帮一把,就像赵木匠之前帮石头那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